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居民存款储蓄率变化的实证分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309907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9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居民存款储蓄率变化的实证分析【摘要】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储蓄率不断上升, 储蓄不断增加,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提供坚实后盾储蓄率成为一 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以中国20世纪之后,即1990年〜 2007年的城镇居民的数据位样本,建立起城镇居民储蓄的模型,初步研究 储蓄率的极大影响因素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统计并最终得到 了各因素对城镇居民存款的影响程度,并对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关键词】城镇居民储蓄率多元线性回归主要影响因素一、问题的提出和相关的背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储蓄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增 长,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老百姓有钱但是不敢花,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 代之后,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高储蓄率对我经济的发展可以 说有利有弊,高储蓄率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可 以说,我国能够顺利度过几次全球性经济危机,都是因为非常坚实的资金 支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高储蓄率严重抑制了消费,造成了内需不足, 也是国内流动性过高,这都会严重的制约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很 多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处在储蓄率急速下降的时期,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 去深入研究。

      我们需要必须要全面分析每个经济体的储蓄率的不同发展时 期,不仅分析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而且要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扬 长避短,这些对我国制定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非常有益的二、 文献综述乔虹(2010)认为宏观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人口结构以及快速城 市化带来的收入增长是造成中国出现高储蓄率的原因中国居民的储蓄收 各种政策的影响很大,包括社保,医疗和住房福利的搞个,不发达的金融 市场以及年龄群体效应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周期性改善也促进中国企业存 款进一步增长而谭晴(2009)基于Eviews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进 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利率,基尼系数,通 货膨胀率为解释变量,最终得到的模型的结论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对储 蓄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利率变动对实际的储蓄率变动不是很明显, 其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们的储蓄倾向受预期影响 更大这些研究主要都强调了利率,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因 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在下文中更侧重于在社保,收入不平等上的研究三、 变量选取和分析一个国家的储蓄总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收入因素,利率,物 价水平,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贫富差距等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储蓄与可支配收入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和消费成负相关的关系在本文中, 我们选用了四个典型的因素,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一年期储蓄利率, 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首先城镇居民收入是目前决定我国储蓄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中国 的老百姓还没有西方人那种信贷消费的观念,所以存钱养老,存钱买房, 存钱医疗都是非常常见的所有这一要素我们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其次 是储蓄利率,利率高了,人民获得的利息多了,自然存到银行的钱就多了 需要指岀的是,这里的储蓄利率是一年的加权平均后的加权利率再次是 基尼系数,我们知道在收入分配越公平的国家,它的平均消费倾向就越高, 也就是平均储蓄倾向越低所以我们在本文中选择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国 的收入分配情况,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就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 距就越大最后是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选择这个因素具 有比较强的中国特色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比较健全,在养老医 疗失业方面都有好的保障,人们敢消费,没有后顾之忧,那储蓄率自然就 高而现在的中国国情我们可以看到,用于社会保障的政府支出虽然不断 在增加,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人存钱很大一部分 都是用于养老养儿,其中存钱养老占很大的比重养老保险收入中有一部 分是现在的年轻人交上去的养老保险金,一部分是政府划拨的养老保险 收入和支出的差可以反映我国现在社保的发展状况我们列入解释变量四、变量的设定及数据处理(一)变量的设定本文的样本容量是从1997年〜2007年的,其中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XI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X2代表一年期储蓄率X3代表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X4代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基于以上数据,我们建立模型:Y=0 1+B 2X1+B 3X2+B 4X3+0 5X4+卩Bl度量了横截距,它表示在收入为零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也 是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的,储蓄为负B 2度量了当城镇居民储蓄率每增长1%时,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B 3度量了当储蓄利率变动1%时,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B 4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B 5度量了当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每变动1%时,居民 储蓄率变动的单位u是随机误差项(()) 数据处理(1) 首先利用Eviews7. 0对表1数据进行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检验, 我们采用的是ADF检验在对原数据进行检验,数据未通过检测,然后进 行一阶差分的检验,有如下结果:说明该组数据经过了所有检验,是一个平稳序列。

      2) 利用Eviews7. 0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输出结果为如 下:R2=0. 695292,拟合优度偏低,但是初步可以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 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拟合优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在数据上问题,但 又有可能是在解释变量选择的时候不是很好多重共线性检验但是从XI, X4的P值都不通过T检验,可能存在多重共线的性,为 了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利用Eviews7. 0输岀结果: 从 输岀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岀XI和X2存在共线性的可能性,一般解决共线性 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剔除一个变量,一个是差分法此处我们用第一种 方法,我们先剔除了 X2,之后再进行最小二乘法检验,X3, X4依旧没有 通过T检验,于是剔除XI再进行相似检验最终我们留下X2, X3得到以 下结果最终,多重共线性不存在,F值为14.66321,模型总体显著,同时T 检验中X2, X3两个变量的P值为0. 0001和0.0133,都小于0.05,所以 变量显著,所以模型统计意义上的检验都通过了从经济意义上,常数项为负数,即就算没有收入也会有消费支出,符 合经济学的意义,X2和X3的系数为正数,表示储蓄率与利率还有基尼系 数都有同方向变动的,也符合经济意义。

      所以得到模型 Y=-0.024649+2. 626455X2+0. 523625X3(3) 异方差性检验对得到的新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运用WHITE检验,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显示Obs*R-squared的P值有1. 814823>0, 05,采用的是没有交 叉项的检验方法,接受原假设,也就是说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4) 自相关性检验最后得到的新模型的回归分析输出结果中DW值为1. 8898"2该模型 有两个解释变量,样本容量为18,给定的显著性明显,不存在自相关性综上所述,最终得到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Y=-0.024649+2.626455X2+0. 523625X3(-0. 572836) (2. 805465) (5. 303757)五、模型结论分析从上面的测算模型中可以得到:一年期储蓄利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上涨2. 626455%,说明了利率上涨会吸引人们把钱 存入银行,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 没有那么大,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 将上涨0. 523625%,高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大大超过低收入群体。

      六、 本模型的不足本人因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时间有限,在模型中是很想证明一下社会保 障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但是这一变量因为不显著被舍去了,我觉得有悖 于理论研究,所以可能在选择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数据的时候存在偏差 另外一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一国是内向型国家还是外向型国家,国民 的整体预期都对储蓄率影响很大的因素,但是由于很难选择代表性数据, 所以没有列入解释变量,这个也是有待改进的七、 针对本模型给出几点建议中国现在所处的高储蓄的阶段,我们知道过低的储蓄和过高的储蓄都 会给经济带来很多弊端而如今的中国从2002年起,经济就有失衡的趋 势,低消费,高投资,高储蓄储蓄率持续率这把双刃剑,走高的后果是 带来消费的萎靡,这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有很大阻碍作用的中国应该及 时的调整高储蓄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最大限度的避免高储蓄率 对经济的冲击一)全面改革金融体系,大力加强消费市场建设,使消费模式多元中国应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建立较为健全的投资融资机制,为老百 姓提供更为多元的投资模式,改变人民的投资理念和收益观,使居民的钱 不是总流向银行另外要提高各种资产的收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 的财富积累,最终扩大消费者的消费。

      政府也应该运用各种政策刺激消费 点,如在很多商品的购买商提供补贴或降低税收,对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 口进行各种保障性消费,如保障房,家电下乡等等对于贷款的限制也应 该适当的放宽,使更多的人能够有能力去消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 水平二) 政府应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的缩小 贫富之间的差距中国政府除了将资本转移给企业之外,更多的是应该通过财政支出加 强在医疗养老失业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尽快的讲社会保障普及到全体国 民,尽可能的较少国民的后顾之忧通过调节收入,扩大中产阶级范围,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继续调 整我国的税收制度,通过结构性税制的改革,完善累计税率值,减轻中低 收入人群税收,不断对高收入人群加大征税力度,将税收尽可能的用于对 于保障性的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降低消费,增加储蓄三) 根据我国国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储蓄改革之路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虽然在储蓄率的发展进程上有一定的相似之 处,但是中国还有很多独有的特点,比如人口基数过大,人民生活质量还 不是很高,老龄化不断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储蓄的进程中要稳步前 进,一定不可以忽视人口的问题。

      中的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而老龄化必 然会使储蓄率不断走低,但是如果储蓄率太低,资本不充足也会对我国的 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我国在探索储蓄率改革的路上一定要从实际岀 发,适度的进行调整,保证社会的稳定参考文献[1] 陈科•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财政金融,2012年5月上.[2] 金晓彤,闫超•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现代日本 经济,2010年第8期.[3] 李真雅.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市场论坛,2005年11 月刊.[4] 乔虹,宋宇•中国的储蓄率及长期走势•金融发展评论,第2010年 第1期.[5] 邱源嵩,陆朕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进行 实证分析.金融营销,2013年第10期.[6] 谭晴•基于Eviews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变化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 业,2009年第8期.[7] 汪伟•收入不平等与中国高储蓄率[J] •管理世界,2011年第9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