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宜昌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6968828
  • 上传时间:2022-05-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46.9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宜昌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陈邦清 易尚源 隗权 王黎明 鲁光荣摘 要: 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运用每木调查、查阅资料、线路调查、座谈走访等方法系统调查了宜昌市古树名木资源,简要分析了宜昌市古树名木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长状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古树名木;现状和保护;宜昌市:S788 :A :1004-3020(2022)01-0065-05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Resources in Yichang CityChen Bangqing(1) Yi Shangyuan(1) Wei Quan(2) Wang Liming(3) Lu Guangrong(2)(1.Yichang City Forest Seedling Promotion Center Yichang 443005;2.Yichang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fice Yichang 443005;3.Zigui County Forestry Bureau Yichang 44360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tect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nd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 resources in Yichang by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methods of per tree investigation, data access, line investigation, discussion and visit, briefly analyzed the types, distribution, quantity and growth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Yichang,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 resources.Key words: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existing situation and protect; Yichang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活的文物。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古树群是指10株及以上,由一个或多个树种组成,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古树群体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或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1]宜昌市处于北纬30度多样性生物圈核心地带,木本植物起源古老,古树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许多百年古树和珍稀名木,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2003年原宜昌市林业局对全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首次普查,初步掌握了全市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2017年对全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第二轮全面普查,对第一轮保留和新增的古树名木基本信息、生长状态、生境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重新进行了编号,采集了高清数码照片、GPS定位等信息,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 试验地概况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龙架林区和襄阳市,地跨北纬 29°56′~31°34′、东经 110°15′~112°04′之间宜昌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海拔从35 m(枝江市杨林湖)至2 427 m(兴山县仙女山),垂直高差达2 392 m,呈现出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态势,平均坡降14.5‰,形成山地(高山、半高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三大基本地貌类型。

      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平均降水量1 215.6 mm宜昌市有维管束植物242个科1 374属5 582种,物种数量占全国种子植物1/7[2],其中珍稀名贵树种100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47种,享有“天然树木园”和“绿色宝库”美誉宜昌市辖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 5 个市辖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 3 个县级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 3 个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 个自治县, 共设 24 个街道67 个镇19 个乡课题组结合宜昌市绿化委员会、宜昌市林业局《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二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深入参与了全市3市5县5区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通过对县市区古树名木普查数据的随机抽查、现场核实、数据比对,保证了全市古树名木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对县市区古树名木普查成果进行了审核和汇总2 调查内容及方法2.1 调查内容调查的任务是在200 a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组织进行全方位全覆盖调查,更新完善宜昌市古树名木资源档案,逐步建立古树名木资源管理系统调查对象是在宜昌市行政区域内保护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即古树名木。

      其中古树分为三级,树龄500 a以上的树木为I级古樹,树龄在300~499 a的树木为II级古树,树龄在100~299 a的树木为III级古树[3]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2.2 调查时间2017年3月~2018 年11月2.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综合采用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现场调查的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开展调查在调查中还有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协助调查,例如利用高精度GPS进行坐标采集,利用高清数码相机对古树作多角度拍摄要求对所有古树名木逐一调查,核对原有和新增的树种、位置、树龄、树高、胸围、冠幅、立地条件、生长势、树木特殊状况、管护单位个人、管理现状等数据3 结果与分析3.1 现存古树名木目前全市古树名木共有4 868株,其中古树4 835株、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名木33株古树中散生4 419株,古树群18个,群生古树416株古树中Ⅰ级古树229株、Ⅱ级古树401株、Ⅲ级古树4 205株与2003年第一轮普查对比(表1),古树数量减少393株, 其中Ⅰ级古树减少了30株、Ⅱ级古树减少了49株、Ⅲ级古树减少了314株,主要减少原因为自然灾害损毁和自然死亡,少量为病虫害致死,如松材线虫病的爆发导致了马尾松古树的大量死亡。

      名木数量增加32株对古树数量分布情况分县进行统计(表2),发现宜昌古树分布地域范围较广,各县市区均有分布,但以地形复杂,海拔高的山区为主,古树分布数量前五位的县市区是:远安县、夷陵区、五峰县、长阳县、秭归县,而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分布较少,古树分布数量后三位的县市区是:猇亭区、伍家岗区、枝江市3.2 古树分县科属种分布经统计和分析,宜昌市古树名木共含200个树种,隶属56科122属从区域分布来看,夷陵区古树的科、属、种占有绝对优势,分别占全市的76.8%、66.4%、55.0%,树种多样性较高五峰县、兴山县、长阳县、秭归县、远安县古树种类也较多,伍家岗区、点军区、枝江市古树种类占全市比例偏低3.3 古树按树种统计分析按种的数量来统计(表4),居于前三位的银杏、马尾松、栓皮栎数量就占到了总量的1/4,与宜昌广泛分布银杏、马尾松、栓皮栎的现实情况相符分县市区统计(表5),各县市区种级数量排名前五的树种均占到了总和的50%以上,各地登记的古树树种也不尽相同,在古树名木保护的侧重点和个性化措施制定上需要有所区别3.4 古树树龄结构分析在所有调查的古树中,一半以上的古树为III级古树,I级古树数量偏少,千年以上大树更是稀少。

      主要原因是宜昌多山地,雷雨、大风、泥石流等恶劣天气频发,大量古树被自然损毁其次是区域经济发展,部分优质资源被砍伐随着社会进步,群众自觉保护古树的意识增强,大量新生古树得到有效保护,得以保存至今4 古树名木的主要特征4.1 种类较为丰富,乡土树种多宜昌共有古树200种4 835株,分属56科122属,大多数为天然野生,少数为人工栽培被子植物在区系中占绝对优势,共有48科3 093株;裸子植物种类较为贫乏,只有8科1 742株以银杏、马尾松、栓皮栎、皂荚、黄连木、樟、枫杨、桂花、柏木、冬青等为主的宜昌本地乡土树种数量占宜昌古树总数的60%以上,其中珙桐、红豆树、润楠、水青树、水杉、香果树、银杏、油樟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宜昌均有古树分布宜昌共有名木32株,集中在宜昌城区和平公园和三峡坝区环保公园两处,为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来华访问的部分外国领导人栽种,树种主要为雪松、乐昌含笑等4.2 分布西多东少,山区占比大宜昌古树集中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的高山、半高山地区宜昌中部、东南部的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以及中心城区古树分布较少宜昌古树群共有18个,416株,分布在远安县、五峰县、夷陵区等地宜昌西部位于武陵山和大巴山系余脉,位于中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度地带和北纬30度生物多样性富集带,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古树分布较多。

      宜昌东部属于平原丘陵地区,森林面积较少,再加上过度开发利用,古树分布较少4.3 树龄总体偏低,增长潜力大调查结果表明,宜昌古树树龄呈金字塔形状,随着树龄的增加,古树数量呈递减趋势,宜昌古树整体存在低龄化现象,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尤为重要,宜昌古树增长潜力巨大4.4 历史文化丰富,利用价值高宜昌生物区系具有十分明显的过渡性和代表性,加之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古老孑遗植物种相当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数量最多的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曾是仅遗存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宜昌很多古树位于公园、景区、寺庙等地,形态奇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当阳市玉泉寺内的古银杏相传为唐代所植,距今已有千余年,文化和观赏价值极高同时长阳巴人发源地、五峰土司府、茶马古道等文化遗产周边均有大量古树分布,加以科学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休闲旅游价值5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措施5.1 依法依规保护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法制宣传,认真执行《湖北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宜昌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将古树名木保护落到实处[4,5]一是定期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形成动态监测体系,做到家底清晰二是落实古树名木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明确管护责任和要求,及时登记和公告,做到责权明晰。

      三是落实日常管养费用,以补促管,让责任人愿意管,能够管,做到保障有力5.2 多方协同保护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一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刊及各类新媒体,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宣传古树名木文化,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自觉性二是挖掘古树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景观价值,建设旅游景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古树名木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实现古树名木保护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6]三是对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群众参与度5.3 疏堵结合保护采取有效措施,打击违法,合理养护,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7]一是严惩砍伐、移植、损坏和买卖古树名木行为,保障古树名木资源安全二是制订科学的日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