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387147263
  • 上传时间:2024-0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2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废两改元 1933年3月10日,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银两是中国历来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1917年虽有倡废两改元之议,迄未实现3月10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原定以银两收付者,在上海应以银两7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元的标准以银币收付上海以外应按4月5日申汇行市,先行折合规元,再以规元7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元的标准收付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3银行兑换银币起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卷入世界商品经济的漩涡,落后的货币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 战争赔款需支付白银大量白银外流造成国内通货紧缩, 人民负担加重, 另方面, 对外贸易计以黄金, 国家税收计以白银, 民间买卖计以铜钱, 反复折合造成甚大亏损, 引起商人不满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设立币制委员会继续讨论币制改革问题1 9 1 4年2 月, 国务会议颁布《国币条例》, 决定废除银两, 发行新银元新银元正面为袁世凯像, 俗称“ 袁大头” 其辅币采取十进制, 有银镶铜三种, 可以自由铸造。

      由于《国币条例》规定的辅币成色比本位货币低, 于是承包商便大量铸造, 使银元与辅币的兑换率发生混乱再加上各地银元名目繁多, 成色重量各异, 一些不法商人便争相熔化成色较好的银元从中取利, 遂使劣值银元大量充斥市面商人和市民为免受其害, 在商业活动中仍以银元含银量为计算标度, 于是出现实际支付使用银元, 交易结算仍使用银两的“两元共存”现象, 越发引起金融混乱之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也受冲击而发生严重通货膨胀1933年新当选的罗斯福总统决定采取美元贬值的手段来保护美国利益,并计划以“金三银一”的比例,用13亿美元向世界收购金银,作为国库储备,于是引起世界银价上涨,而银本位制根深蒂固的中国首当其冲当时,将白银运到美国可获20%的利润,于是在华的商行大量套购白银出口南京政府为了应对白银外流,立即通过增收白银出口税7%的提案,但所增加的税率仍赶不上世界银价上涨的幅度,不久又公布“废两改元”法,即取消银两作为通货流通,一律以银元作为流通货币措施:1 9 3 2年7 月7 日, 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上海召集银钱业代表谈话, 说明废两改元的原则: ( 1 ) 完全采用银元制度以统一币制, ( 2 ) 旧币仍准使用, ( 3 ) 每元法价决定后即开始决定新币币值。

      并初步拟定出实施废两改元的具体办法:( 1 ) 新银元成色减低为银8 % , 铜12 % ,总重量为2 6.6 9 7 1 公分, 含纯银2 3.4 9 3 4 4 8 公分, 计合上海规元0.6 9 9 2 3 0 5 两, ( 2 ) 两元之间的换算率为每元含银0.7 1 5两, ( 3 )新银元的推行应有运输及兑换自由, 并建立相应的保证措施1 9 3 3年3 月1 日, 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 决定“ 为准备废两, 先从上海实施, 特规定上海市面, 通用银两与银本位币1 元, 或旧有l 元银币之合原定重量成色者, 以规元7 钱l 分5 厘合银币1 元为一定之换算率, 并自本年3 月1 0 日起施行”3 月8 日, 又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 规定新银元重量成色及型式, 宣布新银元铸造权专属中央造币厂, 规定“ 凡公私款项及一切交易及银本位币接受, 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作用和影响:第一, 废两改元彻底结束了中国封闭落后的称量货币制度, 是近代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中国行使的银两, 原是落后的称量货币银两不仅有实银和虚银之分, 在重量成色上各地也有较大差别由子使用时需要经过反复称量或改铸, 客观限制了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

      废两改元适应近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规律, 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货币改革第二、废两改元在一定意义上起了统一币制的作用, 为深入进行货币改革创造了条件废两改元以前, 中国的货币极为混乱币制随地而异各有不同中央和各省政府甚至私人机关都可以发行货币市面上各种不同的银铜铸币和形形色色的贬值纸币同时流通新银元的统一银币之能力与信誉的建立, 打破了各地货币互不相属的状况, 成为币制改革的新起点第三、废两改元冲击了狭隘的地方经济观念, 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民国建立后, 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军阀拥兵割据破坏了统一的经济结构, 而货币自铸发行则进一步助长了分裂趋势在这种局面下,人们很难形成整休经济观念所以, 北洋政府时期开发的全国性建设项目很少实行废两改元后, 举国建立起统一的货币制度, 从而使人们的整休经济观念得到提高国民党政府趁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开始打破划疆而治的地方经济体系, 促进了全国经济统一发展但是必须指出, 废两改元并没有解决中国货币半殖民地化的根本问题废两改元后, 中国货币采取银本位制仍存在严重弊端中国不是产银国而是用银国, 世界银价涨落对中国货币影响极大中国的货币权仍被帝国主义控制30 年代初期,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纷纷脱禽金本位,进行外汇管理, 并通过大幅度贬值以增加出口竞争力。

      中国货币缚于银本位之上. 银根有限不能通过大规模贬值的方式扭转外贸严重逆差局面, 经济受到猛烈冲击法币改革 法币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制、采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该政策实行于1935年11月4日,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法币政策虽有其积极意义,但总的来说它是一次失败的改革 三十年代的中国,货币制度极为混乱,货币多种多样,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在内外交困下为了自己的利益,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实施措施和影响第一,放弃银本位,实现管理通货制货币改革令规定,中、中、交、农四行的钞票为法币,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只能使用法币,不能使用银币这就把白银从长期占据本位币的宝座上拉了下来,降格为一般商品了,从而割断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直接联系这样,世界银价的涨落就再也不会影响中国货币制度的稳定了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进步都起到便利和促进作用。

      第二,发行集中,货币趋于统一国民政府规定以中、中、交、农四行的钞票为法币,其它银行发行的钞票限期兑换中央银行钞票这就使货币发行权相对集中,货币趋向统一据统计法币改革前,除中、中、交、农四行外,全国有发行权的银行和银行机构共三十家,发行额达三亿元至于地方银行发行的钞票和各种工厂、商店、钱庄或其它非金融机构所发行的私票,更是混乱已极第三,白银收归国有,实行“汇兑本位”制布告规定:银钱行号商店及其它公私机关个人,均不得保留银币、金银经限期兑换法币这实际上是以国家法律强制手段将全国白银收归国有这样国民党政府的财力大大增强了国民党政府将搜刮到的这些白银运往英美换取外汇,作为法币的准备金这就稳定了法币值,并增强了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能量法币对内是不能兑现的纸币,没有法定的含金量,但还不能算是一种纯纸币制度,而是一种“汇兑本位”的货币制度,“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这是货币的买办性的基本特点”法币不仅与英镑、且与美元相联系据统计,抗战以前,存在英国伦敦的法币准备金有二千五百万英镑,存在美国纽约的约有一亿二千万美元,合计约合法币11亿元这么大数额的资金存在英美,无疑是增强了法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量和信用。

      这种靠英镑和美元来维持货币币值的制度,使法币成了英镑、美元共同的附庸这有利于英美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加紧政治经济侵略故法币不是一种真正独立的健全的货币制,而是一种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货币制但是,稳定货币对英镑的汇价,对内稳定法币的价值和安定国内金融活动,解除金融恐慌,对外可用法币购买外汇支付所欠各国的外债,以避免用白银偿还外债时所带来的许多损失和干扰而且因为法币同英镑发生了固定比价(法币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即十四点五便士),就可走向世界市场去流通这无疑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后由于汇价较低而又稳定对出口有利,进口亦有增加如“改革之后的头几个月之内,出现了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贸易顺差,出口超过了进口到1937年上半年,进口比一年前同时增加了40%,这是它有利的一面第四,效法英美,采取货币贬值的办法,增加货币流通量,使物价回升,刺激工商业的发展物价的普遍回升又使商品生产有利可图,于是便刺激农工商各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客观原因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11月实施法币政策,是有它的客观原因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长期紊乱的货币制度迫切需要改革中国在实行法币政策以前,一直是银本位国家,银两和银元是货币的主体。

      为了统一币制,国民党政府在1933年4月6日,公布了《废两改元》的训令银两的废止,完成了对币制真正而有效的简化工作,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并为法币政策的实施扫清了障碍白银外流、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的现状美国高价购银造成中国白银外流,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迫使中国必须放弃银本位而谋划新的改革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美国为了转嫁危机和垄断世界金融,其要点是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货币准备金改“金三银一”,为达到这一比例,就得高价购银十三亿银元这样,它在金银的储备量上,均可居世界首位,即可“实现垄断世界金融之大权,藉以执世界盟主之企图”,又可刺激用银国的购买力倾销它的过剩商品,摆脱经济危机美国的高价购银,促使银价暴涨,银价的上涨为投机家们造成了牟取暴利的良机,一时间投机商、冒险家趋之若鹜为了遏制白银外流,国民党政府于1934年10月15日开征白银出口税和平衡税,但因走私猖撅,效果甚微尽管1935年白银正式出口数减至5,90O余万元,但加上大量走私出口,仍接近两亿元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恶果:一是人心浮动,在京、津等大城市,相继出现白银挤兑风潮,迫使许多银行停业或倒闭;二是由于美国商品廉价倾销,造成中国贸易严重入超;三是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物价跌落。

      仅以上海为例:1932年跌11.4%,1933年跌7.7%,1934年跌6.5%,1935年跌0.74%,总共1935年比1932年下跌23.94%6由于物价下降导致商业萧条,金融恐慌,工厂倒闭,整个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仅上海一地1935年就有14家银行停业,资本额达2,700万元;9家钱庄倒闭,资本额达210万元;工厂倒闭共达238家;改组的839家;全国主要工业营业额大为下降7财政金融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巩固国家政权,蒋介石政府必然放弃银本位而谋求新的改革政局的变更国民党履行币制改革的另一主要原因是30年代政局的变更,进一步说,就是防范日本扩展对中国侵犯的战略须要"九.一八"事变后,举国震撼,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大举侵华只是早晚的事情固然蒋介石政府强调"捷外必先安内",将重点放在剿灭红军上,但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犯之势也不能不有所筹备一旦双方开战,较量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实力,也是经济上的实力能否在短时光内有效地调集全国的资金与物质,能否经受住长期的战斗损耗是极为要害的而法币改革则有利于从财政上进步政府的运作实力,有利于公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剂和改变历史意义消极影响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客观产物。

      由于它是国民党政府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控制下实行的,所以一产生就打上了殖民主义的深深烙印,成了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靠,对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第三章+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同步习题+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docx 【初中数学】第4章+图形与坐标+单元检测卷+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自主达标测试题+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四首理解性默写+++教师版+学生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步习题+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docx 【初中数学】乘法公式+自主学习达标测试题+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广东省茂名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甘肃省定西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3章第二节《血液循环》提升讲义(含答案).doc 湖南省岳阳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广东省珠海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仁爱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7 Reading for Writing 分层作业.docx 仁爱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Sound Body Sound Mind 身心健康(话题阅读精练).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含同步解析答案.pptx 江苏省盐城市2025年中考物理试卷附同步解析答案.docx 广西河池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