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郭嘉简介.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国郭嘉简介 郭嘉,东汉末年曹操帐下出名谋士,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下面是烟花美文网我为你整理的郭嘉生平简介,梦想对你有用! 郭嘉简介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出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人物生平 慧眼识主 郭嘉出世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机要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仆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热爱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此后离开了袁绍就这样,郭嘉一向赋闲了六年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
悲伤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举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举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议论完后,曹操说:"能扶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仆人啊!' 此后,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屡献奇谋 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虎争天下在这种处境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切实判断,便往往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惦记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才能之时,郭嘉提出了出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压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便问郭嘉有何观法,郭嘉认为:"确实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或许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是杀害贤士的恶名。
那么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仆人,那曹公要和谁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安危的选择,不成以不明察!'曹操亦有感于此,便不杀刘备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战略,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 同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结果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打定放弃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策略而行,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掩下邳,公然于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杀吕布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借趁袁术北投袁绍之机,主动向曹操苦求前去截击这时,恰好郭嘉、程昱不在身边,曹操就同意了刘备的苦求待郭嘉与程昱回来,得知此事后一起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但此时刘备已走,而且夺取下邳,举兵对抗曹操,曹操懊丧不听郭嘉之言 大放异彩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抉择先歼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
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到时候前进无法作战、撤退失去了据点曹操也感到疑虑,于是询问郭嘉的建议,郭嘉分析道:"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急速作出回响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急速进击,他必败无疑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这是变更腹背受敌的最好机遇,决不能失去'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处境正如郭嘉所料,袁绍公然还没有作出回响,刘备就已被击败 也就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又一个令人担心的消息传到曹营:江东豪杰孙策,打定发兵偷袭曹操位于许都的根据地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成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马上分崩离析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不少人开头暗中向袁绍献媚,打定为自己留条后路 当时,曹军中与袁绍私下有书信往来者好多,官渡之战后,在袁营中就搜出了不少通敌竹简在此紧急关头,郭嘉预料说:"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他是能让人效死力之人但是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擅长警惕,虽然他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假设有刺客伏击,那他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公然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杀这或许是巧合,但切实为郭嘉的神机妙算添上了一笔 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曹操进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从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他为曹操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冲突,说:"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 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公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由于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遂 建安九年(204年),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建安十年(205年),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稳定操纵抗拒曹操采用了他的观法,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公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英年早逝 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假设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伏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养息生息,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
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惦记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 这时,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拦他,此人就是刘表'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郭嘉细致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警惕,突然发动攻击,确定能够将他们歼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假设袁尚还活着,他们确定协助,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假设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面就担心稳了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才能缺乏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警惕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马上进兵柳城曹操军到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潜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警惕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后来,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役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率领下突然展现在乌桓的背后。
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这一役,蹋顿被斩,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 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苦抵达目的地同年秋天,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策略终究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由于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君臣相知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近,犹如挚友一般据载,二人行那么同车,坐那么同席在严于治军的曹营帐里,郭嘉有好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分外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叫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不仅如此,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在常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策略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梦想,计划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