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略论模糊语言语义.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7885273
  • 上传时间:2021-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略论模糊语言语义[摘 要] 本文试图从模糊语义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语义模糊的特征,模糊语义同精确语义的关系、模糊语义与多义、歧义的区别及模糊语言的运用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义 运用      一、引言      “模糊语义”顾名思义,是指词语的词义没有一个确定的界限例如《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现在”一词是这样解释的:“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区别于‘过去’或‘将来’)”这个意思伸缩性很大,它包括“过去”与“将来”之间的时段究竟有多长?十分模糊,因为“过去”与“将来”这两个词也是模糊的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一般总是要把语义说得一是一,二是二,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好如有人问你“几点钟上早自习”,你只有把确切的时刻告诉对方,说“七点三十分”或“七点二十五分”等,对方才能满意;而不能用“早晨”或“吃过早饭”等模糊语义的语言来回答,让人听了如同没听一般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有时我们不能,不必或无法把话说得那么确切,这就只能用模糊性语言请看下面几句对答医生:肩膀疼得厉害吗?病人:挺厉害医生:多久了?病人:有一段时间了在这几句对话中,由于医生只需要了解病人的大致情况,所以病人就可以用“挺厉害”、“一段时间”等模糊语义的词语来回答。

      况且疼的程度是不能用精确数字来表达的模糊语义与精确语义也是相对而言的如“一段时间”与“十多天”相比,前者语义较模糊;而“十多天”与“十天半”相比,则“十多天”又比较模糊了模糊语义除了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人们还常常利用模糊语义来进行高度艺术概括,从而产生凝炼、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这在诗歌和记叙性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文中,作者运用“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等词语所表示的模糊的语义,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形象,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我们试图用精确语义来表达,则要说很多话,而且不一定能说清楚模糊语义还可以使精确性较高的说明文体说明准确,更具科学性如《中国石拱桥》中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其中“大约”、“可能”表估计、推测从字面上看,本句所指的年代和对“最早”的判断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前者“旅人桥”的修建年代已久远,无法查证它建造的确切年代;后者则表明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既有一定的资料作根据,但又无法查证确定,故在说明时用能留有余地的词:“可能”,而不能绝对肯定。

      这样恰当地使用有模糊语义的词语进行说明也是对事实的尊重,比没有依据地做肯定说明更严密、更科学可见,模糊语义是有它的作用和好处的假使模糊语义在自然语言中全部消失,那语言就显得贫乏和呆板,失去光彩,无法真实地、生动地反映纷繁多变的客观世界,无法表达人类复杂的感情当然,模糊语义也具有消极作用,如果随意不恰当地使用,则达不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如部队指挥员要是发出“拂晓前发起进攻的命令,可能会因为“拂晓前”语义的模糊性而导致步调不一致,以致贻误战机因此,对于模糊语义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正是由于汉语言的多样性,才使我们的语言如此纷呈斑斓,才使人类的种种交际目的得以实现我们也只有注意了汉语言语义的特征,才能更准确地使用我们的民族语言      二、模糊语义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      我们知道,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的概括,又不能同客观所指 划等号万事万物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而语言的单位却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人们就必须以最少的语言单位传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用同一个词去表达各种不同的感受,这就必然导致产生语言的模糊性比如概念之所以具有模糊性,就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样一些过程,抓住事物的某种质的规定,形成一个个的概念,并用语言的词把它固定下来。

      如果不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并加以分类,就不可能认识事物但是概括,就必须舍弃对象中一些个别的属性,保留它们的某些共同的一般的属性因此,经过概括后形成的概念就只表示一个大致的范围一般说来,概括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所形成的概念就越带有模糊性Iabov曾做了个这样的试验,在试验中,他让参加试验的人给象杯子的那些物体的图画贴标记他发现虽然对于用什么构成一只杯子人们的意见基本一致,但对一些边缘性的情况有不同的意见和不敢肯定之处,例如:“这种物体是否有柄,是否有茶碟与之相配,是否窄而深而不是宽而浅,是否用来喝东西”等等,可见这个词经概括舍弃了一些个别的东西,造成了人们对“杯子”这一概念的模糊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