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的崛起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通用).doc
3页第2课 苏联的崛起一、理想与成就1.理想: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2.过程:1925年底,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3.成就: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工业强国二、斯大林模式1.形成: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2.表现(1)在斯大林时代,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2)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3.评价(1)利: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问题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探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
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使苏俄(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使苏联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问题2】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有什么特点?探究: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方面: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片面发展重工业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以致形成个人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民主法制极不健全;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1.我国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以“五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到下列哪国的影响?(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英国答案:B2.下图是1928年苏联的一幅海报,下列给海报添加的标题中,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十月革命胜利C.农业集体化 D.工业化之路答案:D3.苏联在启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确立的发展方针是优先发展(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手工业答案:A4.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十月革命胜利 B.苏联建立C.1936年新宪法颁布 D.新经济政策实施答案:C5.欣赏漫画《斯大林工厂》,下列对漫画反映的斯大林体制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漫画《斯大林工厂》A.家长制作风盛行 B.斯大林是位优秀厂长C.民主和法制健全 D.工人的工作热情高涨答案:A6.九年级(1)班的历史活动小组在收集俄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相关资料后,在班会上展开讨论下面是小明同学的观点,请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1921年列宁实行了“一五”计划,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22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列宁模式”1)错误:____ 改正:____(2)错误:____ 改正:____(3)错误:____ 改正:____(4)错误:____ 改正:____答案:(1)错误:沙皇的专制统治 改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2)错误:“一五”计划 改正:新经济政策(3)错误:1922年 改正:1936年(4)错误:列宁模式 改正:斯大林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