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ppt
61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王 虹,,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儿童及其监护人二、,服务内容,,,(一)基本项目,,1、建立健康档案:给每个儿童及其监护人建立个人及家庭,,健康档案,填写儿童迁入、迁出、转诊、死亡报告,掌,,握辖区儿童变动情况,分析各类儿童保健服务需求、明,,确社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2、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实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3、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负责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首诊建卡,,(立案)与结案,收集各次服务(包括其他机构提供的),,情况,定期分析辖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并形成报告4、实施新生儿家庭访视5、实施儿童健康检查和发育评价,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重点关注包括小儿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肺炎、严重腹泻、肢体残疾和神经-精神发育评估等健,,康问题,及时矫治或转诊6、保健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方法,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及合理断奶方法;指导,,小儿体格锻炼;指导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卫生及户,,外活动等生活习惯;指导常见儿童安全问题的预防。
7、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8、双向转诊:对于无法确诊病例及疑难病症,应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将在上级医院转回后的小儿,重新纳入社,,区管理,做好转入转出的记录二)扩展项目,根据居民的需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的财政投入情况,综合决定对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调整时优先考虑的项目1、开展早期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教育咨询工作;,,2、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的跟踪管理:登记,,新生儿是否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筛查,,结果是否正常、追踪治疗情况及转归;,,3、负责体弱儿及高危儿跟踪管理:建立体弱儿管理专,,案,掌握高危儿跟踪管理例数,登记高危儿一般情,,况、是否到上一级医院建档、治疗及治愈情况或定,,期复诊;,,4、协助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幼机构儿童保健;,,5、口腔保健三、,服务流程,,,,,,,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流程图,建档-服务对象管理,新生儿访视,母乳喂养调查,系统管理结案,建立,,专案,预防接种,出生,新生儿访视,评估,指导,干预,转诊,评估,指导,干预,转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医院,培训,指导,监督,支持,,(一)服务对象动态管理,第一次接触建立健康档案,纳入系统管理(立,,案)、满2周岁时进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结案,继续,,动态跟踪(总人数、各年龄、户籍类别组儿童)其服,,务与健康状况。
二)新生儿家庭访视,,1、,访视时间与次数:,,,正常新生儿访视应不少于3-4次,访视时间在,,出生后3、7(或出院后1-2天)、14、28天时各1,,次,其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完成出生后第7、,,14天共2次的家庭访视,与产后访视同时进行,第,,28天可与计免接种同时在中心进行遇有异常情,,况,要增加访视次数每次访视时应认真、准确,,地填写各项记录2、,满月访(出生后4周):,(1)全面了解小儿生活、喂养、睡眠、大小便情况2)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对体重增加不足500克者,要分,,析原因并列入体弱管理;对冬季出生的小儿要作好,,佝偻病的预防保健;指导家长使用生长发育图;,,对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价、结案,发育正常者转入健,,康婴幼儿系统管理三)预防接种,,按照《深圳市社区预防接种与传染病防治服务包》,,的有关服务和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落实辖区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四)母乳喂养问卷调查,,在服务对象出生后4个月时进行一次母乳喂养调查五)社区诊断,1、定期对社区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掌握社区内儿童,,相关的人口学资料,如:总人口数、出生人口数、各,,年龄组儿童数,按户口类型、住址和主要的健康问题,,分别进行归类,系统管理数、死亡数、家庭访视完成,,率、失访人数以及各类指标变动情况。
2、掌握社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婴儿死亡、围产儿死亡,,个案3、掌握辖区儿童保健服务和预防接种情况4、分析和掌握社区儿童就诊的主要健康问题顺位5、明确社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主要干预措施六)个体评估-干预-指导-转诊(SIGT),1、识别儿童急性疾患如肺炎、严重腹泻等和无法明确,,诊断的疾病,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一周内随访2、进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对0-6岁儿童按4:2:1方,,案管理),如发现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健康问题,应加强指导,两周内随访,连续两次,,随访问题仍然存在,应转诊到上级医院★ 健康儿童管理,(1),建卡:,,各地段医院应对所管辖区的3个月以内婴儿,,建立儿童健康体检卡,根据年龄特点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2),体检内容:,,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全身各系统,,检查每次体检后作体格发育评价★,正常儿童头围参考标准,,,女 童,,男 童,,年龄组,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出生,33.70,1.26,34.30,1.29,1个月,37.30,1.28,38.10,1.30,2个月,38.50,1.25,39.70,1.30,3个月,40.00,1.27,41.00,1.25,4个月,41.00,1.28,42.00,1.29,5个月,41.90,1.27,42.90,1.37,6个月,42.80,1.80,43.90,1.35,8个月,43.70,1.81,44.90,1.32,10个月,44.50,1.31,45.70,1.36,12个月,45.20,1.36,46.30,1.39,15个月,45.60,1.39,46.30,1.38,18个月,46.20,1.29,47.30,1.38,,,(3),体检次数:,,1岁以内儿童一年体检4次,1~2岁儿童一,,年体检2次,3岁以上儿童一年体检1次。
4),贫血检查:,,小儿满6个月作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测,,,以后每年复查1次★ 体弱儿管理,,体弱儿管理范围:,,,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佝偻病活动期;,,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患儿A、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管理常规,一、凡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或孕周少于37周的早产儿要,,列专案管理,除按新生儿管理外,每周访视二次,体,,温不正常,生活能力差或体重在2000克以下者,每天,,访视一次,恢复正常后,转为健康儿童系统管理二、指导家长保暖方法,吸吮能力差者,要指导滴管喂养,,,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详细记录三、指导家长随时注意小儿神志、面色、呼吸、吸吮能力、,,皮肤软硬度、大小便等情况四、出生一至二周投服维生素DB、活动期佝偻病管理常规,一、,诊断标准:,,按病史、症状、体征为诊断依据,其中以体征为,,主要条件,同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特点,依症状体征,,的多少和程度进行综合判定有条件单位应作血液生,,化(包括钙、磷、碱性磷酸酶)和X线检查1),判定项目:,① 症状:夜惊、多汗、烦躁不安,,② 主要体征:颅骨软化(囟门边软)、乒乓颅、,,方颅、肋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手镯、,,脚镯、O形腿、X形腿。
③ 次要体征:枕秃、囟门增大、囟门晚闭、出牙迟,,缓、肋外翻、肌肉韧带松弛2),判定标准,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活动期佝偻病,,,,① 有二项主要体征及伴有一般症状者;,,② 有一项主要体征及一项次要体征伴有明显症状者;,,③ 有二项次要体征及伴有显著症状者二、管理常规:,凡发现活动期佝偻病,即应建立专案管理,并给,,予药物治疗,每月随访一次C、缺铁性贫血的管理常规,一、,诊断标准,,(1)年龄在7岁以下,血红蛋白低于11克/dl者,,(2)有较明确的缺铁原因及典型的贫血临床表现者,,① 长期以乳类喂养不加辅食或者加的种类单调量不足,,② 饮食不好,如挑食、零食等,,③ 食欲不好,入量少,,④ 双胎未成熟儿,或母亲在孕期有较严重的缺铁性贫血,,⑤ 长期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等,,⑥ 苍白无力,烦躁不安,,(3)铁剂治疗有效,,二、,管理常规,凡发现缺铁性贫血,应建立专案管理,并给予,,治疗,每月复查一次血色素恢复正常后,仍需再,,继续治疗2个月D、营养不良的管理常规,一、,营养不良的分类,,(1)体重低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或急性营养不良。
但光凭此项指标不能区别急性和慢性营,,养不良2)发育迟缓: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慢性,,长期营养不良3)消瘦:儿童的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4)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并且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实际上就是临床所说的极度消瘦二、,营养不良的程度,,(1)中度:被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或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群值相比,低于其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其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2)重度:被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或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群值相比,低于其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三、,管理常规,凡发现体重低下者,应建立专案管理,并给,,予治疗,每月复查一次3、进行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如发现评估落后,应转诊到,,上级医院并在两周内进行随访4、识别高危管理儿童对象: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 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1)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疾病史等、严重的精神刺激、高龄母亲;,,(2)异常分娩史,包括母亲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别、臀位牵引、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3)出生时异常,如apgar评分<7分,脐带绕颈、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过期产儿、多胎儿;,,(4)新生儿期严重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病理性黄疸等高危儿的管理模式,◆,高危儿出生后即进入新生儿科病房进行监护和治疗病,,情严重者还需进入NICU(重症监护室),待病情稳定后,,于适当的时间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一般这个时间,,选择在足月儿生后7天、14天、28天、早产儿则在胎龄,,满40周后进行)这个测查对判断预后很有价值,若当,,着家长的面做,则对早期养育具有指导的作用◆,高危儿从新生儿科出院时应对家长进行宣教,让其了解,,高危儿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合理评估高危儿的预后,让,,其及时到儿童保健科建立高危儿档案,进行连续的生长,,发育监测,并接受高危儿养育指导。
◆,开设高危儿专科,由指定的医师负责高危儿管理高危儿专,,科医师应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具备儿童心理发展及神经运动,,发育等相关知识,定期对高危儿的体格发育、神经运动发育、,,智能发育、营养情况以及行为发育进行监测,评估,指导监测的时间定为:初生至6个月每月检查一次,6个月至1岁每,,2个月检查一次,1岁至1岁半每3个月检查一次,1岁半至3岁,,每半年检查一次对检查结果进行专案记录◆,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智力发育的测试分别在6个月、1岁、1岁半、2岁进行,同时还进行儿童气质,,及感觉统合的测评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采用最,,合适自己孩子发育的方法对高危儿进行养育◆,在监测过程中,对有发育异常的高危儿要做到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早期干预,以期达到降低脑瘫及脑损,,后遗症的发生◆,在婴儿早期,应特别注意视觉和听觉的发育状况,对早产,,儿在3个月内应进行眼底检查,高危儿应在3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如不能对高危儿作出准确的诊断评估或有效的干预,应将,,高危儿转入上一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及干预★,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早期识别高危儿的异常表现一、,早期诊断的意义:,,从小儿脑瘫的定义中就明确了脑瘫的主要障碍为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即所谓瘫痪。
除瘫痪外,脑瘫还,,经常合并有智力、心理等其它障碍,并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表现出来所以确定诊断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因此,,,实际上作为早期康复为对象的小儿不一定是诊断确定的脑,,瘫儿,而是大部分将来有可能发展为脑瘫儿的婴幼儿也可,,以说早期诊断的意义并不一定是对脑瘫的确定诊断,而是判,,断是否应该作为早期治疗的对象为了明确诊断而延误治疗,,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可以在治疗的同时逐步明确诊断我们都是来自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大部分单位并没有专,,业康复训练的能力,所以早期识别高危儿的异常表现做到早,,期诊断就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二、,早期常见异常表现,(一)、,0—3个月,,,这个阶段的正常婴儿视、听、触觉发育良好听声音会转头,会追视,视听交流良好,头部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可俯卧抬头90°,头竖立好,支撑,,及踏步反射存在,会发元音、可笑出声异常表现:,,(1)不能追视,,(2)听声音不会转头,,(3)头竖立困难,俯卧抬头困难,,(4)四肢肌张力过高及过低,,,(二)、,4—6个月,,这个阶段的正常婴儿能翻身,头竖立良好俯卧,,抬头90°以上,可抬胸,会主动伸出手够取眼前的,,物体,双手会配合,比如一手抓一个,玩具传手等,,,可靠坐,会听自己的名字,能发爸妈等音。
异常表现:,,(1)笑不出音,发音少,,(2)6个月仍不会伸手够取眼前的物体3)6个月仍不能翻身4)头竖立不良,俯卧抬头困难5)三个月后仍拇指交叉到掌心持续手握拳,,,(三)、,7—9个月,,这个阶段正常婴儿能独自坐稳,学会匍匐爬行双手会把弄玩具,比如玩具对敲、传手、会用手指,,捏取小玩具,部分小儿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能无意,,识发“爸爸、妈妈、大大”等懂得“不”的含义,,,会看大人脸色异常征象:,,,1、扶成立位时足尖着地,双足交叉不会跳着玩,,,两腿挺直,,2、 8个月不儿仍不会坐,,,(四)、,10—12个月,,这个阶段正常婴儿能拉物站起,扶物蹲下再站,,起,可扶物迈步,部分小儿能独自站立,双手的动,,作更精细,会拇食指对捏,懂得有目的投放部分,,婴儿会有意识叫“爸爸、妈妈,”会指认常见人与,,物,能执行简单指令异常征象:,,,(1)10个月不能用手指捏东西,,(2)10个月后双手仍不能对在一起(对敲),,(3)够东西总是用一只手,另一只手不活动,,(4)1岁半仍不能站立和行走,,(5)2岁后仍说不出单字5、评估发育正常儿童,进行常规指导四、配套资源,,,(一)设备要求,合格的婴儿和儿童体重秤、身高计、量床、皮尺、,,医生诊断桌、椅、诊断床、三大常规检验设备,视像,,设备,儿童时期的食品模型、玩具、衣服等,备有可,,供家长取用的儿童生长发育、营养、预防儿童时期常,,见病的图片或简要文字宣传资料等。
二)场所要求,专用业务用房1间,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充分利,,用社区公共场所和儿童家庭环境三)人员要求,社区儿童保健作为社区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团队共同完成,每个中心要,,有儿童保健的专责人员,该人员必须有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四)服务支持,社区儿童保健是儿童保健的基础部分,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但其有效的实施并发挥成效需要依,,赖于双向二级卫生服务网络中妇幼保健院、医院的配,,合与支持(见图)五、管理与监督,,,(一)技术规范,1、,深圳市社区儿童健康档案要求,,(1)建档责任人:首次接种儿童服务对象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给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医务人员施行健康体检、,,疾病诊疗等服务时必须将有关资料记录在健康档案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儿童基本健康档案的管理;,,(2)儿童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监护人/父母资料等核心资料和管理健康,,档案相关信息)、出生记录、诊疗记录、健康问题目录、,,家庭访视记录、周期性体检记录、健康教育记录、生长,,发育评估结果等,分别在相关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服务时,,记录和更新;,,(3)健康档案格式:参照深圳市居民个人健康档案规范,采,,用问题为导向的医学记录(POMR),服务对象使用《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
2、,深圳市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规范:,,采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国家标准3、,深圳市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采用WHO儿童身高体重标准4、,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筛查:,,0-6岁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筛查父母问卷5、,社区儿童常见安全问题预防指导,,(1)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大力宣传儿童安全预防知识;,,(2)儿童就诊、体检、咨询、义诊时进行安全预防指导;,,(3)安全预防的内容包括:跌落、烧烫伤、宠物咬伤、交,,通意外、溺水、切割伤化学损伤、药物意外误服等;,,(4)教育家长和监护人注意检查家庭环境,消除安全隐患;,,(5)对儿童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意外伤害的初步处理和院前,,急救技术操作培训,努力降低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6、,《深圳市产后视工作规范》二)0-6岁散居及集体儿童纳入儿童系,,统管理三)全市实施儿童保健地段责任制,对0-,,6岁儿童按 4:2:1方案管理,即0岁,,组儿童体检4次,3,6,9,12月各一,,次;1-3岁组儿童每半年一次;3-6岁,,组儿童每年一次四)对所管理的儿童均应建立儿童健康档,,案,体检资料及时录入计算机,定期,,通知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统计、分析与评价,提高,,保健水平。
五)体检内容依年龄特点应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全,,身各系统检查;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的筛查;神经-精,,神发育筛查等六)每次体检结束,给家长预约下次,,体检时间,以保持保健检查的连,,续性,有利于监测生长发育七)工作人员必须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倾听家长意见时要耐心,回答咨询,,时力求通俗易懂,避免引起儿童紧,,张、害怕的言语和举止八)保护儿童及其监护人隐私六、考核与评估,,,(一)评估指标,1、,社区儿童保健评价指标(考察社区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2)婴儿建档率;,,(3)0-2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结案率;,,(4)新生儿访视完成率,,(5)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6)社区诊断完成率;,,(7)社区儿童保健全程服务完成率(动态管理、预防接种、,,体格评估分类、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分类、双向转诊)2、,儿童保健评价指标(考察行政区以上区域及单位):,,(1)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2)婴儿死亡率;,,(3)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4-6个月母乳喂养率;,,(5)儿童健康行为形成率二)考核原则与方法,,1、,采用市、区两级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日常考核由市、区专业机构(妇幼保健院)根据情况,,定期考核;年度考核由市、区卫生局统一安排,内容,,纳入《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年度评估标准》内容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