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讲课课件.ppt

6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602702116
  • 上传时间:2025-05-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2MB
  • / 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踝关节骨折的护理,踝关节骨折的护理,概要,踝关节骨折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多为骨与韧带的合并伤,应对骨折和韧带损伤同样重视和处理概要踝关节骨折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解剖特点,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青壮年胫骨远端内侧突出部分为内踝,后缘呈唇状突起为后踝,腓骨远端突出部分为外踝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穴,包容距骨体距骨体前宽后窄,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体和穴适用性较好,踝关节稳定,反之,则踝关节不稳定而容易扭伤引起踝关节骨折解剖特点,解剖概述,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及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

      踝关节的稳定性由骨结构、韧带、关节囊所决定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跖屈位时,间隙增大,活动度增大,不稳定,易骨折活动范围:背屈2030,跖屈45 50,内翻30,外翻30 35解剖概述 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踝关节骨折的护理讲课课件,解剖特点,韧带结构:由4条韧带构成,下胫腓前韧带 (最薄弱),下胫腓后韧带 (中等),下胫横韧带,骨间韧带 (最强韧),解剖特点韧带结构:由4条韧带构成,解剖特点,外侧副韧带:,前为距骨前韧带,(最薄弱),中为跟骨韧带,(中等),后为距腓后韧带,(最强韧),解剖特点外侧副韧带:,解剖特点,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胫距前韧带(深层),胫跟韧带 (浅层),胫距后韧带(深层,),解剖特点,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运动,踝关节属屈戌关节,主要运动是背屈和跖屈,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当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关节窝内,关节较稳定但在跖屈时,由于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窝内,于是足能作轻微的侧方运动此时关节不够稳固,故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跖屈的情况下,踝关节运动踝关节属屈戌关节,主要运动是背屈和跖屈,病因,间接暴力:多见于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骨折复杂病因,临床表现,症状,踝部剧烈疼痛畸形,继而出现肿胀和皮下淤血等患者不能行走,严重时足部出现循环障碍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性骨折脱位压痛,活动障碍体征,常规体检将加剧疼痛,检查时要手法轻柔伤处有触痛后再进一步借助辅助检查以确诊临床表现 症状,Lauge-Hansen,分型,型:内翻内收型,型:,外翻外展型:,内翻外旋型:,特征:三踝骨折,胫腓下韧带完整,不发生踝关节脱位型:外翻外旋型,型:垂直压缩型,Lauge-Hansen分型型:内翻内收型,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法安明),特征:三踝骨折,胫腓下韧带完整,不发生踝关节脱位骨折愈合是逐渐演进的修复过程,可分三个阶段从观察之日起到最后一次复查的日期,其所经历的时间为临床愈合时间1)观察渗血情况,因踝部手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渗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外踝横行骨折、低于胫距关节面或位于胫距关节面水平:下胫腓韧带保持完整,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将恢复,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用内固定对局部皮肤情况、软组织致肿胀、骨折畸形及神经血管等情况作初步评估以后,受伤的踝关节应暂时固定以减少不适,防止软组织或关节的进一步损伤。

      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踝关节骨折后,尤其是严重的双踝和三踝骨折,多伴有胫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严重不稳,针对此可以使用一个保持前足内翻内收石膏托临时固定踝关节属屈戌关节,主要运动是背屈和跖屈,对局部皮肤情况、软组织致肿胀、骨折畸形及神经血管等情况作初步评估以后,受伤的踝关节应暂时固定以减少不适,防止软组织或关节的进一步损伤4、体位 因踝部骨折肿胀较甚,应将患肢置于高于心脏1015cm,促进回流,以利肿胀消退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穴,包容距骨体便秘:与长期卧床、排便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C3:近端腓骨骨折,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骨折愈合是逐渐演进的修复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内翻内收型 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即旋后)首先外侧副韧带牵拉外踝,使腓骨下端撕脱若暴力持续下去,距骨向内踝撞击,致使内踝发生骨折,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法安明)1、内翻内收型 受伤,2、,外翻外展型 受伤时,踝关节极度外翻(即旋前),或被重物压于外踝,先是内侧副韧带牵拉内踝致撕脱骨折,暴力持续会使腓骨下端骨折,同时出现胫骨后唇(即后踝)骨折,造成三踝骨折,2、外翻外展型 受伤时,踝关节极度外翻(即旋前),或被,3、,内翻外旋型 伤力先造成外踝斜骨折,在韧带联合水平位,向上延伸,使胫骨后唇骨折,最后撕脱内踝,形成三踝骨折,3、内翻外旋型 伤力先造成外踝斜骨折,在韧带联合水平位,,3、,外翻外旋型 受伤时内踝撕脱患者,接着造成下胫腓关节分离,腓骨发生斜骨折或粉碎骨折,3、外翻外旋型 受伤时内踝撕脱患者,接着造成下胫腓关节分,4、,垂直压缩型 常由垂直暴力引起,足的位置使负重力的分配不一,包括单纯的前后唇骨折和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4、垂直压缩型 常由垂直暴力引起,足的位置使负重力的分配,AO,分型,外踝横行骨折、低于胫距关节面或位于胫距关节面水平:下胫腓韧带保持完整,外踝骨折为斜形且自踝关节水平斜向后上方:下胫腓前韧带有一定损伤,位于下胫腓联合上方的腓骨干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的损伤,或韧带断裂或韧带附丽点的撕脱或二者并存,AO分型外踝横行骨折、低于胫距关节面或位于胫距关节面水平:下,A: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A1:单纯腓骨骨折,A2:合并内踝损伤,A3:合并后内侧损伤,B:韧带联合水平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B1:单纯腓骨骨折,B2:合并内侧损伤,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C:韧带联合水平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C1:单纯腓骨干骨折,C2:复合腓骨干骨折,C3:近端腓骨骨折,A: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辅助检查,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胫腓骨全长像。

      右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辅助检查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胫腓骨全长像右踝骨折伴踝,辅助检查,三维CT,辅助检查三维CT,治 疗,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位的关键,因为两踝均通过韧带与距骨相连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将恢复,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用内固定治 疗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内踝如此,外踝也如此外踝或腓骨下端被认为是处理关节损伤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时需要依靠内固定腓骨来保持踝关节的完整性下胫腓关节的分离应完全纠正,必要时需内固定治 疗,内踝如此,外踝也如此治 疗,治疗方法,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无移位,无关节分离:石膏固定于外翻或内翻位,68周有移位,有关节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治疗方法,型:双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12周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内踝:松质骨螺钉外踝:一般用钢板后踝:影像,1314关节面时,内固定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型:双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12周。

      常规体检将加剧疼痛,检查时要手法轻柔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韧带结构:由4条韧带构成,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2、心理护理 因为疼痛,活动动能障碍,患者心情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饮食指导:含糖及高纤维膳食,可增加粪便的液体容积及粪便的流动性;,必要时需要缓泻药或甘油栓剂,促进排便A2:合并内踝损伤,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及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6、预防踝部压疮 踝部软组织少,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应在骨突处衬棉垫,防止踝部发生压迫性溃疡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及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多数病人能适应这种障碍,很少需要松解踝后方软组织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翻身时要在患肢制动的前提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底部压迫,每2小时对骶尾部及受压部进行按摩。

      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当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关节窝内,关节较稳定但在跖屈时,由于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窝内,于是足能作轻微的侧方运动此时关节不够稳固,故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跖屈的情况下,骨折临时对位以后,就可灵活掌握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时机,可以在软组织明显肿胀以前进行,如果肿胀已经非常明显,则应在肿胀消退以后进行,一般在1周以内1、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护理,1、患肢观察,定期观察患肢的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防止肢体肿胀和外固定过紧导致的血运障碍踝关节骨折后,尤其是严重的双踝和三踝骨折,多伴有胫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严重不稳,针对此可以使用一个保持前足内翻内收石膏托临时固定这不仅可以减少骨折端的异常活动所导致的痛苦,同时可以减少骨折脱位后内踝骨折端顶压皮肤所造成的皮肤破溃和坏死,常规体检将加剧疼痛,检查时要手法轻柔术前护理1、患肢观察,2、肿胀护理,踝关节骨折后,关节肿胀严重,为了减轻肿胀,避免张力性水疱形成,可遵医嘱静脉滴注25%甘露醇以降低组织压,达到消肿的目的,同时将患肢垫枕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另外,伤后24h内可以给与患者踝部冷敷,1-2次/天,每次20-30min。

      对于水疱形成者,如果水泡较大,可以消毒后用一次性空针在水泡最低位将水泡刺破,抽出液体或使液体流出同时使用烤灯照射使其保持干燥2、肿胀护理,术后护理,1、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趾感觉运动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发现异常通知医师给遇紧急处理术后护理1、观察病情变化,踝关节骨折的护理讲课课件,2,、体位护理,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如有石膏外固定,由于出血、组织反应性水肿等可以导致石膏过紧,严重时患者有疼痛麻木甚至影响肢体血运,应当及时处理,解除压迫2、体位护理,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愈合是逐渐演进的修复过程,可分三个阶段血肿机化演进期,:约周,原始骨痂形成期,:约周,骨痂改造塑形期,:伤后周,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愈合是逐渐演进的修复过程,可分三个阶段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反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外固定解除后肢体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行走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