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概论第耳章.doc
7页电视概论总复习电视概论第二章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本章重点:1.电视制作系统简介及原理.2.电视节目制作所用设备的原理及相关概念.3.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及方法.电视系统的组成:制作(前期构思准备、后期拍摄)编辑、播出、接受等部分共同组成.制作系统概况:设备、环境系统:电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部分:电视制作系统:就是将各个基本的电视节目制作单位集中、统一在一起的一个集合体.电视系统是由人和设备共同组成.电视制作原理:是电视摄象机把它捕捉到的一切(光学图象)转换成电信号,电视接收机再将这些电信号转换成屏幕图象――电视画面.(图象系统)录音话筒把它所听见的各种实际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电视接收机上的扬声器再将这些电信号转换成声音.(声音系统).电视视频系统的组成:(1).一个或者多个摄象机 (2).一个或者多个摄象机控制单元 (3).预演监视器(简称预监) (4).切换台 (5)输出监视器(或节目监视器) (6).录象机 (7).传输(扩展之后的音频系统主要有:1.一个或多个话筒.2一个音频控制台.3.一个音频监视器.4.输出线把声音信号输送到录象机,或者直接输送到传输线.补充:电视系统构成:制作、编辑、播出三部分构成.电视制作又叫电视摄像.拍摄(电视节目制作)由两部分构成:视频制作和音频制作.关于电视制作基本原理相关的定义概念:1. 视频信号:把图象系统转换的图象电信号称为视频信号(Video).传输信号的电缆称为视频电缆(线).2. 音频信号:把声音信号称为音频信号或称为声频信号(Audio).传输音频信号的电缆称为音频电缆(线).3. 射频信号:当声频信号与视频信号调制在一起形成一个电信号时称为射频信号(RF).传输射频信号的电缆称为射频电缆(线).每一个频道所占频宽为8兆. 开路电视共有68个频道.我国电视制作系统的发展:1. 1957年8月,北京关拨器材厂在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开播之前接受了试制电视发射机和播控制设备的任务.2. 1958年初,试制成功了1000瓦图象发射机一部,500瓦伴音发射机一部.3. 1971年,全国的微波干线初步建成.电视制式: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种类:现在世界上共三种制式,68个国家采用PAL制;39个国家采用SECAM制;33个国家采用NTSC制.具体介绍三种制式:1. PAL制(Phase Alternation Line):是逐行倒相制式.将两个已经调制的两个色差信号(U、V)相位相差180度逐行交替传送,在接收端再把相位、时间的延迟补回来.PAL制式中根据不同的参数细节又可以进一步的分为G、I、D等制式.其中PAL—D制是我国大陆采用的.1962年研制成功了PAL制式.PAL制主要用于西欧、西德、非洲、中东、澳洲、英国、新加坡和中国.2. SECAM制(sequential couleur a memoiye):是顺序同时制式.它的亮度信号每行都传送.利用延迟线把上一行的色差信号作为位传送行的色差信号,它把2个色差信号分别对2个副载波调频,克服了相位的敏感性.(受外界干扰较弱).1966年7月法、苏联合研制. SECAM制主要用于法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3. NTSC制(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是美国国家电视委员会制式(正交平衡调幅),又称N制.是将两个色差信号用平衡调制的发放,分别调制在频率相同但是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正交的载波上,然后将这两个平衡调幅信号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两个色差信号的正交平衡调幅波,然后传送.正交平衡调幅波:是用色差信号调制副载波,属于调副波的一种,可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频谱错开后传输,但色差信号有两个(I、Q)则需要两个不同的副载波来传送.Y=0.30R+0.59G+0.11B I=R-Y Q=B-Y (I是色差信号,R是红信号,B是蓝信号Q是色差信号.)这种制式受外界干扰大.它主要用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韩国和菲律宾等国.三种制式的比较:N制式,具有接收机简单,图象质量好信号处理方便的优势.P制式,重现色彩好,但接收机比较复杂.C制式录放性能好,对演播室要求不高.随着技术、艺术水平的提高,电视机制设备也不断的发展.傻、大、憨、粗逐渐向,小巧、灵活、自动化发向发展.电视制作:电视制作方式:指用录象手段,直播手段中的几种制作方式,共同制点是通过摄象机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手段:(1)电影影片制作. (2)录象制作. (3)实况直播.电视节目制作方式:ENG、EFP、ESP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指的是由便携式摄象机和便携式录象机组成的现场采录系统.在我过出现于70年代,在80年代普及.ENG特点:迅速、灵活、可移动性、效果即时可看,而且能同期录象和录音,声画合一,便于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电子外景制作:指的是同时用两台以上的摄象机和一个切换台及其他响应设备(通称为EFP或EFP系统)外出在现场制作节目的方式.EFP的特点:连续性、同时性、拓宽了观众的视野、机动性强.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它是在电视台的演播室内录制节目,所制作节目的技术质量最高.演播室:演播室:一般是由电视观众看得见的、有演员的演播室和电视观众看不到的导演控制室两部分组成.演播室是电视台摄制或者录制节目的房间.电视演播室的组成:由演播室、控制室构成.控制室又由节目控制、切换台、音频控制等构成.演播室≠电视中心.电视中心是一个单位,演播室是一个房间.演播室制作方式特点:1. 同时具备ENG、EFP制作方式的长处. 2.可以排除ENG、EFP两种方式的局限.2. 演播室有摄象机、话筒、照明设备、布景等.对演播室的要求:1. 地面必须水平平滑,便于摄象机在地板上移动平稳、均衡.2. 天花板的高度是电视演播室最重要的设计因素之一如果天花板过低影响灯光设备照明.3. 对墙壁和门进行处理隔音及降噪.控制室:控制室是靠近演播室但与演播室分开的另一个房间,演播室内的一切(设备和演员)都通过这个控制室得以协调和调度.整个控制室的几个相对控制区:节目控制、切换台、音频控制等.节目控制室的配备有:视频监视器(预监、预选监、输出监)、监听扬声器和内部通话系统.导演控制台:一般是指电视中心台供艺术导演借助图象监视器、切换开关、字幕机、特技机来控制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播出的控制设备.电视中心:电视中心:是承担着电视节目编辑、录制和播出的部门.一般建于城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电视中心的组成:节目录制、节目播出和新闻中心三部分.电视中心对环境要求:为了保证电视节目不简短的播出,电视中心需要2路以上的电源供电,电视中心还应采用空调系统,以保证演播室和各种技术用房能有一定的温度和相对的湿度,使各种技术设备和人员可以正常工作.我国的电视中心发展:1978年底我国的新闻采访和节目制作逐步向电子录像方式过度.1980年7月,我国实现了节目播出录象化。
1983年3月被列入国家“六五”计划重点工程、并由国家投资的彩色电视中心破土动工.1987年底竣工.中央电视台于1988年3月迁入新建的彩色电视中心,共22个演播室.最大的演播室面积是1000平方米,居我国第一.有关CCD摄象机、分量录象机、计算机字幕图形设备处理系统的相关定义及分类:1. CCD摄象机:是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自行完成扫描和光电转换工作的摄象机.它的水平分解力、灵敏度、重合精度、几何失真都超过了氧化铅摄象机. 三片CCD彩色摄象机所用的器件可分为行间转移式(IT)以及新型的、转移式(FT). (帧间转移式,帧行间转移式).CCD摄象机特点:优点:1.重量轻、体积小,省电. 2.没有惰性.即:照度低时,活动图象没有拖尾,高亮度图象没“开花”和“拖彗尾”现象. 3.不怕强光马克对着太阳拍摄. 4.没有几何失真. 5.不怕震动和碰撞(专业) 6.不受外界磁场干扰. 7.拥护不用调重合. 8.机内无高压.缺点:1.垂直拖影,图象高亮度时,在它的上边会产生一个垂直影子. 2.拍摄很细的垂直线条时会产生莫尔干涉条纹.2. 分量录像机:就是把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分别调频以后记录在录像磁带上的录像机. 它有:色度频分复用方式(FDM)和色度时间压缩分割多路复用方式(CTDM)两种方式.3. 计算机字母图形设备处理系统:就是具有自动书写电视字幕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卫星广播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作用:1984年7月,我国引进电视节目播出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电视播出的自动化.1985年8月,中央电视台租用通信卫星传送第一套节目,从而改变了中央电视台单纯依靠微波线路传送节目的局面,形成了由天上卫星、地面微波、地下电缆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网络.1988年4月,中央电视台开始利用中国自己发射的通信卫星传送第二套节目.卫星广播系统:就是利用卫星上的大功率转发器,向特定地区播送广播电视信号,广大用户能通过卫星接收设备直接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系统称为卫星广播系统.系统组成:上行站、转发器和接收站组成.上行站有固定站和移动站两种,移动站主要用于新闻采集和现场直播业务. 下行信号接收同时具有监视播出作用.卫星广播系统所用技术手段:卫星广播上行站担负着把从节目制作中心传来的信号发送给卫星(上行信号),并接收从卫星转发信号(下行信号),以监视播出质量的任务,主要由基带处理、调频器、变频器、功率放大器和反馈系统组成.卫星广播系统原理:卫星转发器接收上行站传来的弱信号,经放大、变频(上行和下行采用不同的频率传输)处理后,再进行功率放大.卫星广播接收站:一般都是单收站,即只能接收下行信号,主要由接收天线系统、室外单元(高频头)、卫星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卫星广播的优点:服务面积大,传送环节少,受地形影响小,稳定可靠.卫星接收站的方式:个体接收和集体接收.卫星广播信号的特点:卫星光欧版信号是调频微波信号,采用基带调频技术.基带信号在调制前经过预加重和能量扩散处理.伴音信号经伴音到载波调频与图像信号组合成基带信号.我国目前采用通信卫星完成全国卫星广播分配业务. 采用C波段,频率范围是3.7~4.2GHz.预加重技术:改善高频段信号噪化.预加重:在发送端将图像信号选送入预加重网络.由于预加重网络具有高端增益高、低端增益低的特性,使得图像信号的高频成分得到增强.制作部分:电视节目分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电视记录片制作、电视剧制作三大类.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对出镜记者要求)是由记者本人确定了新闻报道的选题之后,经过有关人员的把关即可进行采访(采访一般由出境记者或主持人完成)、拍摄.电视新闻的采访和拍摄是电视新闻制作的最关键的环节.电视新闻采访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新闻事实,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发掘事实真相.电视记者是将事实材料转化为画面和文字解说,以流动的画面和声音进行传播,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器官.采访的前期工作准备:包括理论准备和政策准备、知识、心理准备和事物性准备.理论准备:有助于记者从宏观上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报道水平.政策准备:有助于记者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电视新闻采访的前期工作由主持人、记者、出镜工作人员完成.采访中的准备工作:要深入新闻现场,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思考.语言访问是,是否能够熟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