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势下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研究.doc
11页030新形势下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研究FDI新趋势制约其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内容提要:近年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在新增项目数量.出资方式.所有权安 排、投资动机、行业布局和来源地区分布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会通过影响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水平/垂直关联以及员工流动等 方式,制约或限制FDI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面对新的发展态势,提升 自主研发能力和增强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已成为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提 高中国内资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关键词:热钱;独资化;后向关联;逆向员工流动;技术外溢近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对來华外商直接投资(FDT) —直持积极和欢迎态度, 其主要考虑之一就是利用FDI技术外溢提升中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FDI是否 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技术差距、有效关联和 吸收能力,其中内外资企业2间的技术差距是FDI产生技术外溢的前提,内外资 企业Z间的有效关联是技术外溢渠道的保障,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实现FDI 技术外溢的关键跨国企业实践表明,FDI战略会因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跨国企业的战 略调整会影响其产生技术外溢的关键变量,进而影响对东道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外 溢。
因此,研究新形势下FDI在中国的新变化,及其可能对中国内资企业技术外 溢效应的影响,对正确认识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果,以及未来引入FDI的政 策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有关统计数据描述,重点刻画FDI 在中国的新趋势;第二部分结合影响FDI技术外溢的关键变量,逐一分析FDI 新趋势对技术外溢效应的潜在和现实影响一、FDI在中国的新趋势2004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动荡多 变,中国国内也在奋力谋求经济转型在多重变量的影响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企业开始了投资战略的调整,进入中国的FDI在新增项戸数量、出资方式、所有 权安排、投资动机、行业布局和来源地区分布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性特 征这些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己经对FDI技术外溢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急需加 以重视―)FDI新增项目数量减少2004-2011年fii], 'p国实际利用FDI新增项|=|数呈减少态势,从2004年的43664个减至2011年的27712个,减少了 36. 5%,年均减少5. 4%,其中2008-2011 年间实际利用FDI新增项H数低于期间的平均水平34143个,2008和2009两年 环比下降最为显著,降幅分别达27%和15%, 2010和2011两年又有小幅回升。
具体变化趋势见图1FDI新増项口数5OOOO45000400003SOOO30000250002000015OCX)1OOOO50002004 2005 200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图1•中国实际利用FDI新增项目数量(个)变化趋势:2004-2011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外资统计http://www. fdi. gov. cn/冇关数据整理绘制(-)FDI岀资方式以现汇为主,热钱流入倾向明显2004-2011年间,中国实际利用FDI金额呈增长态势,从2004年的606.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160. 1亿美元,增加了 0. 9倍,年均增长10%o但近年来FDI企业的出资方式以现汇为主,热钱流入倾向明显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直接投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04-2011年间,中国 实际利用FDI中现汇出资占比平均为80%,现汇出资办理外汇资本金结汇的占比 平均为77%以2011年为例,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中现汇出资占比达86%,跨境人 民币及人民币利润再投资出资占9%,实物和无形资产出资占比2%,股权和其他 出资占比3%o其中,热钱流入占相当大的比例,2004-2011年间平均达50. 25%, 2008年曾高达107%,之后几年尽管呈递减态势,平均仍在40%以上。
具体变化趋势见图2O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彳亍htt.p://www. pbc. gov, cn/相关数据估算,其中,热钱流入规 模二外汇储备增童一外贸顺差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一中国对外真接投资一投资收益净额一境 外上市融资-外债增量(三)FDI所有权安排“独资化”2004-2011年间,中国实际利用FDI的所有权安排出现了明显的“独资化” 趋势据中国商务部外资统计数据显示,2004-2011年间,中国以独资方式实际利 用FDI金额从2004年的402. 22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912. 05亿美元,增加了 127%,年均增长12.87%;中国以独资方式实际利用FD[中的相对比重由2004年 的66. 34%±升至2011年的78.62%,增长了 18. 5%,年均增长2.53%同期,中 国以合资方式实际利用FDI金额从2004年的163. 8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 214. 12亿美元,期间增长30. 69%,年均增长4.61%,增幅和增速都明显低于独 资方式;合资方式的相对比重则从2004年的27%降至2011年的18. 46%,下降了 31. 71%,年均下降4. 98%,其中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环比降幅均超过10%。
另外,中国以合作方式实际利用FDT金额偏低,年均不足20亿美元,且呈下降 态势,从2004年的31. 12亿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17. 57亿美元,下降了 43. 54%, 年均下降4. 68%;期间合作方式的相对比重年均不足2. 55%,并从2004年的5. 13% 下降至2011年的1.51%,下降了 70.57%,年均下降13.51%,下降态势面明显 FDI所有权安排相对比重的具体变化趋势见图3o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外资统计http://WWW. fdi. gov. cn/有关数据粥理绘制三)FDI制造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增加与60%左右的FDI集中在服务业的世界投资行业格局不同,中国鬥1978年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來实际利用FDT最多的行业集中在制造业,但这种局面在近 几年出现了新变化2004-2011年间,按照实际利用FDI金额计算,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从 2004年的72. 2%下降到2011年的44. 9%,降幅为37. 8%,年均下降6.45%,其中 2006、2007和2010三年分别比上年下降9.7%、14%和10%同期,中国服务业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比则从2004年的23. 2%±升至2011年的47.8%,上升了 106%,年均提升11.5%,并首次超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比,2010年也因 此成为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年份。
具体变化趋势见图4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外资统计ht.tp://www. fdi. gov. cn/有关数据整理绘制,其中2011年 数据计算白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FDI企业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2004-2011年间,FDT企业依然保持在小国举足轻重的贸易地位2004-2011 年间,特别是2006年以来,尽管FDI企业进出口总值在全国进出口总值中的占 比出现了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年均下降1.63%,平均占比仍在55.95%以上2011年FDI企业进出口总值全国占比最低,也依然占据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 ill,相对比重为51.07%2004-2011年间,FDI企业的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其加工贸易进出 口值占全国加工贸易总值的83. 79%以上其中,2005、2006和2008三年FDI 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占比环比稍有增加,分别为2.24%、1.46%和0.28%,其 余年份略有下降,但降幅都在1%以内具体变化趋势参见图5数据来源:计算自商务部外资统计http://ww. fdi. gov. cn/(%1) FDI主要来自亚洲诸经济体,来源地区分布不平衡2004-2011年间,小国实际利用FDT來源地同样发生了新变化。
具体数据参见表lo表1中国实际利用FDI来源地比重(%)变化:2004-2011年份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 岛新加坡1」本美国韩国开曼群岛中国台湾200431.311. 13. 39.06.510.33.45. 1200529.815. 03. 710.85. 18.63.23.6200632.417.73.77.24.66. 13.23.4200737. 122. 14.34.83.54.93.42.4200844.417. 34.84.03.23.43.42. 1200951.212. 54.04.62.83.02.92. 1201057.39.95. 13.92.92.52.42.3201166.48.45.55.52.62.21.95.8资料来源:整理计算自商务部外资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 stats. gov, cn/tj^b/ndtjgb/qgndtj£b/t20120222 402786440. htm1•中国实际利用FDT來源地以亚洲诸经济体为主2004-2011年间,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FDI占 比合计平均在63%以上,其中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达到64. 9%、71. 1% 和 85. 5%。
香港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内陆实际利用FDI的最大来源地区o2004-2011年间, 来自香港的FDI占比年均在43. 73%以上,其2009-2011年间都超过51%,平均 在58%以上同时,来自香港的FDI相对比重丄升态势明显,从2004年的31.3% 上升到2011年的66.4%,期间增加了 112%,年均增长11.6%2. 来自避税地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FDI占比值得关注2004-2010年间,中国实际利用来自避税地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 FDI占比偏大,两地合计在10. 3%以JL,期间平均为17. 23%, 2005-2009年间平 均在20%以上3. 來自美国等工业化国家的FDT比重偏低,且在逐年减少2004-2010年间,中国实际利用来自美国的FDI占比偏低,平均不足4%期 间,除2010年比2009年上升了 3. 57%之外,其余年份逐年递减趋势明显,从2004 年的6. 5%降为2011年的2. 6%,下降了 60%,年均下降11.87%同时,中国实际利用FDI来自其他发达国家的占比走低以2010年为例, 來自德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工业化国家的FDT占比较少,都 不足 1%,分别为 0.8%、0.7%、0.6%、0.4%和 0.3%。
二、FDI新趋势对中国内资企业技术外溢的制约影响2004年以来FDI在中国出现的上述趋势性特征,无疑会影响内、外资企业 之间的技术差距、有效关联和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进而影响FDT对中国内资企 业的技术外溢总体来看,FDI在中国的新变化对技术外溢学院的制约有余而促 进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五方面一)新增项目减少制约FDI技术外溢实践经验表明,相比较对早先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己有项H的扩大投资,FD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