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常考默写.docx
13页高中语文常考默写 默写是语文的必考题型,那么又有哪些常考的默写呢?下面学习啦我给你共享中学语文常考默写,欢迎阅读 中学语文常考默写(一) 《诗经》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士不行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担心 4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 5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4.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5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学语文常考默写(二) 《孟子》 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6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6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荀子》 6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庄子》 6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管子》 6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7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韩非子》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离骚》 7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策》 7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吕氏春秋》 7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7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7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司马迁《史记》 8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81.以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8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5.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8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89.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9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9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说苑》) 9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刘向《说苑》) 9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9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96.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班固《汉书》) 9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9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班固《汉书》) 99.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 10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0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0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0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10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10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陈寿《三国志》) 10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纂要》) 1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111.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 1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1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1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115.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11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7.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8.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2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12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12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中学语文常考默写(三) 12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12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2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2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12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2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29.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30.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3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3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瑀》) 13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3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13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3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42.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李白《诗论》) 14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4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李白《梦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