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浦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
8页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青浦华新镇5号地块住宅小区位于青浦区华新镇,西临河道通波塘,东至金家宅江和经一路,北临规划一路,南面花桥泾,总建筑面积226067m2本工程由南北向的规划二路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块,分别为E—9地块和E-10地块,我单位施工的E-9地块由19幢高层住宅、一层外扩地下车库、1~2层的配套公建组成,建筑面积123619 m2为保证工程进度,确保现场施工材料的垂直运输,圆满完成业主对工程进度的总体要求,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共设置8台塔吊(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定位图)二、编制依据1、《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7、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青浦华新镇5号地块工程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2009—K—458、江麓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塔吊说明书三、塔基定位1#塔吊布置在1#楼南面26轴处,距离A轴4m,负责1#、3#楼材料吊运;2#塔吊布置在2#楼南面26轴处,距离A轴4m,负责2#、4#楼材料吊运;3#塔吊布置在7#楼北面3轴处往东0.5m,距离Q轴5m,负责7#、5#楼材料吊运;4#塔吊布置在6#楼 K轴往南2。
5m、距离22轴4m,负责6#楼材料吊运;5#塔吊布置在11#楼西面M轴,距离1轴4m,负责8#楼、9#楼、10#楼、11#楼材料吊运;6#塔吊布置在13#楼南面26轴处,距离A轴4m,负责13#、14#、15#楼材料吊运;7#塔吊布置在16#楼东面K轴处,距离18轴4m,负责16#、17#楼材料吊运;8#塔吊布置在19#楼西面,J轴往南0.3m,距离1轴5m,负责18#、19#楼材料吊运四、桩基施工根据厂家提供的图纸要求,地基承载能力不得低于02Mpa,结合勘察报告提供的有关资料,为满足塔吊对土体承载力的要求,选用②土层(—022~125)作为基底持力层,同时,在承台下打入4根PHC—AB500(100)18m管桩,确保塔吊基础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由于3#、4#、5#塔吊处在人防地下室边缘,为保证在开挖过程中塔吊基础的侧向稳定,防止移位及基础底下土层的扰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打入二根9m长管桩,并且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该部位应做好锚杆及基壁护坡桩基础施工利用原主体桩基施工队伍设备及人员.五、基础施工压桩完成后即开始开挖土方进行钢筋砼施工,垫层厚度为150mm,浇筑时应确保平整密实待24小时后,进行基础放线和桩位复合,基础线必须准确,并由专人进行复核,然后进行埋件放设,位置和标高基本准确后,用C35砼进行垫层固定坞牢,并准确核对位置、标高和垂直度,特别是四点标高误差应控制在1.5mm内,校准准确后用电焊将埋件用电焊固定。
桩与承台锚固见附图钢筋绑扎:基础底板及上皮筋为Φ20@155,钢筋的成型加工和绑扎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确保位置截面的正确钢筋施工时应避免扰动塔机埋件,绑扎后及时垫好保护层和做好隐蔽验收工程验收模板:基础模板采用18厚九夹板,竖向围檩为50×100方木间距为300mm,横围檩为三道双根Φ48×35钢管.为防止模板爆裂,采用φ12对拉螺栓三道,间距为600mm,模板施工应确保相应位置的正确,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应严密塔机接地采用预埋件与桩基主筋用2Φ16钢筋连接,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Ω,若不能满足,应补打接地极,接地连接的电焊缝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做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砼浇捣:本基础混凝土为C35,方量为32m3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捣,布料应均匀,严禁集中一点或一边,并且避免泵管移动过程中碰撞使预埋件位移,浇捣时振动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并且应做到两次振捣,间隔时间宜为1小时左右,从而减少应浇筑层太厚造成的收缩裂缝浇捣过程中应有专人对浇捣过程进行监督,并经常核验埋件的位置和水平,砼浇捣后表面应压光,12小时后应浇水养护,模板拆除(强度达到1.2 MPa)验收后也可覆土养护。
六、塔吊基础计算书塔吊基础荷载按最不利参数计算,即按非工作工况参数取值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塔吊型号:JL5015 塔吊起升高度H:60000m,塔身宽度B:1.64m, 基础埋深D:1.500m,自重F1:400kN, 基础承台厚度Hc:1.28m,最大起重荷载F2:60kN, 基础承台宽度Bc:5000m,桩类别:预应力管桩 桩直径:0.500m,桩间距a:35m, 承台箍筋间距S:320mm,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 空心桩的空心直径:034m.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4000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55200kN,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kmax=1900kN·m;(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况计算.其中 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552.00kN; G──桩基承台的自重:G=1.2×(25×Bc×Bc×Hc)=1。
2×(25×500×5.00×1.28)=960.00kN; 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取266000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47m; 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Nmax=(55200+96000)/4+2660.00×2.47/(2×2472)=915.40kN最小压力:Nmin=(552.00+96000)/4—2660.00×2.47/(2×2472)=—159.40kN需要验算桩的抗拔2. 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 Mx = ∑Niyi My = ∑Nixi其中 Mx,My──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0.93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i1=Ni—G/n=67540kN;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Mx=My=2×675.40×0.93=1256.25kN·m≤1900 kN·m四)、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式中,αl──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得1.0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1670N/mm2; ho──承台的计算高度:Hc—50.00=1230.0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经过计算得:αs=125625×106/(1.00×16.70×5000.00×1230.002)=0010; ξ =1-(1-2×0010)0010; γs =1-0010/2=0995; Asx =Asy =125625×106/(0995×123000×300.00)=3421.56mm2.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构造最小配筋面积为:500000×128000×0.15%=960000mm2建议配筋值:HRB335钢筋,B20@155承台底面单向根数33根实际配筋值10368.6mm2五)、承台斜截面抗剪切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其中,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
00;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5000m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230mm;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a/h0此处,a=(3500.00—1640.00)/2=93000mm;当 λ<0.3时,取λ=0.3;当 λ>3时,取λ=3,得λ=076; β──剪切系数,当03≤λ<1.4时,β=0.12/(λ+0.3);当1.4≤λ≤3.0时,β=0.2/(λ+1.5),得β=0.11;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则,1.00×91540=915401kN≤0.11×1670×5000×1230/1000=1129755kN;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六)、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3条,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R = ηsQsk/γs+ηpQpk/γp+ηcQck/γc Qsk = u∑qsikli Qpk = qpkAp Qck = qckAc/n其中 R──单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 q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 70。
000 kPa; Ac──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Ac=5000×5.000—4×0.283=23.869m2; n──桩数量,n=4; ηc──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c=ηciAci/Ac+ηceAce/Ac ηs, ηp, ηc──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γs,γp, γc──分别为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 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p──桩端面积,取Ap=0.283m2;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地层名称厚度(m)桩侧阻力标准值qsia(kPa)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qpa(kPa)抗拔系数1杂填土1.0024.00/0502粘土1.301500/0603粉质粘土3001800/0.604粘土13.0035.001800000.60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1600m,所以桩端是在第4层土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