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生物下册7.3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设计冀教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83329853
  • 上传时间:2023-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第三节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教材分析在学习了“免疫”“传染病的预防”以后,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同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本节教材安排“艾滋病”的内容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也是恰到好处的本节教材围绕“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这一教学重点,从艾滋病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把收集到的艾滋病信息进行整理、参与交流,进一步与传染病知识建立联系,加强对“后天获得的免疫力”的理解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常识,关爱艾滋病患者,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分析在学习艾滋病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而且在网上、报刊杂志上、电影电视上、社会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是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艾滋病,对艾滋病存在畏惧情绪,若真有艾滋病患者在学生的身边时,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艾滋病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对艾滋病的探究活动,不难总结出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

      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人为本”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艾滋病的探究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探究设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答疑和讨论,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着力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出发,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探究、思考、分析、讨论,尝试由传统教学方式向探究性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采用探究、问答、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学、调查和课堂上的讨论解决一个个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本节运用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从不同途径中收集有关艾滋病的各种信息,参加艾滋病的分析活动,阐明艾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参与艾滋病的探究和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艾滋病患者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学生自愿结组,每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整理员、发言人用约一周的时间收看、收集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上报道的有关艾滋病的资料,或者到学校医务室、附近防疫站、医院访问医务人员,从中获得艾滋病的相关信息。

      教师准备:多渠道搜集关于艾滋病的各方面信息,整理成若干材料如:材料一: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呈平稳上升的趋势1989年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72人;1996年就达到5990人; 1999年艾滋病感染者成倍增长,全国发现15088例;2000年5月据有关专家估计,艾滋病感染的实际人数已超过50万人;2001年估计超过60万;如果控制不力,到2010年中国的HIV感染人数将会超过1千万材料二:准备有关艾滋病的录像片;或节选《青春奥秘》录像教学片中的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导入新课根据提供的数据(见材料一),绘制柱形统计图表示艾滋病在我国的增长趋势 研究材料一的数字内容,并将数字转化成图示(绘图)若有的同学采用扇形、线性统计图来表示要加以鼓励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说明自己绘制图示的依据小组内交流完毕,推荐出一名发言人,代表本组的意见在班内进行交流,阐明本组的观点学生之间相互评议,探究出较为完善的能够代表数字材料的图示教师深入到组内,倾听学生的发言,注重搜集反馈信息 对于准确无误的图示或有创意的图形,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不确切的或不完善的图,组织学生修善自己的示意图。

      进一步完善绘制的示意图,从中思索相应的知识教师进行寻视,个别指导 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录像片(见材料一)认真观看,并联想课前调查活动的有关内容,进入对艾滋病的思考依据课前学生调查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融入到组内,搜集交流信息各组将课前调查活动获得的知识内容如实地在班内汇报交流方式可采取多样化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是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生存场所;传染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对于这次调查实践活动中的其它感受也应让学生谈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根据各小组的发言,每位学生均应对各组的调查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辨论,通过辨论求得知识的真啼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从中评议出本次调查活动的最佳组合优胜组根据小组交流等各个环节掌握的反馈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出议题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42-144的的内容出示相应的议题: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生存在人体哪些部位? ·艾滋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怎样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对人了有什么危害?仔细阅读相关内容,研究教材中对知识内容的阐述,并结合课前的社会调查思索相应的议题。

      组织各组讲出研究议题的结果小组内择出发言人,在班内讲述对相应议题探究的结果独立完成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学生的发言是否完善,教师不要急于纠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本组的见解出示探究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见附表)组织学生完成 提出议题:1.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2.国家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血液筛查HIV抗体,这个计划对于需要血制品的患者有何益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思索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对这两个议题的认识、看法和见解通过充分的讨论,达成共识安排制作展览活动整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艾滋病的信息资料,确定一个主题,制成墙报(或图片资料、宣传画等)不同形式的内容进行展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在课上或课下完成附表: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场所艾滋病病毒的传染途径艾滋病的主要症状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