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375410
  • 上传时间:2017-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8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李白和他的两位朋友岑勋、元丹丘相聚于嵩山,煮酒论时世、谈人生,在酒酣耳热、胸胆开张之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将进酒》 李白自称“ 酒中仙” ,一生不仅爱喝酒,而且还写下了无数篇与酒有关的诗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既是“酒仙”,又是“诗仙” ,不知是诗成就了李白的“酒名”,还是酒成就了李白的“ 诗名”,酒与诗,成了李白的生命正因了这层特殊的关系,由李白写出的劝酒歌也就更加的非同凡响这一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远离政治中心已有八年多了八年来,李白忧国忧民的心情一直未变,可是又无用武之地,52岁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放浪于形骸之外得朋友岑勋相邀, “登岭宴碧霄”,然席间“ 对酒忽思我”,不由得使诗人涕泪纵横、长啸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英雄老去,世多纷扰,于是李白借《将进酒》之调,吟出了这千古绝唱。

      李诗开篇就写出了一个典型的意象:黄河之水想起那滚滚滔滔的黄河水,历史不过是一个瞬间,人生也无非是浪花一朵人生是渺小的,亦是短暂的如何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有所作为,成为一个瞬间的永恒,使李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起句虽曰“天上来”,见其豪迈;但只那句“不复回”,便让人顿生苍凉之感,使人不由得悲从中来紧接着李白就写出了第二个意象:镜中白发历史是无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每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人应该去做的在这里,诗人并非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对时光匆匆流逝及人生短暂的哀叹惋惜,而是在更高层面上关注着自我存在的价值从25岁仗剑东游,至44岁“赐金放还”,到如今的满头白发、一脸皱纹而流离落拓,如何不让人嚎啕痛哭!一腔的抱负,满腹的才华,多年的漫游,半生的追逐,到如今才恍然惊醒,可叹,可叹!想起他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 ,他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梁父吟》 ) ,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真是叫人如锥刺骨、痛入骨髓!但李白并没有停留在这痛楚与悲伤之中,人生的风雨中这点痛又算得了什么呢,谁见过流泪的李白?即使流泪也要流在心里,所以此时的他把笔墨转向了激越。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既是对朋友的劝勉,也是对自己的安慰,更是对那个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控诉!人生得意之时就尽情欢乐吧,莫让这杯中酒空对了一弯明月!更何况人生得意之时真是少之又少,千万不要辜负了这般美好的一刻啊!终于,李白在情感迂回百折之后,发出了这句振聋发聩的声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它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宣言,充分展示了自我深藏着的那颗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积极用世的痛苦心灵其精神,何其乐观自信;其气概,何其慷慨激昂!然而在这乐观慷慨的背后,我们更深深地触摸到了他那颗痛苦的心:“必有用”正说明此时“无有用”,虽“ 天生我材”,又有何用?“ 还复来”正说明此时“未复来”,想李白年轻时“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接济之”(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 ,是何等轻财好施,豪荡使气,而现在呢, “千金散尽”,流离江湖,竟不知所以!岂不悲哉!还是不要去想这些“劳什子”吧,只管是“ 今朝有酒今朝醉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暂且忘却政治人生的烦恼吧,索性在醉眼朦胧中纵情放歌,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酒筵上劝酒的场面与话语,使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而放声高歌,又把诗情推入高潮,诗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情感的出口,激情终于似火山喷发李白醉矣!而此时的李白才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真切的自我;而此时的言语才真是“掏肝掏肺”,无所避讳!“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自己是想“ 封侯拜相” ,但并不是羡慕荣华、贪图富贵,而是想建功立业, “济苍生”、 “安社稷”,而一旦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自己就宁愿长醉而永远不再醒来,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他面对国家命运和自身理想的无奈和悲哀时,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而这所有的一切,又有谁能理解呢?李白是寂寞的,可自古以来寂寞之人又何止李白一个?“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想想陈王的遭遇,不妨在有生之年喝个痛快!何必去想那些让人心痛又心碎的事呢?那样只会加重自己的痛苦!“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至读到“与尔同销万古愁” ,真是让人肝胆欲裂!此语写尽了李白内心的痛楚,把一种绝望之感推向了极致!诗篇落脚一个“愁”字,把所有勃发之情都凝聚成“愁”了,这也正是李白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一个真实写照。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虽用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身世的悲叹、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综观此诗,可见诗人在作疏狂语的同时,更有一种力透纸背的苍凉与悲愤,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与哀怨,使人读之,虽掩卷而久久难以释怀严羽评太白诗说:“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 ”(《严羽评本李太白诗集》 )可喷出的,却是句句血,字字泪!不妨以四句诗对李白及其《将进酒》作一个小结,那便是:飘零一生东西南,总把世事看不穿;满腔豪情且化诗,不作圣贤作酒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