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花园之夜》中独特的节奏组织分析.doc
3页《西班牙花园之夜》中独特的节奏组织分析摘要:曼努埃尔•德•法雅是近代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体现了西班牙音乐中最富有色彩的一面这首1915年完成的《西 班牙花园之夜》是作者为数不多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是从这首作 品的节奏节拍中一些独特的节奏组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关键词:西班牙花园之夜节奏节拍分析《西班牙花园之夜》这部作品总共有三个乐章,其中分别是:《在格 内拉里弗》《远方的舞蹈》以及《在科尔多瓦山脉的花园里》在这三个乐 章里,法雅常常运用自己独特的节奏组织来体现西班牙民族热情豪放的性 格以及载歌载舞的热闹舞蹈场面其中最有特点的是谱面上的节奏和听者 感受的节奏不一致的现象在这里,笔者从以下几个例子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第一乐章《在格内拉里弗》,见(谱例1)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 条3/4拍的旋律,整条旋律在E大调的属功能组向前发展法雅通过同音 连线以及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连线打破了强拍强位的重音位置,用切分的形 式,打破3/4拍的强弱规律,但是我们从音响效果感觉到的节奏型却是在 2/4拍基础上的附点音符:法雅通过对常规的节奏节拍进行人为化的重音变化处理,营造一种不 规律的节奏所造成的自由、奔放、即兴的音乐体验。
二、 再如第二乐章《远方的舞蹈》见(谱例2)这段旋律本身是3/4 拍,但是在高音旋律走向中,我们能够很清晰的从音响效果感受到d小调 的属持续上旋律6/8拍的节奏特点和进行特色在第一钢琴以及第二钢琴的伴奏声部,法雅用d小调的属持续功能支 持整段的旋律发展,作者在这里有意识的通过用频繁的三十二分音符所构 成的三连音节奏型进行音符的发展变化来产生一种音乐节奏运动的加快 感这样就给我们形成了一种在规则的3/4拍基础上,给我们带来更快的 音乐韵律,使旋律的走向在节奏上给我们以明显的张力三、第二乐章《远方的舞蹈》,见(谱例3)这是一条3/4拍的四个 小节的旋律节选众所周知,3/4拍的强弱规律为:强一弱一弱,我们可 以看到在前一小节的第二个弱拍上,作曲家在这里用极强(ff)的力度同 音连线延续到下一个小节的强拍,打乱了旋律的强弱规律更为微妙的是 作曲家在第二拍(弱拍)用了四分休止符,这样的写作手法让我们听到的 发音点重音就是直接从第三拍(弱拍)开始了,所以形成了以下的节奏效 果(见谱例4)这种拍上重音位置的频繁变化增强了整个乐句的动力感,同时这种不 规律所造成的乐句结构上下的波动,给人以自由、奔放、即兴的音乐体验, 正应合了西班牙的民族民间特色,也体现出法雅节奏内部构思的多样性。
通过以上三个谱例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在这部作品里用了多种要素 对常规的节奏节拍进行了大量的人工化处理,让我们看到的谱面上的节奏 和听者感受的节奏不一致这些要素包括速度、发音点、时值与休止符、 节奏型等等这些要素可以帮我们更加全方位的认识和把握音乐中的节 奏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和声以及音色等其他因素,在某些特定的旋律 发展中,这也要素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要素的综合作 用,才使得音乐的节奏节拍有着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以及内涵法雅在这个作品中展示了多种独特的节奏组织,将西班牙民间的舞蹈 节奏提炼加工,形成自己独特的节奏风格和节奏语言,更能够体现出西班 牙民族的多元化色彩,这些独特的节奏风格对于我们将来深入的研究无疑 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以上是笔者对法雅《西班牙花园之夜》独特的节奏组织的一个简单归 纳实际上,法雅还运用了许多其他的方式和音乐效果来进行创作,不仅 仅是在形式上的模仿学习,还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西班牙音乐风格中蕴含的 音乐精神,让法雅的作品风格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和展示参考文献:[1]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2]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 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4] 谢功成.曲式学基本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岀版社,2012.[5] 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岀版社,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