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市级示范高中智学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doc
10页2024—2025学年湖北省市级示范高中智学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 的古代文献, 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目的古代文献解释A鉴别区分硝石和朴消;“强烧之, 紫青烟起, 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试验B使用“…凡研消不以铁碾入石臼, 相激火生, 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能自燃C性质“(火药)乃焰消、硫黄、杉木炭所合, 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用作氧化剂D提纯“所在山泽, 冬月地上有霜, 扫取以水淋汁后, 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涉及溶解、蒸发结晶 A. AB. BC. CD. D (★★★) 2. 2024年5月8日,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舰体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下列措施不合理是 A. 舰体采用耐腐蚀的特种钢材B. 舰体表面喷涂油漆C. 舰体外壳安装镁合金D. 舰体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 (★★★) 3. 哲学观点在化学上有着诸多体现下列化学事实与对应的哲学观点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化学事实哲学观点A加热时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而与浓盐酸反应事物的量变到质变B沸点: 事物的变化规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C苯硝化时生成硝基苯, 而甲苯硝化时可生成三硝基甲苯事物的双方相互影响DAgCl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A. AB. BC. CD. D (★★★) 4. 下列关于物质分离和提纯的说法错误是 A.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B. 用蒸馏法分离、和的液态混合物C. 粗苯甲酸中含有少量和泥沙, 提纯苯甲酸的主要步骤为: 加热溶解、趁热过滤、蒸发结晶D. 通过溶液, 可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 5.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与稀反应: B. H2O的VSEPR模型: C. 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 D. 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H—Cl的s-p键形成的示意图: (★★★) 6. 铁杉脂素是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铁杉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B. 分子式为C.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醚键、酮羰基D. 该物质最多可与反应 (★★★) 7. 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性质差异结构因素A熔点: CsCl高于S8晶体类型B键角: PCl3大于PF3孤电子对数C酸性: CF3COOH强于CCl3COOH电负性差异D分解温度: H2O大于HI键能大小 A. AB. BC. CD. D (★★★) 8.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基态原子核外s轨道电子数等于p轨道电子数仅Z为金属元素, 其基态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W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 X、Z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W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 Y<WB. 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 X<YC. 单质的沸点: X>Y>WD. 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 9. 过渡金属氧化物离子(以 表示)在烃类的选择性氧化等方面应用广泛 与 反应的过程如下已知: 其他条件不变时, 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 反应速率会变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Ⅰ和Ⅱ中均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B. 若与反应, 生成的氘代甲醇有3种C. 其他条件不变时, 若与反应, 则将变小D. (★★★) 10. 药物贝诺酯有消炎、镇痛、解热的作用, 其制备原理为: 在实验室可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贝诺酯(沸点453℃), 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带出水分。
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盛装环己烷的仪器可起到平衡压强, 使液体顺利流下的作用B. 实验时应先通冷凝水, 再加热C. 以共沸体系带水可加快反应速率D. 反应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69℃~81℃之间 (★★★) 11. 我国学者研发出一种新型水系锌电池, 其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分别以 (局部结构如标注框内所示)形成的稳定超分子材料和 为电极, 以 和 混合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电极电势比电极电势高B. 充电阳极反应: C. 充电时阴极被还原的主要来自D. 标注框内所示结构中存在配位键, 配位原子是N (★★★) 12. 阿伦尼乌斯公式是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经验公式, 可写作 (k为反应速率常数, 为反应的活化能, R和C为大于0的常数)甲醇生成丙烯的反应 , 在m, n两种催化剂作用下, 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该反应催化效率较高的是催化剂nB. 根据图像可判断降低温度时该反应平衡移动的方向C. 其他条件不变时, 升高温度, 不变, k值增大D. 在催化剂m的作用下, 该反应的活化能 (★★★) 13. 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 并制备 , 流程如下图。
脱氯”步骤仅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如表所示(其他成分未列出且无干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离子浓度/1450.031 A. “浸铜”时应加入适量, 以便有部分铜屑剩余B. “浸铜”反应: C. “脱氯”反应, 每生成, 消耗D. 最后得到的脱氯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 14. 铁的一种硫化物的晶胞如下图已知晶胞的边长为n pm,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的配位数为6B. 在中, C. ef的距离为D. 该晶体的密度为 (★★) 15. 室温下, 将 溶液分别滴入 溶液与 溶液中, 溶液的pH随滴入 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X的电离常数约为B. c点: C. d点: D. 水的电离程度: d>c>a>b 二、解答题(★★★★) 16. 银铋渣是铋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富银合金渣某团队研究了综合回收银铋渣中 、 、 、 的新工艺, 其流程如下: 已知: ① 与 同族 ②银铋渣中各成分质量分数如下表 成分其他不溶于酸的物质质量分数/%15.2241.0530.525.038.18③ ;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 _______ 区 (2)“浸锌”步骤用 溶液不用 溶液, 目的是 _______ (3)为探究“酸浸”步骤的最佳条件, 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则适宜的酸浸温度为 _______ , 80℃时浸出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 序号温度/℃浸出率/%浸渣/%12088.9186.2187.218.2624092.1192.0890.366.8836098.7698.6198.385.1048096.0298.1196.265.25(4)若“沉银液”中 , 则溶液中 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5)“氨浸”步骤中 溶解得到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 (6)“还原”步骤中 (性质类似于 )作还原剂,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7)电解制取 后的电解液可以返回 _______ 步骤中循环使用 (★★★★) 17. 盐酸伊托必利(Ⅰ)是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药以下为其合成路线之一(部分反应条件和溶剂省略)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_______ 。
(2)步骤①中 的作用是 _______ (3)C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 _______ 种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 (4)步骤③和⑤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_______ 、 _______ (5)步骤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6)进行步骤⑥时, 使用的溶剂必须是无水的, 理由是 _______ (7)盐酸伊托必利结构中键长较长的C—N键是 _______ (填I中C—N键的标号) (★★★★) 18. 硫酰氯 常用作氯化剂和氯磺化剂, 在染料、药品、除草剂和农用杀虫剂的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现拟用干燥的 和 在活性炭催化下制取硫酰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已知: 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 熔点 ℃, 沸点69.1℃, 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烟”;100℃以上开始分解, 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 长期放置也会发生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丙中作为反应器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 装置戊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2)装置乙和丁中可以使用同一种试剂, 该试剂为 _______ 。
(3)装置己的作用是 _______ (4)为提高产率, 需控制丙中两种反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具体的方法是 _______ (5) 也能通过氯磺酸 加热分解制得, 反应为 ;分离两种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 (填字母)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重结晶 (6)若装置甲中产生了 (标准状况下)的 , 的利用率为80%, 最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 纯净的硫酰氯, 则硫酰氯的产率为 _______ %;为提高硫酰氯的产率, 在实验操作中需注意的事项有 _______ (填序号) ①控制气流速率, 宜慢不宜快; ②若丙装置发烫, 可适当降温; ③先通冷凝水, 再通入反应气体 (★★★★) 19. 降低空气中 的含量、研发 的利用技术、将 转换为能源是缓解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我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工业上用 、 、 等物质与 反应合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 (1)工业上用 和 合成 , 发生的主反应ⅰ: 相对能量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_______ (2)一定条件下, 向 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仅发生反应ⅰ, 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Ⅰ、Ⅱ)中 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n点 _______ m点 (填“>”“<”或“=”) ②已知, 平衡时n点总压强为 p, 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_______ ③过程Ⅰ, 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_______ (任答一条) (3) 和 合成甲醇的过程中还会有副反应发生: 反应ⅱ: 反应ⅲ: 将一定量的 和 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同时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