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新概念浅谈.ppt
55页心理健康新概念浅谈心理健康新概念浅谈主要内容一、概述二、关于人格三、心理交往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四、理想的个性五、稳定而成熟的情感是心理健康的保证一、健康的新概念(WHO)概述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以,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健康新概念的重要内涵 一、身体健康(没有躯体疾病,是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功能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二、心理健康 三、社会功能良好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 良好的认知 健全的人格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举止 稳定而成熟的情感 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举止、稳定而成熟的情感,是健康心理的核心,是发挥和保持良好社会功能的重要条件 健康心理的培育必须从小开始,终生修炼 应高度关注的现实(一)§北京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王玉凤2000、2003): 1985年(检出率)8.3% 1993年10.9% 2003年18.2% 据此推算,保守估计全国行为问题儿童总数在3000万-5000万。
应高度关注的现实(二)§中国大陆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有3.4亿,据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问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应高度关注的现实(三)§儿童青少年学生的问题行为,如吸烟、吸毒、性行为、暴力和犯罪行为等等,已经不单单影响到他们本人,还会对他们的家庭、同伴、学校、社区,甚至社会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 北京海淀法院2004年判处的未成年犯人数达到425个,比1986年增长了4.3倍(尚秀云)另据统计,1988年至2004年六年间,全国法院判处的未成年犯增长了1.2倍 高度重视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构建以及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举止,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所在一 、 关于人格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个体各心理特征(如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特征)的总和文学术语中的人格常常涉及一个人的尊严健康人格的特征 人格发展的目标是健康、成熟的人格。
人格发展的目标是健康、成熟的人格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健康人格的特征:健康人格的特征: 1 1)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运(掌控自我掌控自我);); 2 2)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弱点、善和恶,并认)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弱点、善和恶,并认可它们(可它们(认识自我认识自我);); 3 3)不是生活在过去的往事中,而是坚定地立足)不是生活在过去的往事中,而是坚定地立足于现在,注意未来的目标和任务(于现在,注意未来的目标和任务(立足现在立足现在);); 4 4)强调紧迫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渴望生活的)强调紧迫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而不满足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而不满足于生活的安静与稳定(于生活的安静与稳定(积极进取积极进取)人格的类型(一) 世上不存在两个性格完全一样的人。
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原理,按照一定的标准,侧重于性格的某一侧面,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分成若干人格类型人格类型(二) 刘劭(三国时期)主张 对人要“观其感变,以审常态”,“观其所短,已知所长”,“观其聪明,已知所达” 把人的个性从德与才 两方面划分为12类: 刚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 惧慎之人,凌楷之人,辨博之人, 弘普之人,狷介之人,休动之人 , 沉静之人,朴露之人,韬谲之人 人格类型(三) 孔子孔子根据人的心理表现根据人的心理表现把人分成把人分成“ “狂狂” ”、、“ “狷狷” ”、、“ “中行中行” ”三类,以及三类,以及“ “知知” ”与与“ “仁仁” ”两类他说,两类他说,“ “知者乐水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孔子对人的个性划分为五类:孔子对人的个性划分为五类: 1 1))庸人,庸人,这种人小处精明,大处糊涂。
这种人小处精明,大处糊涂 2 2))土人,土人,有心计,头脑清醒有心计,头脑清醒 3 3))君子,君子,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信念坚定,笃行信道,自强不息,信念坚定,积极进取积极进取 4 4))贤人,贤人,这是德不逾闲,行中规绳,循规蹈这是德不逾闲,行中规绳,循规蹈矩 5 5))圣人,圣人,这是明并日月,化行若行,光明磊这是明并日月,化行若行,光明磊落人格类型(四) 德国心理学家德国心理学家E.SprangerE.Spranger根据人类文化生活根据人类文化生活分分为六个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为六个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和社会型权力型和社会型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T.L.HollandT.L.Holland根据性格特征与职业根据性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分选择的关系分为六个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为六个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弗罗姆根据对社会的价值和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弗罗姆根据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贡献分为六个类型:接纳型、剥削型、储藏型、市分为六个类型:接纳型、剥削型、储藏型、市场型、厌世求死型和生产型场型、厌世求死型和生产型 人格类型(五)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D.LesmanD.Lesman根据社会经济变迁分为根据社会经济变迁分为传统型、内省型和他向型传统型、内省型和他向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C.G.Jung)根据他的里比)根据他的里比多学说分为多学说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其中,每型又分为感外倾型和内倾型其中,每型又分为感觉型、思维型、情感型和直觉型觉型、思维型、情感型和直觉型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K.leman K.leman 对各种排行的人的性格对各种排行的人的性格特征分析特征分析后提出了如何利用自己的排行来认识和掌后提出了如何利用自己的排行来认识和掌握自己命运的方法。
分为:完美主义的老大、超级握自己命运的方法分为:完美主义的老大、超级老大(独生子女)、生不逢时的居中者和后来居上老大(独生子女)、生不逢时的居中者和后来居上的老小四种类型的老小四种类型人格的类型(六) 德国心理学家E.Sprange 根据对人类文化生活划分的六种形式,相应地把人分为六种类型:1)经济型 这类人对所有的事物都从经济观点出发,判断它的可利用程度各种事物如无经济价值便无使用的必要他们是利己的,其生活目的是为获得财产实业家属于这种类型2)理论型 这类人有浓厚的认识客观事物的热情,客观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力求把握事物的本质,追求各种观点和理想,但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时显得无力哲学家、理论家属这种类型3)审美型 这种人对实际生活表现得不够关心,总是被动地获得生活印象,而对所有的印象又赋予自己的主观色彩,这种强烈的、内部的主观性质又常表现于外他们把感觉事实的美当作人生的本来价值4)宗教型 他们把信仰的核心作为存在的最高价值进行探讨,总是感到圣主的拯救和恩惠 这种类型的人中有两种看法,一是“内在的神秘家”,另一种是“超越的神秘家”。
前者肯定宗教有绝对的生命力,在人生的积极价值之中可以找到神性的显露后者把所有的生活价值看成是与最高价值无关的东西 两种极端者是少数,通常是两种的结合型5)权力型 这种人倾向于权力意识和权利享受,有强烈的支配和命令别人的欲望所有的生活价值领域都服务于他的权力欲望,知识成为他的支配手段,艺术服务于他的权力冲动,凡是他的所作所为,总由自己决定6)社会型 这种人对待社会的态度是以关心他人为己任,勇于献身社会他们的最大发现是社会的精神爱爱的对象涉及到个人和社会全体,帮助别人是他们生活中的最高价值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在献身社会的同时体验着自我价值正确识别人格类型的意义 准确了解周围人的人格类型,能大致预测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将会采取的行动; 清楚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有助于按照自己的性格特征去选择最合适的职业,有助于更有效地工作和生活,有助于针对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自觉加以纠正,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格类型(七) 美国心理学家T.L.Holland根据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把性格分为六种类型。
1)现实型 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 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需要一定技能技巧、能按一定程序进行操作的工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2)研究型 这种人有强烈的好奇心,重分析,好内省,比较慎重 他们喜欢从事有观察、有科学分析的创造性活动和需要钻研精神的职业,如科学研究等3)艺术型 这种人想象力丰富,有理想、易冲动、好独创 他们喜欢从事非系统的、自由的、要求有一定艺术素养的职业,即音乐、美术、影视、文学等与美感直接或间接有关的职业4)社会型 这种人乐于助人,善社交,易合作,重视友谊,责任感强 他们希望从事那些直接为他人服务、为他人谋福利或与他人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的职业如教育、医疗工作5)企业型 这种人喜欢支配别人,有冒险精神,自信而精力旺盛,好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们愿意从事那些为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活动的职业如经营管理,产供销等方面的职业6)常规型 这种人易顺从,能自我抑制,想象力较差,喜欢稳定、有秩序的环境 他们愿意从事那些需要按照既定要求工作的、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刻板的职业如办公室事务员、仓库管理员、非技术操作工等三、心理交往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的丰富” ”(佚名)(佚名) 人不能没有别人,人不能不与别人交往人不能没有别人,人不能不与别人交往 心理交往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心理交往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正常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完好的社会功能的前提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完好的社会功能的前提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包括两方面含义:人际交往包括两方面含义: 1 1)动态的人际交往:)动态的人际交往: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制品的交换。
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和物制品的交换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是一个人超越自身,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重要形式,是一个人超越自身,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这种联系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 2 2)静态的人际交往:)静态的人际交往:是指通过人际交往已经是指通过人际交往已经形成的关系,即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直接交形成的关系,即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情感纽带二)交往的心理障碍1.自我中心2.多疑3.害羞4.孤僻5.自卑6.嫉妒7.交往恐怖症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心理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互惠的,在心理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互惠的,所谓所谓“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 自我中心者的特征:自我中心者的特征:1)1)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关系疏远;2)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在人群中讨没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在人群中讨没趣;趣;3)3)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自我中心的危害:自我中心的危害:1 1)导致自我封闭;)导致自我封闭;2 2)导致)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自卑心理的形成 改变自我中心的措施:改变自我中心的措施:1 1)接受批评;)接受批评;2 2)平等)平等相处多疑 多疑是一种完全主观推侧而产生的不信任心理多疑是一种完全主观推侧而产生的不信任心理 产生多疑的原因:产生多疑的原因:1 1))思维偏差;思维偏差;2 2)缺乏自信:)缺乏自信:3 3)对交往中挫折的一种防卫对交往中挫折的一种防卫 多疑的危害:多疑的危害:1 1))局限了自然交往面;局限了自然交往面;2 2))形成形成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入,使心理状态更孤僻、畸形;入,使心理状态更孤僻、畸形;3 3))似无形的绳索,似无形的绳索,束缚了手脚,远离了朋友和人群,变得孤僻无助和束缚了手脚,远离了朋友和人群,变得孤僻无助和自卑,结局可悲可怜。
自卑,结局可悲可怜4)4)不但不能发展良好的人际不但不能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挫伤别人的感情关系,还会挫伤别人的感情 应对措施:应对措施:1 1))用理智克制冲动的产生;用理智克制冲动的产生;2 2))学学会使用会使用 “ “自我安慰法自我安慰法” ”;;3 3))培养自信心;培养自信心;4 4))正确认正确认识别人 害羞 害羞是指一个人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害羞是指一个人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正常的心理交往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正常的心理交往 害羞的原因:害羞的原因:1 1))主要是先天原因;主要是先天原因;2 2))教育不教育不当;当;3 3))缺乏自信;缺乏自信;4 4))挫折的经历挫折的经历 害羞的危害:害羞的危害:1 1))阻碍与别人建立正常的交往、阻碍与别人建立正常的交往、密切的友谊;密切的友谊;2 2))导致沮丧、焦虑的情绪和孤独感;导致沮丧、焦虑的情绪和孤独感;3 3))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
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 克服害羞的方法:克服害羞的方法:1 1))丢下包袱;丢下包袱;2 2))树立信心;树立信心;3 3))学会交往;学会交往;4 4))增强体质增强体质 孤僻 孤僻是一种影响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常见有三个类型:1)怪癖性;2)清高型;3)性格型 孤僻的原因:有怪癖、性格和认知三个方面 孤僻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心理交往改正孤僻心理靠三个不可分割的措施:1)正确认识自己是前提:2)优化性格是关键;3)综合治疗是辅助方法自卑 严重的、过度的自卑是一种心理障碍严重的、过度的自卑是一种心理障碍是由于是由于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而产生的轻视自己、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 自卑形成的原因:自卑形成的原因:1 1))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期望;期望;2 2))性格内向;性格内向;3 3))挫折的经历和不恰当的归挫折的经历和不恰当的归因。
因 自卑的危害:自卑的危害:严重阻碍交往活动,变得孤立、严重阻碍交往活动,变得孤立、离群,抑制人的自信心、荣誉感的发展,能力的发离群,抑制人的自信心、荣誉感的发展,能力的发挥,潜能的挖掘挥,潜能的挖掘 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1 1))提高自我期望;提高自我期望;2 2))积极参加交往活动,增加成功的交往积极参加交往活动,增加成功的交往 嫉妒 嫉妒是一种极为有害的心理状态是某些人嫉妒是一种极为有害的心理状态是某些人在在成功不了和超过别人不得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成功不了和超过别人不得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 嫉妒的危害:嫉妒的危害:嫉妒有强烈的排他性,并伴有情嫉妒有强烈的排他性,并伴有情绪色彩和相应的嫉妒行为因此,它滋生人间的纷绪色彩和相应的嫉妒行为因此,它滋生人间的纷扰,带来事态的不安,诽谤和诬蔑、报复和发泄成扰,带来事态的不安,诽谤和诬蔑、报复和发泄成了嫉妒者的主要行为,而本人也被嫉妒折磨得了嫉妒者的主要行为,而本人也被嫉妒折磨得“ “遍体遍体鳞伤鳞伤” ”。
只有心胸狭隘和缺乏修养者才经常有嫉妒的只有心胸狭隘和缺乏修养者才经常有嫉妒的心理及行为心理及行为 克服嫉妒的方法:克服嫉妒的方法:1 1))纠正认知的偏差;纠正认知的偏差;2 2))积积极的升华;极的升华;3 3))积极进行注意的转移;积极进行注意的转移;3 3))采取心理采取心理防卫方式(文饰的方法);防卫方式(文饰的方法);4 4))受嫉妒者也要能够受嫉妒者也要能够平静心态,继续保持原有的交往,不亢不卑平静心态,继续保持原有的交往,不亢不卑 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交往心理障碍。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交往心理障碍是是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难堪的情况,因而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丑或处于难堪的情况,因而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恐怖障碍 社交恐怖主要发生在抑郁型气质和有交往挫折社交恐怖主要发生在抑郁型气质和有交往挫折经历的人身上经历的人身上 克服社交恐怖不仅能改善个人的交往状态,还克服社交恐怖不仅能改善个人的交往状态,还具有增进个人心理健康的意义方法:具有增进个人心理健康的意义方法:1 1))认知疗认知疗法(暴露疗法;认知重建;社交技能训练);法(暴露疗法;认知重建;社交技能训练);2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三)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有两类: 1)综合性方法,可同时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方法主要有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 2)分别训练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方法主要有意识训练法、移情练习和社交能力训练等四、理想的个性(马斯洛) 心理健康水平真正优秀、个性真正健康的主要心理健康水平真正优秀、个性真正健康的主要个性特征有个性特征有1313方面:方面:1 1))良好的现实知觉;良好的现实知觉;2 2))接纳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自然、他人与自己;3 3))自发、坦率、真实;自发、坦率、真实;4 4))以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5 5))有独处和自立需要;有独处和自立需要;6 6))功能发挥自主;功能发挥自主;7 7))愉快体验常新;愉快体验常新;8 8))有神秘有神秘或顶峰的体验;或顶峰的体验;9 9))有社会兴趣;有社会兴趣;1010))人际关系深人际关系深刻;刻;1111))有民主的性格结构;有民主的性格结构;1212))有创造性;有创造性;1313))抗拒(盲目)遵从。
抗拒(盲目)遵从五、稳定而成熟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彩虹色彩斑斓,人生的彩虹更绚丽多姿,所有人都在追求彩虹般的人生 但现实的世界,不仅会有彩虹呈祥,更会有严寒、酷暑、雷鸣与风暴肆虐人生同样会有成功与失败、曲折与罹难的经历 因此,人就会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感体验 心理和生理学家,乃至智者圣贤均告诫过,无论大悲或大喜,紧张与焦虑都是健康的大忌,平和与舒展的心境,适当的宣泄与松弛是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的现实世界里,学会应对种种不良事件撞击的技巧,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是现代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调节情绪的法则 1)情绪不能直接被意愿所控制,光靠积极思维法,在无快乐处找快乐,于绝望处寻希望是不现实的,徒劳的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行动、通过各种途径去间接影响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的法则 2)必须顺乎自然地去认识情绪,接受情绪处理情绪的最佳策略是先接受它,并看看能从中学到甚么如讲课前紧张,就需多备课;上司面前局促不安,可当面说说。
调节情绪的法则 3 3))无论情绪本身如何令人不愉快,每一种情无论情绪本身如何令人不愉快,每一种情绪都有不同的用途所有情绪都有好的一面,应加绪都有不同的用途所有情绪都有好的一面,应加以珍惜,不必白费精力去摆脱它,应从中学会某些以珍惜,不必白费精力去摆脱它,应从中学会某些东西例如:东西例如: 痛苦:痛苦:能让我们回到此时此地的现实中能让我们回到此时此地的现实中 内疚:内疚:能使我们重新检查自己的行动目的能使我们重新检查自己的行动目的 悲哀:悲哀:会使我们重新评价目前问题的所在,并会使我们重新评价目前问题的所在,并改变某些行为改变某些行为 焦虑:焦虑:能引起注意,多做准备。
能引起注意,多做准备 恐惧:恐惧:能动员全身心,使之行动起来,应付险能动员全身心,使之行动起来,应付险情 调节情绪的法则 4)无论是何种情绪(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只要不被重新刺激,它会随时间而消逝,时间会逐渐磨损其最初的威力。
调节情绪的法则 5)情绪可以间接地被行为影响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自己所期望的情绪; 也可以通过行为,去减少不良情绪产生的消极影响调节情绪的法则 充分理解情绪如何影响自身,行为又如何影响情绪的原理,掌握调节情绪的法则,我们就能养成稳定而成熟的情感,踏上把握自我生活之路,展现良好的社会功能结语 在维护心身健康的进程中同行! 在追求彩虹般的人生道路上共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中奋进! 谢 谢。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