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6906079
  • 上传时间:2022-06-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7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刘超1,王志军2(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山东省即墨王村中学,山东即墨266211)摘 要:教科书是制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编辑风格、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到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特点和差异同时,笔者提出,各版教材编写者要关注差异,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设计出适合我国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材,并建议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同时参考这三版教科书,乃至更多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Keys:新课程;教科书;研究G633.6 :A :1005-2232(2011)01 0089 07引言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倚重的一种重要媒体,是课程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载体,是制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一纲多本是本轮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尽管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是按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简称《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要求进行编写的,但是不同教材的版式风格、内容体系编排、具体知识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设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教学实际,了解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和差异,关注不同教材的互补,对于更好地把握课程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检测教材内容是否能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重要依据。

      目前,通过初审的几套高中数学教科书已经进入实验省区使用许多省区因缺少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和比较全面的研究分析,在选用教材时显得有些仓促和盲目,导致匆匆选择了教材版本,使用之后才发现所选教材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在选用数学教材之后,一线的数学教师也由于对选用的高中数学教材缺少足够的了解,备课时感到有些茫然,心中没底,更谈不上对其它版本高中数学教材的横向了解和分析比较基于此,本文选取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三个版本的新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各版本教科书的特点,希望能为新课程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实施有所帮助一、教科书编辑风格比较分析(一)封面设计比较分析封面是一本教科书的门面,也直接影响师生对一本教科书的好恶印制精美的教材能激发学生求知和学习的欲望另外,若能在教科书封面上显现全书的特色或主要内容,则可以让使用者一目了然本研究选取的三套教科书,在封面设计上均较以往华丽、鲜艳,主题明显,都试图由封面凸显全书特色及编辑理念比较发现,人教A版教科书封面在外观上更统一、规范、有序,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北师大版教科书封面印刷精美,时代感强;苏教版教科书封面构图简单明了,各册封面构图统一,但画面中的背景大桥不能很好的体现数学教材的特点,整体效果略显陈旧(见表1)。

      二)前言比较分析前言是教科书的开场白,主要是说明学科学习的意义、方法、要求及教材结构简介,具有对正文提纲掣领,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具体到三套教科书,前言包括人教A版的“主编寄语”和“本册导引”、北师大版的“前言”、苏教版的“致同学”三者的比较见表2比较发现,人教A版有针对整套教科书统一编写的“主编寄语”,主要是说明学习数学的目的、意义,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但没有对整套五册教科书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本册导引”针对每册的具体内容分别编写,对该册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栏目进行了介绍,它对学生提前了解每册大概内容有指导意义北师大版教材的“前言”针对整套五册书统一编写,主要说明学习数学的意义、方法,教材编选特色,并对教材结构及主要栏目进行简单介绍,但没有说明编辑依据,亦未针对每册内容作出单独说明,所以之后几册的“前言”对学生意义不明显苏教版针对整套书统一编写的“致同学”相对简短,用激励的话语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并对书中栏目做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苏教版教科书的结尾处的“说明”对教材的编写理念、特点进行了说明,可以认为是对前言的补充其不足是没有对全书内容框架的介绍及学习方法的说明,因而对学生了解全书内容缺乏指导意义。

      三)目录比较分析教科书目录的作用是列出章节内容、附录等,使读者可以通过目录页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人教A版教科书更是借用目录页上所提供的图片来凸显每章内容我们以三套教科书的必修1第一章为例进行分析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各版本教科书对目录的编写各有侧重从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的章目录中可以看出每章的整体框架,这可对读者起到导读的作用北师大版目录还包括了习题的页次,并且列出附录及其页次,但北师大版的目录不在同一视野,没有给出“信息技术应用”、“阅读材料”及“课题学习”等栏目的目次苏教版教科书的目录相对简洁每章开头有树状结构的目录导读,作为对前面目录的一个补充另外,目录导读以资源管理器显示文件夹和文件的树形结构来展示,体现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但没有给出习题、“本章回顾”以及其他拓展栏目的目次四)教科书中的图片、表格比较分析数学语言可分为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图表语言是指包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各种图或表,可细分为图形语言、图象语言和表格语言它们是数学形象思维的载体和中介,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材料和结果,还是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数学的一种直观性语言图表语言是对其他两种语言的补充,它与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与式子等一起构成数学语言系统。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是通过语言、概念进行逻辑思维,人的右脑是通过感觉、表象进行直接思维”图表具有形象、直观的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形象记忆,并可以表达某些用文字难以描述的细节图表的恰当运用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大脑的双边功能,促进左右脑的全面发展本文所说的图表包括“绘图”、“表格”、“实物图”其中“绘图”是指教材正文中标有“图n-m-p”的部分,主要有关系图和函数图;“表格”是指教材正文中注有“如下表”和标有“表n-m-p”的部分;“实物图”是指教材正文中出现的实物或实景照片对三套教科书中的图表统计如下(见表4)分析发现,三个版本教科书中的图表有以下特点:(1)北师大版图表最为丰富,在绘图、表格、实物图每一项上的绝对数量都最多,“绘图、表格、实物图”分别为531、92、41,总计664个,与其封面印刷精美,用纸精良富有时代感的整体风格相一致图表、图像、示意图、漫画及照片的大量使用,内容形式更加活泼和通俗易懂,加强了教材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相比而言,人教A版图表使用最少,为495个2)三版本教材中函数图和关系图使用得最多。

      图在三版本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人教A版85%,北师大版80%,苏教版82%3)表格在三版本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人教A版11%,北师大版1 4%,苏教版1 1%表格是试验数据或统计数据的一种有效表达形式,同文字表述相比,其具有信息量大,表达内容条理清晰、对比鲜明、易于记忆等特点4)与旧教材相比,三版本教科书都使用了实物和实景照片三版教材实物图片的比例分别为,人教A版4%,北师大版6%,苏教版7%实际图较为生动、逼真,具有更好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增强了生活感,使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符合学生喜欢真实的实物图的特点例如,人教A版给出的公交车(必修1第21页)、两名运动员打乒乓球(必修3第1页)、自动取款机(必修3第1 28页)等北师大版给出的彩图“神州5号”发射成功、水立方、卢浮宫(必修2)苏教版保龄球(必修2第8页)、金字塔(必修5第4页)等都给人以现实感二、教科书知识体系比较分析三个版本教科书都以课程标准的基本条目和基本要求为依据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能够全面体现三套教科书对内容结构的总体设计,既遵循了新课标的设计理念,又有其独特的一面,如表5所示,三个版本教科书在各个模块的分章明显不同。

      具体来看,苏教版章节安排与课程标准各模块“内容标准”的对应非常严格这样的教材基本结构有利于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必修1和必修2将“内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拆分和重组这样的安排,内容并没减少,顺序也与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一致,体现了编者对知识内在联系的一种思考,而将内容进行拆分对于分散知识难点也有一定益处北师大版的必修3和必修5与课标要求有所不同必修3采用的是“统计一算法一概率”的编章模式,尽管设计不同,但都切实做到“将算法思想贯穿于必修内容始终”的理念,而将统计和概率割裂开来是否有打破知识的连贯性之嫌还有待商酌必修5采用的是“数列一解三角形一不等式”的编章形式,把“数列”放在第一章,单独设立一节“数列的函数特性”众所周知,函数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在其它必修内容中出现的函数也基本上都是连续函数,而《课标》特别指出要体现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北师大版专门设立“数列的函数特性”一节,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呼应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引起学生对运用函数思想来学习和研究数列问题的重视三、信息技术应用比较分析“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编写理念之一。

      三套教科书关于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模式大致分为3种:(1)信息技术与教材正文整合2)通过在正文中加旁注的模式融合信息技术3)通过在正文后设置专栏整合信息技术在呈现方式上,三个版本教科书都采用了计算机、图形计算器等窗口截图配合文字说明的方法,真实地展示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过程,使信息技术自然地融人数学内容之中,并将其作为教科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体来看,人教A版教材使用两种方式渗透“信息技术应用”,一是通过专门设置的“信息技术应用”栏目,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介绍;二是在一些适宜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用“也可以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提示使用信息技术教科书只对科学计算器的使用作出明确的要求,而对那些需要计算机才能完成的内容,一般采用作边注的方法进行提示北师大版教材也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栏目,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且在恰当的地方以旁注的形式设置“信息技术建议”,有助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北师版教科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在算法初步书末的附录中给出了一些算法题目的上机实现参考程序和一些关于数学信息的检索网址这对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很好的鼓励苏教版教材没有明确设置“信息技术应用”栏目,而是设置了“阅读”、“思考”和“链接”专栏,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创设问题情境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析研究的工具。

      从与数学课程的相关性来看,信息技术工具主要包括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计算机网络、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等信息技术软件主要包括几何画板,Microsoft Excel,TI( Texas Instruments)的APPS(Handheld Application Software),z+z智能教育平台、办公软件以及其他数学教育技术平台等既有计算机环境下的软件,也有图形计算器环境下的软件从软件的功能看,主要包括函数作图与分析功能、几何绘图功能、计算机符号代数功能、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功能、程序设计、整合的网页浏览功能(表6)分析发现,三个版本新教材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如下特点(见表7)1)使用硬件比较三套教科书都引入了“科学计算器”及“计算机”,这反映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都或多或少的引入了“科学计算器”及“计算机”;人教A版使用了“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北师大版使用了“图形计算器”图形计算器”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普遍,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价格因素制约外,教学理念的差异也是阻止其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等西方国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