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6487675
  • 上传时间:2024-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1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理论的才能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受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二、感受旋转的方向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展分类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三、动手做一做1、完成43页第三题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全课总结教学反思: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翻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2《锐角和钝角》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进一步稳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拟角的大小力求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拟2、新课的导入在比拟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提醒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3、理论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理论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4、整个过程表达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表达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教学重点: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2、在认识理解的根底上,可以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稳固理解锐角和钝角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教学过程: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根据图例答复这是一个(角)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出示直角。

      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2、比拟两个角的大小两组:一组是挪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挪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3、比拟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提醒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拟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展板书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老师巡视老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展提问活泼课堂气氛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三、稳固理论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络,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2、自由活动:找一找!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拟的方法)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4、写有“最”的方形宝盒出示两局部的内容课件板演)A、用角描绘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B、用同样的方法描绘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5、小组合作完成三局部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四、总结,深化阶段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3《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与理论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假设干、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春天到了,光明小学的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分发一些食品而且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今天老师要分给你们请小组长来领礼物(12块糖)同学们动脑筋想方法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而且要求每个同学都满意)(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老师板书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适宜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什么是平均分?(3)你们用什么方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程度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练习三第2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理论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教学反思:学生初步感知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会动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展了平均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4设计说明: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根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才能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根底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详细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究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开展学生的数感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学生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2)学生尝试读数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2、提醒课题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探究新知,引导发现(一)教学例51、复习数数的方法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集体汇报已经学过的数数的方法2、引导学生数正方体木块1)引导学生先观察例5中的正方体木块,然后数一数2)学生集体交流数数的方法先十个十个地数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正好是一个大正方体木块,然后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3)师生归纳: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板书)3、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并考虑:当拨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该怎样拨珠呢?(3)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时引导学生边拨边数,使学生明确:9个一千再加1个一千是一万,我们拨到九千后,再拨一千,应该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进14)小结: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万”,万是更大的计数单位4、整理数位顺序表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2)借助计数器想一想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3)组织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老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制作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制作数位顺序表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数位顺序表要从右往左,从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5)指导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读出这两个数6)小组讨论数位顺序表对写数、读数有哪些帮助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5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的认识”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在以前学习的根底上或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的甚至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