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
9页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摘 要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分析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剖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融资; 道德风险; 不利选择; Summar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for th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China base on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and lists some solutions.Key words:Imformation asymmetry capital raising of SMEs moral hazard adverse selection根据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春季交流会”上发布的研究年度报告,我国的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创造了我国近六成的经济总量,提供了近一半的财税收入以及近八成的就业岗位。
随着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继影响之下,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建立与发展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或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畸形大大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0家中小企业中,有70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而从未获得过固定资产贷款, 有44 家从未获得过流动性资金贷款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中小企业又应该以何种措施来解决这种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该问题进行剖析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概括来讲,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内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通过股东投资或员工参与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会发生融资费用、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会予以反映内源融资可以起到调整资金结构,掩盖亏损,加大财务杠杆的作用等因此, 可以创造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方便不足之处是内源融资的融资金额非常有限,不稳定性大,持续性不强,使企业融资产生“后劲不足”的情况。
第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是指融资主要来自于企业外部的投资,它分为权益性融资与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证券市场融资企业通过进入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来获得资金,但是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进入公开的证券市场或者仅仅能够进入二板市场,而在非公开市场的进行的集资, 由于规模小、 经验少、抗风险能力低,所以集资过程中容易盲目,还可能为自身的发展埋下高额债务的隐患,因此权益性融资获得的资金规模相当有限;债务性融资则主要是指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金融机构成为完成融资任务的专业化组织,它不仅能够提供足额、持续、稳定的贷款,并且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融资要求,债务性融资就成为他们主要的外部融资选择二、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实务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原理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互相之间拥有对于某种事物信息的完全程度不同假设对于某事件P,市场参与者A与B所掌握的关于P的信息程度相同,我们称之为A与B之间信息相互对称;若A与B所掌握的关于P的信息程度不同,则称为A与B之间信息不对称在经济市场中,信息的种类也有很多,根据可获取程度的不同分为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公共信息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备有共同的市场知识,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对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得的所有相关信息;私人信息是指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而在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对于市场参与双方(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关键,下面对信息不对称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 表现一:不利选择不利选择分析是来源于乔治·阿克洛夫(1970)提出旧车市场模型开始的该模型指出,对于旧车市场上的汽车,人们很难辨认出哪些是高质量的汽车,哪些是低质量的汽车假设某卖主买了一辆新的汽车,在使用不久后卖入旧车市场,即便该汽车是新车,但由于它与旧车市场上的其他低质量的汽车在表面上并无大的差别,而旧车市场上的买主很难分辨出汽车质量的高低,因此该汽车虽然质量很高,但难以在旧车市场上卖出好价格,这就影响了汽车的卖主,使其逐步不愿意将自己质量高的汽车卖入旧车市场,因为他的质量好的汽车也不能卖出好的价格因此,低质量的汽车就逐步将高质量的汽车排挤出了旧车市场这就是阿克洛夫模型所论述的问题而不利选择正是在阿克洛夫模型上发展出来的罗斯查尔德(Rothschild)和斯蒂格里茨(Stigliz,1976)通过对保险市场的研究得出,在保险费率给定的价格水平上,高风险的投保人将购买更多的风险,而低风险的投保人将购买更少的风险由此导致高风险的消费者把低风险的消费者赶出保险市场,产生逆向选择行为。
从目前情况来看, 大企业由于信息公开化程度较高,社会信誉较好,金融机构很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这些企业的信息,出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 比较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贷款,甚至是优惠贷款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由于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财务制度不规范,内部会计信息可信度低,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提升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样出于安全性考虑,自然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出现银行等金融机构 “惜贷” 现象,即使中小企业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也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可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表现二: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代理人并不承担他们行为的全部结果本质上来说道德风险属于外生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它的存在,将破坏市场均衡或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具体来说,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是指借款者取得贷款后,可能改变原来在签订借贷合约时的承诺条件,从事高风险投资或者故意逃废债务,导致贷款无法归还,从而使金融机构承担更多的贷款损失风险由于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比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有关企业经营、项目投资以及还款意愿方面的信息,从而使得金融机构面临着来自中小企业道德方面的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归还贷款的可能性,使得金融机构可能采取要么减少向中小企业贷款,以降低道德风险,这便导致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萎缩;要么提高贷款门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评估和管理,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损失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考察能显示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的现金流、利润率和还款计划等指标,来决定是否向中小企业贷款;另一方面,要求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价值的抵押品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整体信用水平较低,即使能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应的现金流、利润率和还款计划等资料,也难以使金融机构信服,因为金融机构所拥有的有关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项目投资以及还款意愿方面的信息不完全,加之监督成本较高,基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金融机构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贷款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难以拿出使金融机构满意的抵押担保物,金融机构也不会给中小企业贷款可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除了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我们从博弈理论来分析银行与中小企业的理性行为第一,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分析在完全信息下,设博弈方即银行和中小企业都只有两种策略,银行的行为策略分为:贷款或不贷款;中小企业的行为策略分为:履行合约或不履行合约。
此外,再设银行贷款总额为L,如果能够收回贷款,则利息收入为R企业通过获得贷款产生经营利润为B,这样两个博弈主体之间博弈的收益矩阵就如下图:银行贷款不贷款中小企业履行合约R,B-R,0不履行合约-(R+L),(R+L+B)0,0由上图可知, 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情况下,银行如果选择贷款,中小企业选择履行合约,其收益为B;若中小企业选择不履行合约,此时收益则为 ( R + L +B),高于履行合约的收益因此,中小企业会选择不履行合约在此情况下银行的收益则为: - ( R + L)但是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 银行会选择不贷款所以此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解为:(不贷款,不履行合约),博弈双方的收益情况为 (0 , 0)上述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融资难的原因由于银行担心中小企业不履约,所以会选择不贷款给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即使选择履行合约也得不到任何收益,所以会增加其不守信用的可能性,最终形成一种不良的均衡结果:银行不贷款,中小企业也不会履行合约这种情况长期进行下去,只会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因此,我们要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以及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制,使双方达到 (贷款,履行合约) 的均衡水平。
第二,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分析实际情况下,银行和企业之间在信息上往往是不对称的银行对中小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将来的盈利前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透明度低、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生产的不确定性大银行此时只能根据融资企业传递的信息来判断该企业属于“可贷款企业”还是“不可贷款企业”,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向企业发放贷款如果判断失误,即拒绝可贷款企业的贷款申请或给不可贷款企业进行贷款,则对于银行而言,会增加银行承担的贷款风险,而对于中小企业所造成的后果更是不言而喻了如上文所设,银行的行为策略仍然为:贷款或不贷款;中小企业的策略为:“可贷款企业”贷款或者是“不可贷款企业”贷款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图:银行贷款不贷款中小企业可贷款企业R,B0,-M不可贷款企业-(R+L),-(M+L+B)0,0由上图的支付矩阵可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贷款,可贷款企业) ,也就是说,在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考虑成本的因素,企业能否取得银行贷款完全取决于银行所推断的企业经营的好坏银行基本上通过企业信用的可信度、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担保、质押、抵押等情况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但我国中小企业的等级评估体系不健全、担保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较为混乱、信息不透明等原因使得银行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较少,从而做出不贷款的决策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根据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情况,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做出如下分析: 第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中小企业由于其企业规模小,组织架构变化频繁以及对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而相比与大型企业稳定的利润来源以及企业结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使得金融机构质疑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与盈利,进而阻碍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中小企业想要获得大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又必须有足够的抵押担保或者充分证明自己的盈利实力,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又是一种困难 第二,中小企业经营信息不透明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程度对于其贷款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大多有信息不透明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公开化程度高,披露也比较充分,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获得有关信息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信息基本上是不透明的。
因此,中小企业在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