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洪坑民俗文化村旅游景点介绍.docx
18页福建永定洪坑民俗文化村旅游景点介绍 如果说永定是一个没有大门的中国土楼博物馆,那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就是浓缩的永定客家土楼博物馆景区内土楼建筑独特,有最华美堂皇的“圆楼王子〞——振成楼、府第式土楼〔五凤楼〕代表——福裕楼、宛如布达拉宫的宫殿式建筑——奎聚楼、“袖珍圆楼〞——如升楼以及天后宫、土楼博物馆等其他形状土楼40多座它们沿溪而上,气势恢宏,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翠竹、拱桥、水车、农田和谐统一,组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绚丽画卷景点信息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 门票:联票价格为50元/人,包括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等核心景点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走入洪坑,有几条路可以走 1.从厦门出发,走高速、过漳州,在新祠下高速,经过适中镇、抚市镇、陈东乡、岐岭乡、大溪乡和湖坑集镇,大约3小时路程,240公里; 2.从龙岩市区出发,经过高陂镇、坎市镇、抚市镇、陈东乡、岐岭乡、大溪乡和湖坑集镇,大约1.5小时路程,80公里; 3.从永定县城出发,经过岐岭乡、大溪乡和湖坑集镇,大约50分钟路程,全程40公里; 4.从广东梅州、大埔方向进入永定境内,经过下洋镇、岐岭乡、大溪乡和湖坑集镇,全程120公里。
旅游小贴士 在永定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内,还可以欣赏客家舞龙、客家娶亲、民间艺人绝技、客家山歌、树叶吹奏等具有乡土气息的民俗风情表演 民俗博物馆内收藏不同历史时期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图片和珍贵文物,全方位展示了客家土楼的渊源历史和客家特有的民俗风情景点地图洪坑民俗文化村景区方位图〔点击查看大图〕 相关资料 位于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东北面的洪坑村13世纪(宋末元初)林氏在此开基,2000年有638户2310人居住在该土楼群内林氏先人在此开基时所建方形土楼崇裕楼、南昌楼已坍塌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聚楼、阳临楼、中柱楼等33座土楼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五凤楼、半月形及其变异形式此外还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宫、日新学堂、林氏宗祠、关帝庙等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成楼为该土楼群的杰出代表,其中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于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振成楼——土楼王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布局完全融入了?易经?中“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是游客必游的“八卦〞土楼。
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 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 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此楼结构精巧、华美堂皇、楹联名诗甚多,至今仍保存了孙中山、黎元洪等名流的笔墨,堪称“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杰作振成楼先后走出了40多位专家、学者和教授,其中一位是中科院院士,这与楼内浓厚的文化气氛的陶冶和严谨的家训是密不可分的 1985年振成楼模型与北京天坛、雍和宫的模型,同作为中国古建筑代表,一道亮相美国洛杉矶国际建筑模型展览会,轰动一时奎聚楼——宫殿式土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山而建,山环水绕,虽历经200年风雨但岿然如山,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颇有布达拉宫气势。
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翻开中门迎接 奎聚楼之美不单单是建筑和文化,而更在于艺术,楼中的雕刻、彩塑和绘画中的花鸟、人物、山水、台阁、故事都显得活灵活现,充满了浓郁的客家历史韵味和乡土气息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福裕楼——府第式土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华美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此楼 结构上下有序,主次清楚,与楼后的山坡走势浑然一体,更显恢宏威严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黎元洪任总统时,林逊之〔林仁山之子,振成楼的设计制造者〕为中央议员,其书画、对联也很知名,“振成楼〞对联几乎全是林逊之一手之作 此楼鼎盛时期曾住有近30户200多人。
中厅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充分表达了客家人的“耕读文化〞;后堂的“胞衣窟〞,更让人感受到“叶落归根〞的深刻内涵如升楼——袖珍土楼 如升楼是永定众多土楼中小巧玲珑的土圆楼,单圈圆楼,直径仅17米,屋内天井圆形,屋顶瓦面内侧连缘为八卦形,外侧边缘为圆形楼内住有六户人家,家居紧凑,井然有序 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最小的圆楼因为楼小,像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的“米升〞许多游客称之为“袖珍土楼〞 其实,取名“如升楼〞,乃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向往过上富裕生活景区图片振成楼内景土楼-奎聚楼文 - 汉语汉字 编辑词条文,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2) 同本义 [figure;veins]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折叠编辑本段根本字义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假设~锦2.刺画花纹:~身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以~害辞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温和:~火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指以古汉语为根底的书面语:552~言~白间杂12.专指社会科学:~科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姓16. 皇帝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如汉文帝折叠编辑本段字源字形字源演变与字形比拟折叠编辑本段详细字义〈名〉1.右图是“文〞字的甲骨文图片,资料来源:徐无闻主编:?甲金篆隶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含义是“外界客体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整体写真、整体素描、整体速写〞许慎?说文解字?把“文〞解释为“错画也〞,意思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整体素描,笔画交错,相联相络,不可解构〞,这与他说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话的意思是一致的说文解字〞这个书名就表示了“文〞只能“说〞,而“字〞那么可“解〞的意思。
文〞是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速写,是人类进一步了解事物内在性质的根底,所以它是“字〞的父母,“字〞是“文〞的孩子文〞生“字〞举例〔以“哲〞为例〕:先对人手摩画,其文为“手〞;又对斧子摩画,其文为“斤〞以手、斤为父母,结合、生子,其子就是“折〞〔手和斤各代表父母的基因〕这个“折〞就是许慎所谓的“字〞字〞从宀从子,“宀〞表示“独立的房子〞,子在其中,有“自立门户〞的意思故“字〞还能与“文〞或其他“字〞结合,生出新“字〞来在本例,作为字的“折〞与作为文的“口〞结合,就生出了新的字“哲〞2.同本义 [figure;veins]文,错画也今字作纹——东汉·许慎?说文?五章以奉五色——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3.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4.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
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饰以篆文——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分文析字——东汉·班固?汉书·刘歆传?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 魏学洢?核舟记?文曰“初平山尺〞5.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6.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literary composition]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好古文——唐· 韩愈?师说?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能述以文——宋· 欧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