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精品课程课件PPT第6章外汇风险管理.ppt
50页第六章第六章 外汇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本章提要本章提要第一节、外汇风险概述第二节、交易风险管理第三节、经济风险管理第四节、折算风险管理第一节、外汇风险概述第一节、外汇风险概述一、外汇风险的概念二、外汇风险的类型三、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四、折算风险与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之比较 外汇风险(Exchange Risk),是指外汇市场汇率的变化对企业、银行等经济组织或国家、个人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带来的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持有者或经营者存在的外汇风险一般通过外汇暴露(exposure)来体现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当公司或个人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不相等时,就会出现一部分外币资产或负债净额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这一净额称为敞口头寸(open position);二是当公司或个人以外币计价的资 产 或 负 债 的 期 限 不 同 时 , 就 会 出 现 所 谓 期 限 缺 口(maturity gap)或非匹配缺口(mismatch gap)一、外汇风险的概念一、外汇风险的概念二、外汇风险的类型二、外汇风险的类型交易风险经济风险折算风险(一)交易风险(transaction exposure)交易风险是国际企业的一种最主要的风险,是指国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货币汇率的变化而引起所拥有的债权或应付的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
该风险主要包括三方面:在进出口业务中,购买或出售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时,由于从签订合同到实际支付货款时市场汇率发生了变化;在国际信贷业务中,外币借款或贷款和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与负债等,由于市场汇率的变化所带来的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在外汇买卖中,由于合同的签订日到交割日的汇率变化使经济主体所面临的风险等(二)经济风险(economic exposure)经济风险又称为经营风险(operating risk),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可能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盈余能力与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从本质上来说,经济风险代表了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可能变化具体地说,汇率的变动通过对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产销数量的影响,使企业最终收益发生变化 (三)折算风险(translation exposure)折算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会计处理中,在将功能货币(在具体经济业务中使用的货币)转换成记帐货币(编制会计报表所使用的货币,通常为会计主体的本国货币)时,因汇率波动而呈现帐面损失的可能,又称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translation risk) 三、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三、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外汇风险主要产生于经济主体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存在“敞口”部分以及跨货币的交易行为。
例如,一经济主体买进一个月远期美元100万,同时卖出一个月远期美元80万,那么该经济主体承受汇率风险的部分将不是180万美元,而是其差额20万美元 四、折算风险与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之比较四、折算风险与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之比较折算风险表现出的是帐面损失,并非实际损失而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涉及的是汇率已经或即将发生的变动对企业实际现金流产生的影响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属于同一种类型,但风险程度不同例如,经济风险往往在主观上取决于在人为的一段期限内人们所估计的企业未来现金流而交易风险则往往在客观上取决于那些在汇率变动之前未结清的债务大小,而这些债务将在汇率变动之后进行结算 第二节第二节 交易风险管理交易风险管理一、灵活选择和使用结算货币二、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三、调整贸易条件四、灵活掌握收付时间五、施行各种金融交易六、贸易融资七、综合法一、灵活选择和使用结算货币一、灵活选择和使用结算货币(一)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有助于外汇资金的调拨和运用,也便于及时将一种外汇风险较大的货币兑换风险较小的货币二)选择有利的外币或本币为计价货币在外汇收支中,原则上应争取用硬货币收汇,用软货币付汇。
例如,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口支付争取用软货币,出口收汇争取用硬货币 (三)实施资产债务调整尽量持有硬币资产或软币债务硬币的价值相对于本币或另一种基础货币而言趋于不变或上升,软币则恰恰相反,它们的价值趋于下降作为正常业务的一部分,实施资产债务调整策略有利于企业对交易风险进行自然防范如采取借贷法,当企业拥有以外币表示的应收账款时,可借入一笔与应收账款等额的外币资金,以达到防范交易风险的目的(四)“软”、“硬”货币搭配在国际贸易中,若买卖双方在货币的选择上难以达成协议,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双方可以互相让步,采用“软”“硬”货币搭配的方式,使双方都可以接受,如“软”货币50%,“硬”货币50%,当然最终的比例以双方磋商而定二、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二、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一)“硬”货币保值条款“硬”货币保值条款是在合同中规定以“硬”货币计价,以“软”货币支付,并事先确定两种货币的汇率,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支付的货币汇率的下跌,则支付的金额要等比例进行调整,收付货款时,如果结算货币贬值超过合同规定幅度,则按结算货币与保值货币的新汇率将货款加以调整,使其仍等于合同中原折算的保值货币金额。
二、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二、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二)黄金保值条款黄金货币保值条款是一种传统的货币保值条款,该条款是将合同货币的金平价记入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按当时的黄金市场价格将支付的货币金额折算为若干盎司黄金,到实际支付日,若金平价发生变动,则支付或偿还的合同货币金额将做相应的调整,以此来防范由于货币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三)外汇保值条款外汇保值条款也称货币风险条款,即在国际经济合同中规定,从签订合同到货币的实际支付结算期间,如交易的结算货币贬值或升值超过双方规定的幅度时,由买卖双方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外汇风险(四)一揽子货币保值条款一揽子货币条款是指交易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支付货币与多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综合价值挂钩的保值条款,也就是在签订合同时,确定支付货币与一篮子货币中各种货币的汇率,并规定汇率变动的调整幅度,如到期支付汇率变动超过规定的幅度,则按照支付时的汇率调整,由于一篮子货币中各种汇率有升有降,汇率风险分散,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外汇风险三、调整贸易条件三、调整贸易条件(一)调整贸易价格法为了防范风险,可采取调整价格法,主要有加价保值法和压价保值法两种。
加价保值用于出口贸易中,当出口商接受“软”货币计价时,出口商将汇率损失摊入商品价格中,以转嫁汇率风险;压价保值用于进口贸易中,当进口商接受“硬”货币计价时,将汇率损失从进口商品的价格中剔除,以转嫁汇率风险(二)调整国内合同条件法调整国内合同条件法是将进出口商的汇率风险转嫁给国内的交易对象或消费者的一种方法办理进口业务的公司,把进口商品卖给国内生产厂家、商家或消费者时以外币计价或加价以避免自己的汇率风险四、灵活掌握收付时间四、灵活掌握收付时间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收付时间作为出口商,当计价货币坚挺,即汇率呈上升趋势时,由于收款日期越向后推就越能收到汇率收益,故企业应在合同规定的履约期限内尽可能推迟出运货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长出口汇票期限若汇率呈下跌趋势时,应争取提前结汇,即加速履行合同,如以预收货款的方式在货物装运前就收汇 五、施行各种金融交易五、施行各种金融交易(一)即期合同法即期合同法是指公司与外汇银行签订买卖外汇的即期合同,以消除本公司业务经营在两天内存在的汇率变动的风险以即期交易防范外汇风险需要实现资金的反向流动企业若在近期预定时间有出口收汇,就应卖出手中相应的外汇头寸;企业若在近期预定的时间有进口付汇,则应买入相应的即期外汇。
(二)远期合同法远期合同法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银行签订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做法是:出口商在签订贸易合同后,按当时的远期汇率预先卖出与合同金额相等和币种相同的远期,在收到货款时再按原订汇率进行交割进口商则预先买进所需外汇的远期,到支付货款时,按原定汇率进行交割(三)期货合同法期货合同法指具有远期外汇债务或债券的公司,委托银行或经纪人购买或出售相应的外汇期货,借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有“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两种期货合同法与远期合同法相似,区别在于后者通常用于数量、金额较大的交易,而前者较适合于数量较少的交易活动企业购买期货合约是为了在特定的日期按确定的价格购进特定货币的确定数量持有这种合约可以锁定企业应支付的本币数量使用期货合约可以减少企业的交易风险,但有时也会产生相反的情况(四)外汇期权合同法外汇期权合同法是外汇期权交易双方按照协定的汇率,就将来是否购买某种货币或是否出售某种货币的选择权,预先签订的一个合约外汇期权合约给期权买方的是权利,而没有义务,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对套期保值者来说,外汇期权有三个其它保值方法无法相比的优点。
其一,将外汇风险局限于期权保险费;其二,保留获利的机会;其三,增强了风险管理的灵活性(五)掉期合同法掉期合同法指具有远期的债务或债权的公司,在与银行签订卖出或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再买进或卖出相应的远期外汇,以防范风险的一种方法它与套期保值的区别在于:套期保值是在已有的一笔交易基础上所做的反方向交易,而掉期则是两笔反方向的交易同时进行掉期交易中两笔外汇买卖币种、金额相同,买卖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这种交易常见于短期投资或短期借贷业务外汇风险的防范上(六)借款法与投资法借款法用于有未来外汇收入的场合,出口商在签订合同之后,可向银行借入一笔与未来外汇收入相同币种、金额和期限的款项,在现汇市场上换成本币,到期用出口收入的外汇偿还借款,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 投资法用于有未来外汇支出的场合,进口商在签订合同之后,可在现汇市场上买入与将要支付的外汇币种、金额相同的外汇,将其投放于短期资金市场,例如购买国库券、商业票据、大额存单等,其投资期限与未来外汇支出的期限相同 六、贸易融资六、贸易融资(一)出口押汇出口押汇是银行在收到国外付款之前对出口企业提供的一种保留追索权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西方又称为“买单”。
即出口商将所要出口的货物装运后,银行买入信用证项下或托收项下的有关单据和汇票,在扣除从国外将款项汇回国内的时间利息后,将余款提前结给出口商,然后凭汇票和单据向国外的进口地银行收取货款,这样对出口商而言,由于提前收回了货款,将有效地回避汇率风险(二)打包放款打包放款是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最长6个月,一般3个月)资金融通出口商凭国外开来的正本信用证为抵押,向银行借入资金用于购买、包装、出运与信用证有关的货物(三)国际保理保理业务是在以赊销为支付方式的贸易中,由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贸易支付方式国际企业与保理商签定保理协议后,将发货后取得的全套单据卖断给保理商,从而取得货款,单据卖断后,企业将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全部转嫁出去了在当今外汇市场上,保理被认为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四)福费廷福费廷业务是指出口商在向进口商提供货物后,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的买进已经承兑的,并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以此提供融资服务采取福费廷业务,出口商即可以获得融资性服务,又可以有效地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因为汇票卖出后,无论汇率的如何变动,都由银行来承担,与企业无关。
七、综合法七、综合法(一)BSI法(borrow-spot-invest)BSI法即借款一即期合同一投资法,也可以很好消除外汇风险公司在有应收外汇帐款的情况下,为防止应收外币的汇价波动,首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相同数额的外币,将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转变到现在办汇日借款后时间风险消除,但货币风险仍然存在,此风险则可通过即期合同法予以消除即将借入的外币卖给银行换回本币,使外币与本币价值波动风险不复存在此法虽有一定费用支出,但可将借外币后通过即期合同法卖得的本币存入银行或进行投资,以其赚得的投资收入,抵冲一部分采取防险措施的费用支出(二)LSI法(lead-spot-invest)LSI法即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是具有应收外汇帐款的公司,征得债务方的同意,请其提前支付货款,并给其一定折扣公司应收外币帐款收讫后,时间风险消除以后再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从而消除货币风险公司为取得一定的利益,可将换回的本币再进行投资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风险管理经济风险管理一、经济风险的市场营销管理二、经济风险的生产经营管理三、自然套期保值一、经济风险的市场营销管理一、经济风险的市场营销管理(一)市场选择与分割当一国货币升值时,其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将由于汇率的变化而上升,该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的竞争力将削弱,这时对于国外企业而言则是其产品依靠价格竞争优势扩大其在该国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此外,适当地将其产品出口市场进行分割也是必要的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出口企业可以适当的增加对福利水平较高的国家出口,减少对福利水平较低的国家的出口,以降低汇率波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反之,就扩大对福利水平较低的国家出口(二)定价策略本币贬值时,本国的出口品自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时出口商将面临两种选择:维持价格,扩大市场份额;或提高价格,维持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本币升值时,出口商的两种选择是:维持价格,降低市场份额;降低价格,维持市场份额 (三)促销策略当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企业用于广告或销售的单位本国货币支出带来的回报,将会由于出口产品的价格的增强而增加相反在本国货币升值时,营销支出所带来的回报将减少,此时企业需要进行产品策略调整(四)投融资策略投融资策略是指投资与融资的多样化,即在多个资金市场寻求多个资金来源和去向 (五)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指企业在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选择、新生产线的建立以及新产品的研制等方面进行调整,以规避汇率风险二、经济风险的生产经营管理二、经济风险的生产经营管理(一)改变生产投入如果企业产品生产投入实现分散化,则能够有效地对付汇率风险 (二)调整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当汇率变化后,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的生产与销售状况,据此,迅速调整整个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基地,增加有竞争力的子公司的份额,减少竞争力弱的子公司的份额,使整个公司的竞争力增强,避免依赖某一个或几个生产、销售基地的风险。
如在当地货币升值时,可以减少在该国的生产,而在当地货币贬值时可以增加在该国的生产二、经济风险的生产经营管理二、经济风险的生产经营管理(三)选择合适的厂址对于向货币贬值国家出口并且没有海外子公司的企业而言,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可能还不足以维持其单位获利能力面对本币升值,这些企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新的厂址 三、自然套期保值三、自然套期保值(一)自然匹配自然匹配是指企业融资货币与其出口收益货币完全相同,即在收入某种外币时,不将其兑换成本币,而是直接用于支付,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二)平行匹配平行匹配是指企业收入与支出的不是同一种货币,但两种货币之间有固定或稳定的关系,如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使现金流入与流出所承担的汇率风险相互冲抵 一、常见的四种会计处理方法一、常见的四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流动/非流动项目法流动/非流动项目法又称营运资本法,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折算方法按会计中的流动项目与长期项目的传统分类,前者适用现行汇率折算,后者则适用历史汇率在该折算法下,资产负债表风险的测量等于风险性流动资产减去风险性流动负债的净额,即净营运资本,对损益表上的项目一般按每一营业月份的平均汇率折算,但对于那些与非流动性资产和长期负债有联系的项目,如折旧费用、公司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等,则仍按与资产负债表相对应的历史汇率折算。
存货由于是流动资产而承担汇率风险,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长期债务却不存在折算风险第四节第四节 折算风险管理折算风险管理(二)货币/非货币性项目法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分类来确定所选用的汇率根据这一折算方法,资产负债表风险的测量等于以外币测量的货币性资产净额或货币性负债净额所谓货币性项目是指资产、负债和股本中通过合约以若干货币单位固定下来的项目,它代表着在未来收到或偿付一笔货币金额的权利或义务货币性资产有现金、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货币性负债有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等除此之外的都是非货币性项目至于损益表的项目,除了折旧、摊销费用以及销售成本用历史汇率折算以外,其余项目都按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折算(三)时态法时态法规定:现行汇率运用于一切以现行成本表示的项目,而所有以历史成本表示的项目则使用历史汇率对于利润或亏损帐户中的营业收入与费用项目,最理想的是按各个交易的汇率折算;如果收入与费用交易是大额的,也可采用报表期间的加权平均汇率折算(四)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又称单一汇率法,该方法是各种折算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即对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项目都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因此,在现行汇率法下,资产负债表风险等于以外币计算的净资产额。
至于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则按确认这些项目时的历史汇率折算,但为简便起见,也可采用会计期间的加权平均汇率它只改变外币报表的形式,而并未改变其实质内容,经过汇总的财务报表仍保持了个别项目原先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二、折算风险管理的方法二、折算风险管理的方法(一)资产负债表中性化法要求企业调整资产和负债,使得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的数额相等,折算风险头寸(即会计报表折算差额,等于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之差)为零这样,无论汇率将怎样变动,也不会带来会计折算上的损失 二、折算风险管理的方法二、折算风险管理的方法(二)风险对冲法风险对冲法是指通过金融市场操作,利用外汇合约的盈亏来冲销折算盈亏首先确定企业可能出现的预期折算损失(有资产负债表而来),再采取相应的远期交易避免风险 (三)资产负债保值法资产负债保值法是指通过调整短期资产负债结构,从而避免或减少外汇风险的方法基本原则是:如果预测某种货币将升值,增加以此种货币持有的短期资产,即增加以此种货币持有的现金、短期投资、应收款、存货等,或者减少以此种货币持有的短期负债;反之,如果预期某种货币将贬值,则减少该中货币持有的短期资产,增加短期负债。
(四)债务净额支付法债务净额支付法是指公司在清偿其内部交易所产生的债权与债务关系,对各子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应付帐款和应收帐款进行划转与冲销时,仅定期对净额部分进行支付,以此减少风险性现金流动其包括:双边债务净额支付和多边净额支付(五)澄清事实向外界澄清汇总后公司利润受汇率变动影响的事实,也不失为公司管理折算风险的一种好方法澄清事实后,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会认识到折算风险表现出的是一种帐面损失,而非实际损失于是,即使子公司实现的当地货币利润被按照更疲软的汇率汇总到母公司后,公司以母国货币表示的利润出现大幅下降,公司股东和投资者也不会因此改变对公司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