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省保山市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找水方向3700字_工学.doc
3页浅析云南省保山市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找水方向3700字摘要:本文论述的这项T作,为2010-2011年保山市抗旱救灾打井工作所取得的实践经验,既研 究了缺水地区的水文地质单元结构特征,也为后期的抗旱打井或地下水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借鉴关键词: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找水方向;特征1区域地质背景1. 1地质构造工作区位于滇缅“歹”字型构造与经向构造复合部位,区内断裂纵横交错,褶皱形态 不茯完整,构造复杂早古生代至中生代沉积岩地层卷入经向构造体系,其活动始于加里东 早期,华力西期活动逐渐增强,燕山期活动达到高峰,喜山期以来至近代仍有活动,受强烈 的东西挤压,在相邻的怒江地区形成近南北向的坳陷带1.2地层区内地层出霜较全,白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分布澜沧江断裂以东主要为三叠系上统 至H垩系的碎屑岩分布;昌宁县柯街断裂南东向主要出歸澜沧群、励统群变质岩以及燕山期 侵入岩;澜沧江与怒江断裂间主要为寒武系一三蒂系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分布,山间盆地间 沉积了较厚的第三系粘土岩和第四系湖相粘土,沿断裂带附近有华力西晩期玄武岩分布怒江以西的高黎贡山地区地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以变质岩为主;高黎贡山以西 地区,以岩浆岩为主,岩类复杂,分布广泛,从华力西期、燕山期、喜山期以至近代持续不 断地发生肴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由侵入一喷出的岩浆活动旋冋,华力西期至喜山期以侵入 岩体为主,喜山期至近代则以火山喷发为主,尤以新生代第三系以来的中一基性火山喷发活 动逐渐加强,至第四系全新世达到高潮,形成多期次、大范围的火山台地、火山锥。
1.3地形地貌该区位于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纵谷,主要山脉有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主要水系有 澜沧江、怒江和龙川江,山川均为南北走向巍峨的高黎贡山和怒山挟持怒江居中纵贯全市, 怒江以西为高黎贡山山脉,以东至澜沧江河谷为怒山山脉,澜沧江以东少部分地区属云岭山 脉市内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最高点为北部腾冲具境内的高黎贡山大脑了峰, 海拔高程3780. 9m;最低点位于南部龙陵具与潞西市、缅何交界处的力马河入怒江口,海拔 高程535m;垂直高差达3245.9m北部地区山高水急,谷深壁陡,河谷多呈“V”字形,峰 顶海拔多在2500〜3600m Z间;南部中山绵延,谷坝相嵌,河谷较为开阔,峰顶海拔多在 1500〜2500m Z间,山地坡度较北部平缓,坝了海拔一般在700-1700m左右2水文地质条件2. 1地下水类型区内地层岩性较齐全,构造、地貌复杂,根据地下水赋存岩性及水动力特征,地下水 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四大类熨 其中以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松散岩类孔隙水及碎屑岩裂隙孔隙水 仅见于山间盆地内2. 2含水岩组及富水性2. 2.1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保山、施甸、昌宁等山间盆地及河谷中,含水层厚度一般30〜200m,地下水 赋存于湖积、冲积、洪积砂、砂砾石层中,受沉积物的影响,地下水富水性变化较大。
在保 山、施何盆地西侧山前洪积扇,砂、砂砾石层含水层厚度达10〜50m,地下水富水性相对较 好,单井涌水量达100〜500t/do在盆地中部或湖相沉积区域,沉积物以粘土为主,砂、砂 砾石层含水层厚度薄,水景贫乏,单井涌水景0〜30t/do2.2.2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分布于澜沧江以东以及昌宁、丙麻、卡斯凹街等盆地澜沧江以东含水岩组为三蒂系 上统、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性为砂岩、砂砾岩、板岩、泥岩等,地下水赋存于孔隙裂隙中, 富水性羌,泉流量多小于11,/s昌宁、丙麻、卡斯凹街等盆地为第三系半胶结粘七岩夹粉、 细砂岩在昌宁盆地中,粉、细砂岩厚度相对较大,地下水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可达 100〜200t/do其他分布区岩性以粘十•岩为主,基本不含水2. 2. 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该类含水层组主要分布在怒江与澜沧江间,包括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志留系中上 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三叠系中统地层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二叠系 及三叠系以灰岩、泥质灰岩、H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岩体内溶蚀节理裂隙、溶孔发育, 其形成的地下网络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使地卞水垂向交替或水平运移祁较为 通畅,水动力条件较为优越,含水性较均匀,岩溶大泉流量多为10〜lOOL/so奥陶系中下 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统、石炭系上统为灰岩、泥灰岩、砂岩、泥岩互层,由于岩溶层受上 下碎屑岩的限制,故岩溶多顺走向发冇,洼地、漏斗多呈条形,含水极不均匀,泉水流量多 为 1〜lOOL/so3地下水富集特征该区处于“歹”字型和经向构造体系的复活部位,断裂纵横交错,加之后期岩浆的侵 入和火山喷发作用,使岩层的完整性受到很大的破坏。
由于地下水的运移、富集受岩性、构 造和地貌的影响,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也很复杂,根据构造、地层岩性,地貌部位特征及地下 水的富集,空间分布规律,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特征的水文地质区3. 1澜沧江以东碎屑岩裂隙水区含水层纟H以三叠系上统至白垩系红色碎屑岩为主,属“歹”字型构造,北西向平行发 冇有澜沧江断裂带、新塘一厂街断裂和永平大河断裂,受断裂煤响,节理裂隙较发冇,但砂、 泥岩多呈互层状,限制了裂隙的延伸,节理裂隙多闭合或泥质充填且该区为高中山区,为 澜沧江东侧陡坡区,澜沧江深切,相对高差1000m以上,沟谷多呈“V”型,地形坡度30〜 50 ,大气降雨大多形成地表径流,不利于渗入地下,地下水贫乏,地下水开发条件差3. 2变质岩裂隙水区位于北东向柯街断裂南东区域,区内山高谷深,为中山缓-陡坡地形,沟谷呈“V”型, 相对高差大,斜坡坡度30〜40含水岩组主要为一套中一深变质岩,岩性为片岩、片 麻岩、变粒岩,构造上为“歹”字型构造与经向构造复合部位,北西向压、压扭性断裂和北 东向张性断裂发冇,岩体中裂隙发冇,张开性较好,在构造和地貌有利部位地下水富水性较 好如柯街断裂与“歹”字型构造复合部位的河谷地带,泉流量一般1〜4L/s,单井涌水量 20〜lOOt/U,地下水富水性较好,开发条件较好。
在该区的昌宁和卡斯凹街盆地中,表层由第四系冲洪积粘土、砂、砾石组成,一•般厚 5〜10m,在昌宁盆地中最厚达70m余,其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最10〜100t/d其下分布 有厚度较大的第三系粘土岩,厚达200m,其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多小于10t/do3. 3火成岩裂隙水区分布于怒江以西,为“歹”字型和经向构造体系的复活部位,断裂发育怒江与龙川 江间的高黎贡山区以变质岩为主,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以南北向的怒江断裂带为主,含 水岩组主耍为一套浅一深变质岩,岩性为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受地形条件影响,富水性 差龙川江以西,以火成岩为主,既有侵入岩也有喷出岩,侵入岩分布区,地形以中山为主, 山高谷深,沟谷呈“V”型,相对高差大,斜坡坡度:30〜40,地下水富水性差在腾冲 盆地喷出岩分布区,从上第三系至近代发生过多期喷发,含水岩组主要玄武岩、安山岩、英 安岩及火山碎屑岩,其间夹有河流松散堆积物,其孔隙性好,总体富水性较好,在腾冲盆地 边缘及沟谷中多见大泉出露,单井涌水量在100-500t/d,地下水开发条件较好4缺水区找水方向据木次西南抗旱救灾探采机井资料,T作区地下水富集规律具如下特点:1) 构造复合部位富水性强。
经向构造的柯街断裂与“歹”字型构造复合部位,受构 造影响,岩体裂隙发冇,在脆性岩体中裂隙张开性好,对地下水运移有重要控制作用,地下 水较丰富,多数泉流量1〜4L/s如昌宁县大田坝乡沟谷边施工8 口机井,井深70. 1-80. 5m, 除1 口机井布置位置高为干井,其余7 口机井涌水量1&6〜105.6t/d,地下水位埋深在 0.86〜42. 3m Z问,降深4. 85〜34. 04m,含水层位4 口井为三叠系砂岩、板岩互层,3 口井 为花岗岩2) 强径流带较富水腾冲火山主要分布于县城北部,火山岩熔流自北向南堆积,由 于火山多期喷发,喷出物结构疏松,其间又夹杂有河流冲积物,地下水富水性较好,地下水 白北向南径流,于腾冲具城区域排泄,大泉流量100〜300L/so在该区马站、|11|石、滇滩、 北海和腾越五个乡镇共施工探采集合机井29 口,井深62. 8〜175m,除4 口机井因位于地下 水补给区为干井,其余25 口井涌水量6. 8-498. 2t/d,水位埋深0. 0-89. 7m,降深0. 1〜 45. 0m,含水层组均为第四系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及英安岩3) 阻水断层上游较富水隆阳区丙麻乡上庙村位于近分水岭地带,有一走向近南北 的压性断裂从沟边通过,断层上盘为三叠系灰岩,下盘为石炭系玄武岩,起到阻水作用,断 层上盘相对富水。
在断层上盘施工2 口机井,井深69. 5〜72.45m,涌水量30. 64〜54. 9t/ U,水位埋深4. 5〜40. 14m,降深0. 8〜24.7m。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