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潜孔钻机产品质量分等.pdf
13页ICS 73.100.30 D92 JB/T 53574--1999 KQ 系 列 潜 孔 钻 机 产 品 质 量 分 等 (内部使用) 1999-06-09 发布 2000-01-01 实施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标准下载网()I前 言 本标准是对 JB/T 53574—94《KQ系列潜孔钻机 产品质量分等》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 JB/T 53574—94相比,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是根据产品的变化调整了主要零件的检验项目 本标准依据的产品标准是 JB/T 9023.1—1999《KQ 露天潜孔钻机》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JB/T 53574—94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西矿山机械厂和宣化采掘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子成、黎家健、席富梅、刘俊杰、李留全 本标准于 1988 年 9 月首次发布,1994 年 9 月标准号调整为 JB/T 53574—94 JB/T 53574--1999 标准下载网()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KQ系列潜孔钻机的质量等级、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 KQ 系列潜孔钻机的质量等级。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 3077—1988 合金结构钢 技术条件 GB/T 3177—1997 光滑工件尺寸 GB/T 6060.2—19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机械加工表面 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 10095—1988 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 3 质量等级 3. 1 分等原则 产品的质量等级根据采用的标准、 产品的技术水平、成品检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用户评价意见几个方面来确定,分为合格品和一等品两个等级 3. 1. 1 合格品 3. 1. 1. 1 按现行标准组织生产,实物质量水平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 3. 1. 1. 2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稳定 3. 1. 1. 3 附件与配套产品能保证主机达到合格品水平 3. 1. 1. 4 用户评价产品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3. 1. 2 一等品 3. 1. 2. 1 产品的结构、性能、精度、安全、卫生、可靠性与寿命等质量指标达到国际一般水平,且实物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一般水平。
3. 1. 2. 2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稳定 3. 1. 2. 3 附件与配套产品能保证主机达到一等品水平 3. 1. 2. 4 用户评价产品使用效果良好,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 3. 2 质量等级指标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6-09 批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KQ 系 列 潜 孔 钻 机 产 品 质 量 分 等 (内部使用) JB/T 53574--1999 代替 JB/T 53574—94 2000-01-01 实施 JB/T 53574--1999 2KQ系列潜孔钻机的质量等级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 主 要 零 件 质量等级 成品检验项目合格率 装配、涂漆和包装 质量检验项目合格率 关键项目合格率 主要项目合格率 合 格 品 100 90 100 90 一 等 品 100 100 100 93 3. 3 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数 值 或 要 求 KQ–150 KQ–200 序号 质量要求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钻孔直径 mm 150 200 钻孔角度 (°) 60,75,90 60,70,90 钻孔深度 m 17.5 19.3 钻具回转速度 r/min 24.9,33.2,49.8 13.5,17.9,27.2 钻具回转扭矩 N·m 2400,2320,2060 5800,4812,4310 钻具提升速度 m/min 16 12.3 行走速度 km/h ~1 0.755 爬坡能力 (°) 14 14 1 整机性能 适应岩种 f 8~20 8~20 风 量 m3/min 25 2 部件性能 空压机 风 压 MPa 0.686 回 转 减速 箱空载正、 反运转 1 h后的温升 ℃ ≤30 回转减速箱 800 640 500 400 行走减速箱 500 400 起落减速箱 360 290 清洁度 提升减速箱 mg 240 190 各减速箱密封性 不漏油 3 综 合 技 术要求 气动系统密封性 无明显漏气 JB/T 53574--1999 3 表 2(完) 数 值 或 要 求 KQ–150 KQ–200 序号 质量要求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第一次大修期 h 5000 6000 8500 10000 主钻杆 10000 10000 副钻杆 15000 15000 回转减速箱各齿轮 6000 6000 10000 10000 行走减速箱各齿轮 15000 15000 起落减速箱各齿轮 10000 10000 提升减速箱各齿轮 8500 8500 4 可 靠 性 与寿命 考核零件使用寿命 空心主轴 6000 6000 5 配套性 辅助设备:电动机、风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冲击器等 满足相应等级要求 人身安全防护:齿轮罩、栏杆、走台、梯子 确有防护作用 设备过载保护:气压保护、温升保护、闭锁保护 达到要求 安 全标志:起吊中心、电气安全 标志明显,符合要求 司机室噪声 dB(A) 90 88 90 88 司机室粉尘浓度 mg/m3 ≤2 <2 ≤2 <2 除尘系统排风口粉尘浓度 mg/m3 ≤100 <100 ≤100 <100 加速度 g 2 1.8 2 1.8 司机室 振动值 频 率 Hz 2~250 6 安全卫生 特殊环境的适应性 ℃ –30~+40 3. 4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JB/T 53574--1999 43. 4. 1 装配、涂漆和包装质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数 值 或 要 求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合格品 一等品 项 数 1 回转机构 钻具旋转、变速平稳、可靠,推进升降准确、灵活 2 2 行走机构 履带松紧适度,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动作灵活、平稳 1 3 接卸杆机构 托杆器托起、放下灵活,送杆器送杆平稳、可靠、正确,对中性良好,卡杆牢靠 2 4 钻 架 起落平稳、无阻碍 1 5 风接头 活塞和卡爪动作灵活 2 6 气路系统 操纵灵活、准确、可靠,无明显漏气 1 7 各减速箱 运转时无周期性冲击噪声 1 沿长度方向 ≥50 1 8 减速箱齿轮接触斑点 沿高度方向 % ≥40 1 9 各运动零部件 润滑良好 1 10 制动器 制动可靠 1 除锈等级 St2 St3 1 主要大平面油漆 无流痕、气泡 1 油漆表面 无漏漆、脱落、裂纹、色泽不一 1 11 外观质量 整机外露表面 良 好 1 箱外标记 统一、准确 1 产品使用说明书 1 产品合格证 1 随机技术文件 装箱单 齐 全 1 包装箱、捆扎件、外露加工表面 牢固,有防锈、防划伤措施 1 12 包 装 实物与文件 相 符 1 3. 4. 2 KQ–150 潜孔钻机的主要零件加工制造质量(关键项目和主要项目)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表 4规定的内容。
JB/T 53574--1999 5 表 4 序号 零件名称 检 查 项 目 及 要 求 项数 1 箱 盖 115.50 mm±0.027 mm,*138 mm±0.0315 mm,*177.5 mm±0.0315 mm 3 2 箱 壳 115.50 mm±0.027 mm,*138 mm±0.0315 mm,*177.5 mm±0.0315 mm 3 3 主 轴 φ 95 mm k7 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1.6 µm(2 处) φ 90 mm k6 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1.6 µm(4 处) 对 A—B端面跳动为φ 0.04 mm 2 4 1 4 齿轮(02.01.11)(精度 GB/T 10095中 8–8–7 GJ) φ 95 mm H8 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3.2 µm(2 处) 齿面表面粗糙度为 Ra 6.3 µm,齿面淬火硬度 45~52 HRC 公法线长度mm839.98180.0265. 0−−齿形公差 ff ,齿向公差 Fβ 齿距累积误差 fp,齿距极限偏差 fpt 2 2 1 2 2 5 齿轮轴(02.01.14) φ 50 mm m7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1.6 µm(2处) 齿面表面粗糙度为 Ra 6.3 µm,齿面淬火硬度58~64 HRC φ 35 mm k6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1.6 µm(4处) 公法线长度mm216.24118. 0163. 0−−2 2 4 1 6 齿轮(02.01.15) φ 50 mm H8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3.2 µm(2处) 齿面表面粗糙度为 Ra 6.3 µm,齿面淬火硬度45~52 HRC 公法线长度mm959.78160.0235. 0−−2 2 1 7 齿轮轴(02.01.18) φ45 mm m7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1.6 µm(2处) φ 35 mm k6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1.6 µm(4处) 齿面表面粗糙度为 Ra 6.3 µm 公法线长度mm373.19118.0163. 0−−齿面淬火硬度58~64 HRC 2 4 1 1 1 8 齿轮(02.01.19) φ 45 mm H8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3.2 µm(2处) 齿面表面粗糙度为 Ra 6.3 µm,齿面淬火硬度50~58 HRC 公法线长度mm465.50140.0203.0−−2 2 1 9 齿轮(02.01.21) φ42 mm k 7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1.6 µm(2处) 齿面表面粗糙度为 Ra 6.3 µm 公法线长度mm621.23116. 0163.0−−齿面淬火硬度55~60 HRC 2 1 1 1 10 轴(06.01.07) φ 60 mm k7,φ 50 mm k7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6.3 µm φ 60 mm k7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3.2 µm(4处) φ 70 mm k6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3.2 µm(4处) 对A—B的跳动为φ 0.08 mm 2 4 4 1 注 1 带 ∗ 者为关键项目。
2 主要项目61项,关键项目4项 JB/T 53574--1999 63. 4. 3 KQ–200 潜孔钻机的主要零件加工制造质量(关键项目和主要项目)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表 5规定的内容 表 5 序号 零件名称 检 查 项 目 及 要 求 项数 1 空心主轴 外花键齿面硬度40~45 HRC 调质硬度260~280 HB ∗材质35CrMnSiA(GB/T 3077) 1 1 1 2 钻杆接头 φ 40 mm H7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3.2 µm(4处) 方孔螺纹φ 120 mm对φ 250 mm H9的同轴度为φ 0.03 mm 调质硬度240~280 HB 4 1 1 3 箱 体(K1111.1.2.1) 168 mm±0.0315 mm,*150 mm±0.0315 mm,*170 mm±0.0315 mm, 3 4 箱 体(K1111.6.1.7)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