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发展 ——智力资源管理研究.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7878633
  • 上传时间:2022-06-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8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发展 ——智力资源管理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发展——智力资源管理研究 【作 者】金福/王前 【作者简介】金福,王前,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摘 要 题】人才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类型的脑力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掌握更多新知识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资源[1-2]如何从智力资源角度看待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育(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量脑力劳动者,通过对其智力活动过程的效能分析与优化设计,用科学方法开发、利用和管理智力资源,提高脑力劳动效率,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功能或目标,是各级各类组织所面临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课题[3-4]目前关于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已经展开[5-8]智力资源管理是介于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新的研究方向智力资源管理具有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和丰富内涵[9]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相关概念的澄清、研究体系的建构以及关键问题的阐释,对进一步开展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应用,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管理的界定  (一)资源的定义及其划分资源经济学中提到的“资源”(resource)一词,是指为了创造社会财富而可以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10]。

      从抽象意义上定义,资源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客观事物的集合人类可以用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按其属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等,另一类是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等[11]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包含在社会资源中智力资源是包含于人力资源中的特殊社会资源  (二)智力、智力资源的界定智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主要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智力资源是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规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5][7]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程度与环境密切相关对智力资源的构成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智力资源划分为静态智力资源和动态智力资源两类前者指知识与能力水平相对稳定的个人或组织,后者指知识和能力水平随着时空及外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个人或组织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是人的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包括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智力资源既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又包括高级技工和各行业能工巧匠。

        (三)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智力资源管理要立足于人类对认知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成果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认知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深入,人类对自身大脑机理的了解从“黑箱”逐渐演变为“灰箱”根据相关研究,现在已经对大脑信息加工规律研究取得了一些与计算机类比的成果[13-14]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构建智力资源管理的相应模式,研究如何提高脑力劳动绩效,提高办事效率,开发与培育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运用组织理论解决智力资源优化设计与配置问题,尤其是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15]及智能复杂性理论(ICAT)[16]解决隐性知识共享、智力涌现、提高组织创造力等问题;运用统计方法(如使用SPSS工具)进行智力活动绩效的统计分析,分析解决教育与智力资源要素间的复杂关系[17]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部分是智力活动过程的效能分析和优化设计,以实现脑力劳动的“精益生产方式”[7]智力资源管理不仅包括个人、团队、组织与社会层面的研究,还包括全球范围内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国外智力引进工作的管理与决策活动,研究相关对策防止人才外流(brain drain),等等    二、智力资源管理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1.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人力资源”一词,源自英文human resources,它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备的能够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能力总和[18]。

      人力资源是现在或未来能够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要素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指通过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微观管理指通过对企事业组织人和事的管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19-20]智力资源包含于人力资源范畴之中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人才资源具有彼此包含关系(如图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脑力劳动者在知识结构(包括知识广度与深度)、知识存量、创新能力、学习速度、应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将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个人隐性知识存量及其融会贯通能力,对于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非常重要[1][7]可以预言,智力资源有可能逐渐成为人力资源中相对独立的要素,成为一种新型资源形态,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图1 智力资源关系图2.智力资源的跨组织特征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调特定组织局部利益及对人力资源的独家占有性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个人在所属固定单位的劳动绩效管理,涉及归属单位的工作关系、人事档案、福利待遇、薪酬、绩效评价、招聘、激励等研究内容[2]。

      智力资源管理强调智力资源的社会共有性,即社会上各种组织都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利用同一智力资源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组织的智力资源管理可以不拘泥于本组织范围内相关组织可以借用“外脑”为本组织工作,即所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此保持智力资源的柔性一些全球企业,如英特尔、北方电信、宝洁公司等,都采用市场合同在中国获得R & D智力资源,尤其是从大学、科研机构获取智力资源[2]承认智力资源在价值创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智力资源资本化,是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智力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建立,社会上的流动智力资源可以根据市场配置发挥最大效能,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3.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岗位分析、人力规划、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评估、薪酬设计,上升到具有服务功能、整合功能与战略功能这三大功能[21]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对于科技知识含量不高的一些传统行业,是非常必要与实用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通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从业人数明显增多的产物[2]以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尚未发现很多智力资源管理内容[20-23]。

      美国Texas大学管理学教授Shapero在1969年曾提到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员工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24],但此后相关的研究并不很多现在看来,智力资源管理更适用于知识型员工和高科技人才密集的组织或单位例如,今天的柯达、日立、西门子和可口可乐等企业的真正价值,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所控制的资料库、专利库及其企业员工头脑中的构想、见解、经营诀窍、人际网络信息等隐性知识,即他们的综合智力资源[25]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智力成果,仅在湖南省,如果全面在旱、中稻中推广,便可增产20亿斤[26]智力资源的价值可见一斑因此,从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可以开启新思路,发现新问题,深化已有的理论与方法4.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进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成功的组织(尤其是企业)与社会,都在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3-4]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进展关于我国智力资源开发,国内学者已从管理心理学视角进行了研究[27]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多集中于如何从国外引进智力、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华工作的层面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利用国外智力资源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思想,在指导和推动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28]。

      怎样使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与改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动中有效发挥出来,是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9]我国人口众多,有必要通过对智力资源开发和培育中实际问题的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使现有的和潜在的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推动人口大国向智力资源强国转化[29]  (二)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1.知识与知识管理的界定知识包括所有由人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显形知识包括用文字、音像、计算机数据库等记录下来的知识成果,以及各种专利技术、设计图纸等等[11]隐性知识包括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经验、直觉认识、技术诀窍和操作技能日本学者Noraka提出的知识转化双螺旋模型(简称SECI模型)表明,人的隐性知识通过一定的条件场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或通过知识转移为全社会有效利用[30]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知识创造价值,尤其是为企业实现知识共享提供适当途径2.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智力资源管理知识可以脱离个体而存在,智力则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隐性知识是以人为载体存在的,所以智力资源管理主要体现为对具备隐性知识的人的管理,即对这些人利用其隐性知识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的管理。

      对个人的智力资源管理,要求管理对象具有知识整合能力,隐喻(metaphor)、类比(analogy)与建模(model)的隐性知识传播能力,对各类知识单元间内在联系的揭示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31]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脑力劳动过程的研究,进行智力活动的效能分析和资源优化设计,以提高个人、组织、社会的智力活动效率  (三)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性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建构角度分析,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介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知识管理研究之间的新的研究方向为简单起见,我们用KM(knowledge management)代表知识管理,用HM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代表人力资源管理,则智力资源管理与KM、HRM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交叉部分为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脑力劳动者的创造力要求很高,个人与组织隐性知识存量与其创造能力呈高度相关性特点因此,对脑力劳动者与知识密集型组织,从隐性知识管理入手进行智力资源管理,可以不断提高个人知识创新能力与组织核心竞争力[1]图2 智力资源管理与KM,HRM的关系    三、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构架和实践课题智力资源管理研究包括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的研究,以及智力资源全球化研究。

      关于前三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已有很多阐述[5][7][8]关于引进外国智力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国内也有不少研究成果[32]根据有关研究,可以给出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初步理论构架(如图3)图3 智力资源管理研究构架在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实践课题方面,一些企业培育和开发智力资源方面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例如,海尔集团公司智力资源开发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大目标,为企业培养具备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并注重人才潜能激发与隐性知识利用[33]在美国硅谷,外来智力资源构成一支强大的技术力量,每年创造着数百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智力资源管理研究需要充分搜集这些实际案例,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从中获得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和对策在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我国大西北企业引进智力的对策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34-35]  (二)加强对拥有丰富隐性知识专业人员的智力资源管理隐性知识管理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识别、开发利用、保有创新三个方面[36]隐性知识具有个人携带的性质,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才能传播,发生知识转移个人与组织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有效方法提取、转化、应用并加以管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