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仁模座尺寸确定规范.doc
8页1. 概述:有系統地處理每套模具的設計,使設計作業規範化,準確快速地設計出合乎客戶需求的模具及治具2. 模仁、模座尺寸確立2.1、單穴模仁尺寸確立 模仁規格運用公式: (1)、成品尺寸在100mm*100mm以下單邊各加20~25mm為模仁長寬尺寸 (2)、成品尺寸在100mm*100mm以上150mm*150mm以下單邊各加25~30mm為模仁長寬尺寸 (3)、成品尺寸在150mm*150mm以上250mm*250mm以下單邊各加30~40mm為模仁長寬尺寸 (4)、成品尺寸在250mm 250mm以上350mm*350mm以下單邊各加40~50mm為模仁長寬尺寸 (5)、成品尺寸在350mm*350mm以上單邊各加50~60mm為模仁長寬尺寸 (6)、如產品需要滑塊及其他機構成型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模仁的大小 2.2、一模二穴模仁尺寸確立 模仁規格運用公式: (1)、澆道間距一般為30~40mm (2)、如產品需要滑塊及其他機構成型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模仁的大小 (3)、模仁長寬尺寸計算與單穴模仁計算公式相同。
2.3、一模四穴模仁尺寸確定立 (1)、澆道間距一般為30~40mm (2)、模穴間距一般為10~20mm (3)、模仁長寬尺寸計算與單穴模仁計算公式相同 (4)、如產品需要滑塊及其他機構成型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模仁的大小 2.4、公模仁厚度與模板厚度尺寸確立 A:模仁超出”PL”面高度 B:模仁鍍在公模板內深度 D:公模板厚度 A+B:公模仁厚度 B+C: 公模板厚度 A+B = 公模仁總厚度 B+C = D 15mm以下+15=30 15+30=45 15+15=30 20+30=15 20+20=40 30+35=65 25+25=50 35+40=75 30+25=55 45+45=90 35+30=65 50+50=100 40+30=70 45+35=80 50+35=85 50mm以上+40=模仁厚度 注:(1)、依設計前輩的經驗有另種計算方式: 公模板的厚度=模穴的深度*2mm+10mm 此種計算方式要視在設計中實際況適當運用。
(2)、如產品需要滑塊、水孔等其他機構成型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模仁的厚度 2.5、母模仁厚度與母模板厚度尺寸確立 A:模穴深度 B:模仁加強的厚度 C:模仁厚度 D:模板加強厚度 E:母模仁厚度 A+B=C C+D=E 15mm以下+20=35 35+30=65 16~30+20~25=35~55 35~55+35=70~90 31~35+25~30=55~65 55~65+40=95~105 36~40+30~35=65~75 65~75+50=115~125 41~45+40=80~85 80~90+60=140~150 46~50+40~45=85~95 50~60+50=100~110 注:(1)、當模仁厚度超過100mm時,可以把母模板挖穿背后加墊板。
(2)、如產品需要滑塊、水孔等其他機構成型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模仁的厚度2.6、模板尺寸確立 模板長寬尺寸等于:當模仁在150*150mm以下時,單邊加50mm :當模仁在150*150mm以上、250*250mm以下時,單邊加80mm:當模仁在250*250mm以上、250*250mm以下時,單邊加100mm:當模仁在400*400mm以上時,單邊加120mm :如產品需要滑塊及其他機構成型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模仁的尺寸 2.7、站腳高度尺寸的確立. A:站腳高度 B:頂針頂出高度+安全值 C:頂出板厚度 D:頂出背板厚度 E:”STP”厚度 A=B+C+D+E 注: 1、頂出高度、B、F (兩截式頂針)之間關系: 頂出高度 < B < F2、在實際設計中,如有彈簧長度及水路等其它核准審核制訂制訂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