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蘇新沂花廳遺址1987年發掘紀要.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7129992
  • 上传时间:2018-06-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4.2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新沂花厅遗址19 87年发掘纪要南京博物院花厅考古队花厅遗址在江苏省新沂县西南1 8公里的马陵山 上,海拔6 9米1952年发现后于这一年12月 和19 53年n月进行 两次发掘业作了报导¹19 87年4月,花厅村农民在村北取土挖出很多玉器,南京博物院作了调 查,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后,组织 花厅考古队,于1 0月1 6日至1 2月1 0日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在此之前,新沂县文化局在9月间派出由晃岳树负责的工作组到村上作了调 查征集工作,征集到璧、环、坠、珠、管等 玉器 上百件,亚在发掘结束时又征集到大型琼体锥形器一件花厅考古队由南京博 物院考古部、技术部的 汪遵国、钱锋、李文明、缪祥山、昊荣清、郝明华、陆建方、王根富、李明昌、郭礼典1 0人组成,新沂县文化局也派出文物干部胡宝玺参加工作整个发掘 工作得到新沂县文化局的全力支持这次发掘面积达1600平方米,发现了2 6座大仪口文化墓葬,据初步统计出土陶器350件、石器25件、玉器250件、骨器5件-总计63 0件,取得了 重大收获,为研究黄淮地区新石器 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这次在19 53年发掘的南区开探沟(南北长1 0米,东西宽2米)1 2条,连扩方 发掘627平方米,发现4座墓葬5 9件随葬品。

      出圆锥足罐式 鼎、大镂孔座豆、多节高把抓形杯、空 足豁、球腹罐、大口钵、浅盆等陶器,与19 53年所出墓葬器物特征相同,属大汉口文化花 厅 期,距今约530发掘的重点是农民挖出玉器 的北区在这一区域内开探方15个(内1 0xl o平方米探方6个,10xs平方米探方9个)、探沟11条,连同扩方发掘1328平方米(参 见图版三,1),发现2 2座墓葬除一座位于东部外,余皆位于西部高地上北区的地层堆积厚07至1.1米表土 层(接上页)¹《江苏连云港市二涧村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i ,‘2年第3期º《江苏新海连市大村 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考古》196 2年第7期À¼¾《浙江嘉兴马家洪新石器 时代遗 址 的发掘》,《辛古》19‘1年第,期½ 《淮安青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5 s年 第9期;《江苏省十年 来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辛古》19‘O年第7期¿《山东究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7 9年第1期À《江苏邹县刘林新石器 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i ,6 2年第1期,《江苏那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S年第会期。

      ¾《江苏那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 学报》19‘4年第2期《长江 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若干间题探 析》,’ 《文物》1,夕8年第4期@《仔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老古》1,78年第4期À《江苏昊县覃杜山遗址》,《文物参考资料》第3期为灰黄色松软粘土,厚约0.3至0.6米在表土层下为黄褐色硬质粘土,厚约0.4米至0.7米生土为红褚色风化带粘性的基岩土墓葬皆出土于黄褐色粘土层,有的大墓打入 基岩中这2 2座墓除个别填土难以分辨未找出墓坑者外,都有长方形墓坑,大小不同,深浅不、一般宽1一2米,长2一3米,深不到0大墓 则规模可观,如M2 0的 土坑长达5米,宽约3米,深约1.5米墓 葬的方向一般在52一1 20只有M4和 M6分别为173 0和1 8 8方向大体朝 南,算 是例外)之间,大体朝东,多数略为偏南这些墓以随葬猪狗、陶器、玉器为特点随葬的猪下领骨,少的2、3个,多的1 0多个有4座随葬整条的狗在M4、M16、M18(图版三,3)、MZo(图版三,2)这4座大墓中都有上百 件随葬品,其中玉器达二、三十件之多例如M4墓主人头部有环、磺组成的头饰,两耳挂绿松石和白玉的 耳坠,颈部饰两串玉珠,胸部有半圆形、背部作波浪形、两边穿对钻 圆孔的大玉佩,双手套三件大玉环’佩挂的玉制装饰品琳琅满目(图版四,4),M1 8出土了珠体锥形器、琼和带珠形管 的串饰(图版四,6、7)。

      出土时缓式璧套在墓主的左腕上,大玉环套在右腕上,M2 0 出上了玻式 璧、大玉环和石镇(图版四,5)还有众多的圆形凹弧边菱形 一类镶嵌玉饰这些是黄淮地区过去发掘中少见的遗物墓葬 中陶 器极为 酥碎,加上堆叠放置,难于分辨 器形,有待化大力修复现场观 察到的 器物有:扁三角凿形足折腹鼎、实足贺、无腹大袋足攀(俗称地瓜誉)、浅盘高把豆、短颈鼓腹的大背壶、长咀孟、直腹平底的薄壁小杯、大口钵、尊形器、器形硕大、外壁饰兰 纹的大口尊其 时代已从大汉口文化中期进到晚期,参照碳十四测定数据,其年代距今50 00年左右»随葬品中的石器有穿孔斧、有段镑、锥(图版四,5)、双 孔诚、三孔刀、箭头等,磨制抛光,极为精致这些墓葬中出土的 玉器,有璧、环、佩、镯、琼、锥形器、珠、管、坠以及由珠、管、坠组成的串饰等类,质 料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 的软玉只有一种 扁平长方形有一对钻小孔的耳,坠质料属于绿松石征集到的1件玉璧,直径2 1 匣米,孔径42厘米,厚1.7匣米,玉质晶莹,琢磨光滑,呈紫霞色彩,斑烂璀灿(图版四,1)M2 0的缓式璧,直径1 3 厘米5厘米,淡绿色青斑,出土时套在墓主的左手上扁 平的环和短筒形的镯都是腕饰,锥形器出土时放置在人架骨的头上方 或腹部,皆为尖 端朝 上,短樟状的挺部朝下,中体横截 面作圆形、扁 圆形或方形、长方形,其制作特别精致者,中体琢成两节至八节的琼形(图版四,2、3)。

      还发现两串各带一对琼形管的串饰(图版四,7)制作精致的大型玉器上饰有单一的纹饰一一由圆圈和长短凸横棱组成的 面纹装饰MS的两节琼体锥形器 上饰简化人面纹M1 8的珠体锥形器连同套在挺部的 圆管,长达4 0.3厘米,琼体分为八节,饰有3 2 组简化人面纹(图版四, .8)征集到的1件琼体锥形器,长3 2厘米,挺部有对钻 的小孔,琼体分六节,饰有2 4组简化人面纹M1 8出土的短筒形玉琼,分为两节,以四角为中线,饰四组简化的神人兽面纹两串带琼形管的串饰,其琼形管,一对为三节饰六组简化的兽面纹,另一对为四节,每两节从两面饰简化的神人兽面纹在浙江余杭反山M1 2出土的大琼和大镶上已发现形象的带羽状冠 帽的神人骑在神 兽上 的正视图象,可简称神人兽面纹或可称为“神徽”,由此使简化的人面、兽面和表示冠帽的平行长横档得到了正确的认识¼实际 上单独的简化的人面、兽面都有表示冠帽的平行长横档,亦即是代表了这一神徽花厅这批墓 葬所出的玉器,在玉质、器形、纹饰上与太湖地区良诸文化玉器相 同,特别是有着同一的“神徽”如果同山东出 土的兽面纹主锈和十九节人面纹玉琼联系起来考察½,在距今四、五千年期间,属于海岱历史文化区的黄淮地 区和属于百越历史文化区 的太湖地区,不仅在文化上交光 互影、交流融合,而且已出现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因素。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历史现象墓葬中的人骨架虽比较疏烂,但仍有一定程度的保存由上海 自然博物馆派出人类学专家副研究员黄象洪进行现场鉴定,取得了部分重要的体质人类学材料¾几座大墓的人骨排列情况 特别 引人注目M1 8的主体为一青壮年骨架(性别尚待进一步鉴定),其 左有一婴幼儿,右边有一成年女性侧身葬骨架,由于主体骨架性别尚未论定,增加了探讨的 困难M2 0 墓主为一成年男性,脚后横置二少年骨架,M1 6墓主骨架不存,但左下方埋一具十七岁以下 男性少年仰身骨架,脚后横置一具女性少年俯身骨架这两个大墓的人骨虽各有不足,但综 合起来 看,说明了大墓以男女少年作人殉的事实M拓在墓主头部坑外有幼童骨架2、3具,两侧坑外可能还有1至3具(确切情况尚待整理)幼童骨架,这些幼童骨架是用于墓丰的殉葬还是祭祀,尚待进一步探讨总之,这些现象对探讨中国古代特别是黄淮地区奴隶 制的发韧,是有意义 的在北区西部布探方时,根据农民现场取土和墓葬方向,按北偏东35自南向北升TI至 Tg共9个方发掘揭露的情况是:自T3北半方至T7南半方在4 0米长的范围内为空白地带T7北半方以北,在2 50平方米的范围内依次分布M4、M2 0、M18、M16这4座大墓和其他小墓共1 0座。

      T3南半方以南发现1 1座墓从调 查中获悉农民挖出一件玉璧、两件大型琼体锥形器和大量玉串饰的墓即在T3南半方之东这种空白地段可以用墓葬分区来 解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海拔6 9米的高地协其东为一深约1 0米的山沟,与北沟圈子高地相望,而马陵山丘陵地的最高峰海拔8 9 米的五花顶与海拔8 1.7米的黄花菜顶就在其东南和西南,这一高地给当时花厅人赋予神圣的原始宗教色彩对照浙江余杭瑶山祭坛墓地的情况来看,这里可能是一处范围更大的祭坛墓地¿不同墓的是:瑶山祭墓坛地是朝南,‘而花厅祭坛 墓地是朝东这一次发掘的规模虽然较大,然而已揭露的仍只是整个祭坏墓地的一小部分这次发掘的大墓之间的关系,大墓与小墓的关系,所有墓葬的总体关系以及整个遗 址的性质,有待于细致认真的整理以至进一步的全面发掘,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目前的发掘已提出奴隶制发韧、古文化交流融合等重要历史现象大规模的全面的发掘,为探讨海岱历史文化区在中国古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中国文明史的起源将提讲重要的实物资料¹南京博物院新沂工作组:《新沂花厅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概况》,《文物》19“年4期º À 吴山补“ ’各论青莲岗姚”,“文恤”吧户年6期南京博物院,探 析》,《文物》1,7 9年3期。

      山东省 博物馆:《谈谈大汉口文化》,《文物文化发展序列及相关问题》,《文物》1982年1 0期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反山考古 队:欢浙江余 杭反山良诸墓地发掘简报《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若干间题的) } 197 9年3期伍人:《山东地仪史前》,《文物》198吕年注期¾刘 敦愿:《记两城镇发现的两件石器札《食古》1972年4期《中国文物报》盯期19 87年1 0月8日志石廉文À 黄象洪:《花厅 遗址19 8烽发掘所出墓葬人骨现场 鉴定报告》 (待 刊)O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 山良诸文化祭、坛遗址发 掘简报》,《文物》1988年i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