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课时作业二十八神经调节.doc
4页课时作业(二十八) 神经调节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第1题图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3.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3题图 A.发生反射时,兴奋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B.兴奋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4.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5.[2019·江苏高考]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5题图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6.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6题图 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 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 C.刺激b点,a、c均会兴奋 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7.[2019·启东月考]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兴奋时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图 A.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组成反射弧,其中肌肉和闰绍细胞属于效应器 B.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在图中其它3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 C.闰绍细胞转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图示反馈回路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8.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图 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 B.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 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D.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9.[2019·启东月考]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 )第9题图 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 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 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 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10.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类。
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0题图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二、多项选择题11.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含有体温感觉中枢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 D.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三、非选择题13.[2019·盐城模拟]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当气味分子扩散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分子可以黏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进而让人形成特殊的嗅觉。
下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及其末端的放大图像请据图回答: 第13题图(1)图中A结构为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兴奋在B结构处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在a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将发生__________次偏转,兴奋以__________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最后在__________产生嗅觉 (3)少量的气味分子与气味受体蛋白结合,激活Ca2+/Na+离子通道, Ca2+ /Na+大量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内流的Ca2+进而激活Cl-离子通道,Cl-大量外流,使__________,从而形成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4)不同种嗅觉受体细胞拥有不同种类型的气味受体,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14.[2019·启东月考]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第14题图(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
2)轴突末端释放Ach方式是________,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________4)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__症状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钙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__症状15.[2019·北京高考]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 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第15题图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与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 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 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 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内容从____________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