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去年各区县PM2.5均未达标 通州大兴"最差".docx
25页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 黄颖)2014 年北京 PM2.5 年平均浓度值为 85.9 微克/立方米, 超过国家标准 35 微克/立方米 1.45 倍各区县 PM2.5 年平均浓度范围在 73 至 105.9 微克/ 立方米,均未达到国家标准另外,北京将针对国务院的“水十条”出台落实计划16 区县 PM2.5 均超标昨日,北京发布《2014 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4 年,北京空气中的二氧化氮 (NO2) 、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分别为 56.7、115.8 和 85.9 微克/立方米,都超过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 PM2.5 超标幅度最大,超过标准限 值 1.45 倍继 2013 年北京首次在环境公报中晒出各个区县的 PM2.5 年均浓度值,昨日,该成绩 单再次亮相公报显示,各区县 PM2.5 年均值范围在 73 至 105.9 微克/立方米,均未达到国家标准 另外,各区县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范围在 87.1 至 136.9 微克/立方米之间,也均未达到 国家标准针对首要污染物 PM2.5,通州、大兴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均浓度破百成为“最差” ;密 云、延庆和怀柔年均值在 70 微克/立方米左右名列前三。
河流水质比水库湖泊差公报显示,2014 年,北京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 准,上游水体水质仍好于下游,水资源短缺和城市下游河道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尚未根本改 变从三种水体类型看,水库水质较好,湖泊次之,河流水质相对较差针对河流环境,公报显示,去年全年共监测了五大水系有水河流 94 条段,长 2274.6 公里,其中,二类、三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 46.9%;四类和五类水质河长占总长度 7.3%;劣五类水质占 45.8%据了解,我国的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分为五类,一类至三类水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四 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五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污染 程度已超过五类的水,被称为劣五类水公报显示,北京五大水系中,潮白河系水质最好,大清河系和北运河系水质总体较差, 劣五类水达 70%以上■ 焦点劣五类水占 45% 消灭难度大昨日,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水十条” )提出,到 2020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总体达到 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 10%以内。
市环保局水和生态处处长韩永岐介绍,近十年来,北京劣五类水体大约占 45%, “关 于黑臭水体的具体标准还有待国家正式发布 ”韩永岐说据悉,北京上游的水体一直比较好,但城市下游水体比较差,不符合国家标准,下游 都属于劣五类韩永岐坦言,因为国家考核标准非常严格,要消灭劣五类,难度非常大目前,北京 的污水处理率中心城大约在 90%以上,全市平均下来大概在 85%左右北京将采取初期雨 水收集治理、再生水循环利用等措施,使水流动起来,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实现城 市河道水质循环污水利用的相关工程今年年内将基本完成,实现整体循环另外,韩永岐介绍,北京全部属于海河流域,针对水十条提出的海河等七大重点流域 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 70%以上,是针对全部流域的目标,北京域内 的指标如何,还需要等国家的具体要求京津冀联合治水早已开始昨日的“水十条”提出,到 2020 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 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京津冀、长三 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韩永岐说,水领域的京津冀协同合作,早在十年前就启动了,比如为了保护水源地, 北京给予上游地区水污染治理资金支持,接下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联合治水的 力度还会加大, “毕竟流域的问题是整体的问题,搞好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调配,水环境才 能根本改善。
”据介绍,根据国家的“水十条” ,市环保局和市水务局将联合研究制定北京市的水污染 防治规划,具体落实国家的要求我本沉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