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用地的定义及教育产业分类精编版.doc
5页教育用地的定义及教育产业分类(一 )土地分类中的教育用地定义及解释我国城市规划部门在 “七五 ”期间即对城市用地分类标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编制了《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规范, 并于 1990 年 7 月 2 日发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建设部 (90)建标字第 322号 )其中 C6 公共设施用地大类下列示有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高等学校用地、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以及科研设计用地等,同时对服务于居民小区的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用地,划归R居住用地大类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 年 8 月 10 日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07) ,其中在0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下列示083 科教用地,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科研、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的用地由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以及北京市、浙江省、辽宁、 四川省等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并修订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于 2010 年 12 月 24日以 “住建部第 880 号公告 ”的形式发布,并于 2012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
其中教育科研用地归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大类下,具体包括高等院校用地、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中小学用地、 特殊教育用地以及科研用地;另外在居住用地大类下,各级居住用地均不包括中小学用地二 )目前各类教育产业业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产业科分为胎教、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及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 特殊教育等不同类型,各种教育类型均有相应的部门、 省市法规等规定其用地规模及建筑类型要求根据教育手段的不同,还可分为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全日制教育等不同类别,个别类别均可依托有条件的不动产进行教育事业的运营 2014 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 “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 ”,这是自 1999 年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 15 年来,政府层面对如何发展远程教育的一次重大政策调整2.3 用地需求、供地政策及税收优惠(一 )教育部门用地政策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的通知》 (教发 [2004]2 号,2004 年 2 月 6 日 )中相关规定,综合类、工、农、林、医学院校及体育、艺术类院校等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在54 平方米至88 平米。
同年8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厅 [2004] 6号 ),其中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如田径场地基本要求为400 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占地面积为 172.60 米 ×91.52 米 =15796 平方米,篮球场地基本要求为场地净面积为28 米×15 米=420 平方米,场地占地面积为32 米 ×19 米 =608 平方米而后教育部于 2006 年 9 月 28 日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 [2006]18 号 ),其中首先划分了学院与大学的区别:称为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 人以上;称为1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 8000 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 5%然后该通知对于基础建设有如下标准: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 60 平方米以上;学院建校初期的校园占地面积应达到 500 亩以上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 平方米以上;称为学院的学校,建校初期其总建筑面积应不低于 15 万平方米;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 20 万平方米,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 15 万平方米,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 30 万平方米。
二 )土地部门供地政策2012 年 6 月 18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教发〔 2012〕10 号 ),此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关规定,对本辖区的教育用地的供地政策提出各种优惠条件 如义乌市陆续出台 《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义政发〔 2013 〕90 号 )、《民办学校项目招选办法》 (义政办发〔 2014〕655 号 )以及《落实民办学校土地优惠政策实施办法》 (义政办发 (2014)65 号 ),指出国土部门每年在安排教育用地指标时, 要统筹安排民办学校建设用地, 重点保障引进的优质民办教育用地需求; 学校所需用地鼓励通过有偿方式获得, 也可以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供给 东莞市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民办学校在建设用地、减免税费、水电杂费方面将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 新建、 扩建民办学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 其用地可按照公益事业优先安排, 按公共设施办理用地手续, 以协议出让供地, 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三 )税收优惠教育事业事关国家法制基础及社会稳定, 我国在教育事业上一直施行多种措施减免税费。
如 2005 年 8 月 20 日以第 488 号国务院令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 ,以及 2013 年 6 月 29 日以第五号主席令颁布修改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规定,对于符合税收优惠的民办学校, 可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享受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 民办学校的供电、 供水、 供气、排污、通讯等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属于《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范围内的学校、幼儿园免交耕地占用税苏州市政府第 35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全市民办教育发展意见》,也明确提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其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其名下自用的土地、 房屋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的免征契税2.4 教育用地的评估方法由于教育用地归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大类下,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B/T18508 -2014)中关于该大类用地的影响因素说明为参照商服用地影响因素分析,并说明除遵循一般估价原则外,还应考虑 “发现并模拟市场价格的原则 ”、 “区分市场定价与政策优惠的原则 ”以及 “区分效用为主兼顾用途差异的原则 ”。
在方法选用上, 规程说明 “宜选市场比较法 ”、“酌情选用成本逼近法与公示地价系数 ”以及 “慎用收益还原法与剩余法 ”笔者分别说明各方法的适用性与实务操作的疑难解决办法一 )公示地价系数修正法根据北京 2014 版基准地价,科教用地属于办公用地类别的二级分类,用途修正系数为 0.9,而根据各级别平均熟地价测算,办公地价相当于商业地价的 97%-99% ,也即是科教用地地2价相当于商业地价的0.89 左右根据上海 2013 版基准地价, 文体、 教育用地可参照办公用途地价修正,用途修正系数为0.8且不得低于同级别办公基准地价的60%,而根据上海基准地价表,办公用地在一二级之内相当于商业地价的62%-67% ,但是在其他级别均超过商业基准地价,故无法简单得出教育用地相当于商业地价的百分比或用途修正系数根据锦州市基准地价修正体系(锦政办发 (2013)23 号 ),科教用地分为两类,公益性质参照住宅用地,非公益性质参照商业用地根据佛山市南海区基准地价(南府 (2012)3 号 ),科教用地适用基准地价类型为住宅用地根据海口市基准地价(海府 (2014)20 号 ),科教用地使用工况仓储用地地价类型,用途修正系数分为政府投资的用途修正系数为110% 、非政府投资的用途修正系数为 125%。
根据厦门基准地价(厦府 (2014)164 号 ),教育用地分为盈利性与非盈利性,非盈利性教育用地的供地方式为行政划拨,利性教育用地的出让价格按照不低于同级别商服用地基准地价的50%进行评估确定根据武汉武汉基准地价(武政 (2015)49 号 ),科教用地参照商务办公用地地价,修正系数为0.6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各地基准地价编制机构,对于教育用地到底归类于哪种用地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这一方面是囿于土地用途分类的“商住工 ”三大类的理论局限性,客观上,也受限于搜集教育用地经济资料来源稀少、编制单独类别基准地价性价比低等现实困难笔者认为, 可从教育用地的地价影响因素着手,既需考虑区域内小区集聚程度、人口数量与家庭规模、道路通达度、环境影响等一般影响因素,也需考虑未来城市规划与布局、不同类别用地配比平衡、 城市招商引资及城镇化影响下的人口政策等非实体因素影响,综合参考当地住宅用地或者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并进行二级用途修正二 )市场比较法查询中国国土资源部以及土地市场网的土地交易结果公告,教育用地多为划拨供地方式,部分区县有极少出让案例,出让年限均参考综合用地,设定为50 年,价格起伏波动较大,边远山区地价仅为当地征迁价格或工业最低出让价,广州、 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地区,地价又接近商业地价水平。
笔者分析后认为, 部分教育用地除满足区域内适龄人口的基础教育需求, 还承担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需要,在市场化管理的运营理念下,诸如择校费、赞助费等巧立名目的非教育性收入已经占据教育产业的大头,故在市场比较法案例极其稀少的地区,可酌情选用其他方法测算教育用地地价三 )收益还原法与剩余法从剩余法或者收益还原法的理论基础来说,用预期收益或者现实资产价值,扣减房屋成本或物业运营成本、 经营者合理利润即为土地价值但是根据资源配置原理,土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利润, 房屋在工程造价及物业运营中也有利润,教育产业经营者的劳动力、智慧贡献及社会关系资源也会产生价值,这才是不动产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单纯的扣减各项支出或费用,并一定适用全资源整合状态下的不动产价值从估价技术报告和操作实务来看,多数机构能够按照预期收益原则,搜集同一供需圈内不同规模、 档次的各种教育类不动产的运营收入、运营成本以及合理运。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