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课第四讲(1010版).ppt
133页第四讲 明确党的最高纲领 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而奋斗 序言:什么是纲领 纲领是旗帜 纲领是方向 纲领是目标 纲领是任务 中国共产党通过纲领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 奋斗目标 纲领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标志 一、党的最高纲领与党在 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党的最高纲领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党的最高理想 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是否高举共产主义旗帜,是区分共产党与其 他政党的根本标志 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 理想而奋斗的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每前进一步,都向着最 终目标——共产主义接近一步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团结、凝聚全党的力 量源泉 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经典表述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经典表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 熟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 阶段(我们通常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列宁:社会主义不是“现成制度”,而是 “从今天的目标走向明天的目标从而日益接 近根本目标的斗争 毛泽东: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 治主张。
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 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 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 地指明了这个将来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 最高理想 邓小平: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 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 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 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一)回顾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纲领 1、中共一大、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到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 领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 产阶级专政,以最终消灭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 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刘仁静、张国焘、王尽美、 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与武汉大学的历史渊源中共一大代表与武汉大学的历史渊源 陈潭秋:武昌高师毕业; 董必武:武昌高师教员他们在这里发展党组织 陈独秀多次到学校讲学大革命前期的武昌高师附 小“简直成了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 。
李汉俊:时任武汉大学教授,大革命失败后牺牲 李达:担任武汉大学校长长达14年 毛泽东、周恩来到过武大 2、中共二大、中共二大 1922年7 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与殖 民地问题的理论,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状况,讨论和制定了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 通过了《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 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 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等一批决 议案;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 章程》,明确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会后发表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中共三大、中共三大 1923年6月在广州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 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 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以建 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这一政策的最终确定, 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意义:使党在反帝反封建的现实斗争中,找到了合作 伙伴和使合作能够实现的方式有利于国民党的改造, 也有利于共产党人从工人运动的低潮中走出来,开拓 新的局面,从而加强了革命的力量,推动了革命进程, 迎来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高潮。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确定了国共 合作的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即对孙中山早在 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三民主义作出适应时代的新解 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 权主义中强调了国家的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 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约资本” 为两大原则会后不久,孙中山又提出了“耕者有 其田”的口号它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纲 领的若干原则使一致的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 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 作的正式形成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举行 受到陈独秀机会主义、投降主义的错误路线影响 中共四大和五大中共四大和五大 八七会议八七会议 中共中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批评了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 治的总方针 意义:是一个转折点,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 了重大贡献 4、中共六大、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 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 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 家;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革命的任务,亦即党的工作总路线 是“争取群众”当时处于革命低潮,反革 命的势力还超过工农 遵义会议遵义会议 红军在长征路上,于1935年1月15日-17日在贵州 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分析了“左倾”领导者 的军事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等的战略战术原则,改 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 问题,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 一次独立自主召开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 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 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 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 线,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路线, 保证了党在新形势下运用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团结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5、中共七大、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报告 七大的历史功绩七大的历史功绩 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命,特别是领导抗日战争的历 史经验,制定了党的领导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纲领 和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 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 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通过了新党章规定以马列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 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 指针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 和组织路线强调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七大的历史意义七大的历史意义 是成立以来最盛大最完满的一次大会总结了 民主革命20多年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 领和政策,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 认识在马列毛思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空前 团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 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 和组织基础 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标志着党 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转折关头,制定 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确立了革命胜利 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为由新民主主义 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毛泽东在报 告中还阐述了革命在全国胜利后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和党在各方面的政策,提醒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 炮弹的攻击,提出著名的“两个务必”,即全党同 志务必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6、中共八大、中共八大 1956年9月北京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 主要任务的变化,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党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
7、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22日北京中心议题是讨 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在 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和伟大开端 十二大十二大 1982年9月北京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 总任务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内 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建设目标,同 时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经济体制改革由此 迅速在全国范围展开 十三大十三大 1987年10月北京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基础,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 十四大十四大 1992年10月北京全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继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十五大十五大 1997年9月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十六大十六大 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完成了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三代领导集 体的顺利交接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 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 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 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 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 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 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 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 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 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 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十七大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 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主要内容: 1、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2、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 3、未来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 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 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