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振动简谐振动仿真(共43页).docx
4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 要机械振动主要有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三种对三种振动建立模型,列出振动方程,再对三种振动给定初始条件,就可以利用Matlab Simulink功能对三种振动进行仿真模拟,得出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动能,势能,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另外,我们对振动方程求解,得出振子位移关于时间的函数,再分别对其求一阶、二阶导数,就可以得出速度、加速度函数,再经过简单运算就可以得到动能、势能、机械能函数我们再通过分析函数来分析其图像,再对比仿真模拟出的图像,就可以确定我们的仿真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关键词: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专心---专注---专业1引言——机械振动的仿真原理1.1 Matlab Simulink功能简述Simulink是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可以用来对各种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它的建模范围广泛,可以针对任何能用数学来描述的系统进行建模,例如航空航天动力学系统、卫星控制制导系统、、船舶及汽车等,其中包括了连续、离散,条件执行,事件驱动,单速率、多速率和混杂系统等Simulink提供了利用拖放的方法来建立系统框图模型的图形界面,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块以及不同的专业模块集合,利用Simulink几乎可以做到不书写一行代码即完成整个动态系统的建模工作。
除此之外,Simulink还支持Stateflow,用来仿真事件驱动过程Simulink是从底层开发的一个完整的仿真环境和图形界面,是模块化了的编程工具,它把Matlab的许多功能都设计成一个个直观的功能模块,把需要的功能模块用连线连起来就可以实现需要的仿真功能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自己的功能模块,Simulink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是一种很不错的仿真工具[1]1.2机械振动的物理模型物理学中的机械振动主要分为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三种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类型的振动建立物理模型来分别研究1.2.1简谐振动的物理模型图1 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物理实验模型如上图所示,弹簧振子在附近做简谐振动已知弹簧振子质量为,所受合力为,弹簧劲度系数为,则有:又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于是可以得到: (2)令,则可得: (3)方程(3)的解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时的振动位移,一阶导数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时振动速度,其二阶导数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时的加速度。
1.2.2阻尼振动的物理模型如图1,若弹簧振子在x轴上受到粘滞阻尼的作用力,则弹簧振子做阻尼的振动设弹簧振子受到的阻尼力为: (4)式中g 为阻尼系数,与物体的形状以及周围性质有关弹簧振子受到的弹力为,则对弹簧振子,有牛顿第二定律有: (5)整理后得: (6)令,,则有: (7)这就是阻尼振动的振动方程其解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t时的振动位移,一阶导数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t时振动速度,其二阶导数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t时的加速度1.2.3受迫振动的物理模型如图2,弹簧振子在附近做阻尼振动已知弹簧振子质量为,弹簧劲度系数为平行于轴的平面对弹簧振子有阻尼力的作用对弹簧振子施加一外加激励力,设,则称为谐激励力,其中为外施激励频率,t是持续时间 对弹簧振子受力分析,其所受弹力为:由于阻尼振动是振幅(或能量)随时间不断减少的振动。
能量减少的原因是有粘滞阻尼和辐射阻尼为方便,均视为粘滞阻尼则弹簧图2 弹簧振子在外加激励力作用下做阻尼受迫振动振子所受阻尼力为: (8)式中g 为阻尼系数,与物体的形状以及周围性质有关则对弹簧振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9)对(9)式变形可得: (10)令,为固有频率,为阻尼因数,则(10)可变为: (11)方程(11)的解就是时刻时弹簧振子的位移,其一阶导数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时振动速度,其二阶导数即为弹簧振子在时刻时的加速度[2]我们记为相对阻尼系数或阻尼比根据阻尼对系统振动的影响,振动响应分为弱阻尼(<1)、强阻尼(>1)和临界阻尼(=1)三种情况,这里仅讨论弱阻尼的情况1.3 Matlab Simulink仿真原理简述在得到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方程后,通过这三个方程,我们可以用高等数学的方法求出这三个方程的通解同时,我们可以用Matlab的计算功能求出它们的通解这三个方程的通解表示振子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我们得到的这三个方程,前两个为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第三个为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
根据这三个方程,我们可以通过Matlab Simulink中的各种模块模拟弹簧振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再添加一个平方模块,设置好系数,就可以模拟振子动能、势能、机械能,用线连接各模块,这样流程图就做好了设置好各模块的参数后,再设置好系统环境变量,点击运行,通过示波器模块就可以模拟出相应的图像曲线[3]图像的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相应为位移、速度、加速度、动能、势能、机械能图像表示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关系通过这三种情况方程的通解,我们可以分析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再和模拟出的图像对比分析对方程通解求一阶导,就可以得到振子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析出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再和模拟出的图像对比分析同样我们可以求出方程通解的二阶导数,这就是振子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析函数特征,再和模拟出的函数图像对比分析,就可以分析模拟出的图像是否正确,及其与理论符合情况2简谐振动方程的解及其模拟仿真 2.1简谐振动方程的求解这里,我们设系统初始条件为s时,,通过高等数学方法解这个齐次微分方程可得: (12)式中则速度表达式为:,将初始条件代入(12)式,可得: (13)这就是满足初始条件的简谐振动方程的解。
由(13)式我们可以得出弹簧振子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振子周期为时,振子位移正向最大位移出,即图1中的A位置,此时振子速度为0,加速度最大;经,振子向负方向运动到平衡位置,此时振子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再经,振子继续向负方向运动到负的最大位移处,此时速度为0,加速度最大;再经过,振子向正向运动到平衡位置,此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最后经过,振子回到初始位置,即正的最大位移处,完成一个周期的振动通过matlab7.0符号运算,可以得出该微分方程的解,相关程序见附录程序12.2简谐振动模型的仿真研究2.2.1基本模型的建立我们设系统的固有频率,则于是(3)式变为:打开Simulink Library Browser,选择新建按钮,根据所需要模拟的运动方程选取模块,其中包括Subtract、Intergrator、Gain以及Scope模块,需要注意的是将Subtract模块中的List of signs改为--,以便让前面的符号为负,为了使前的系数为0.5,将Gainl中的值设为0.5,速度项系数Gain设为0设置位移模块的初始值为4,速度模块的初始值设为0,加速度模块的初始值设为0这样,几个关键模块的属性就根据方程的需要设置好了。
1)运用Gain1将和0.5相乘2)运用Subtract使前面的符号为负3)运用Intergrator将积分为,将积分为Scope为示波器输出模块最后,将各个模块按照方程的需要逐一连接,如图3所示[4] 图3 简谐振动位移仿真模拟流程图 图4 简谐振动位移仿真模拟图像单击右键,选择Configuration Parameters设置系统的运行环境,初始运行时间设为0s,停止时间取为80 s,最大步长设为0.1,初始步长设为0.01,设好后,点击OK再点击图3“Scope”输出模块得到振子位移仿真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为,纵坐标表示位移,单位为2.2.2 速度、加速度的监测要得到速度与加速度的实时振动曲线只需要在图3的基础上加入两个Scope模块,如图5所示图5 弹簧振子速度、加速度仿真模拟流程图运行Scope1得到弹簧振子速度图像,如图6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为,纵坐标表示振子速度,单位为 图6 弹簧振子速度仿真模拟图像 图7 弹簧振子加速度仿真模拟图像运行Scope2,就得到弹簧振子加速度监测图像,如图7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为,纵坐标表示振子加速度,单位为。
2.2.3 动能、势能、机械能监测系统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定义如下: (14) (15) (16)根据动能与势能的公式在原有的简谐振动模拟流程图中加入Product模块(实现和运算)和增益模块Gain以及Sum模块将两输入信号进行叠加便可将动能与势能及机械能波形输出出来先对各个模块名进行编辑,设置好字体大小,再进行各个模块的属性设定前面我们已经设定了的系数即Gain1参数为0.5,即:,这里,我们取,则我们由此可得到动能中速度的平方项系数,即Gain2参数为0.5;势能中平方项系数,即Gain3的参数为0.25最后用仿真信号线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如下图8所示[5]图8 简谐振动弹簧振子动能、势能、机械能流程图单击运行后,点击“”输出模块得到总能量曲线,点击“”输出模块得到动能曲线,点击“”输出模块得到势能曲线如图9,图10,图11所示,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单位为s,纵坐标分别代表动能、势能、机械能,单位为J。
图9 简谐振动弹簧振子动能图像 图10 简谐振动弹簧振子势能图像图11 简谐振动弹簧振子机械能图像2.3简谐振动的图像分析由简谐振动方程的解(13)式知: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余弦函数由初始条件知其振幅,初始位移为正如图4所示这就是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我们对(13)式求一阶导数,有: (17)这就是弹簧振子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它的图像是正弦函数图像,周期为根据初始条件,其初始速度为0,正如图6所示理论与图像相符合我们再对(13)式求二阶导数,有: (18)这就是弹簧振子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它的图像是余弦函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