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品画中情怀悟祖孙深情———《姥姥的剪纸》.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24089521
  • 上传时间:2024-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4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品画中情怀 悟祖孙深情———《姥姥的剪纸》 摘 要:关键词: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2课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剪纸技艺非常高超的“姥姥”的形象表面看似普通的她——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实则又很不普通 那手高超的剪纸技艺绝活,让所有的人都为之赞不绝口姥姥”的剪纸不仅能说话还会传情,也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俩有了太多的回忆与乐趣   “剪纸“是本文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索,也承载着人物的情感沿着这条线,我们就可以走入姥姥与作者的内心的情感世界,全文措辞优美,情感充沛,教者只要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牵挂 同时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的融融亲情,教学时可以充分地运用和联系,以此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中潜藏着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剪纸作品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  出示:择菜刁难联结左邻右舍数九隆冬     师:这是课文中比较难读的词语,上节课谁记得最牢的给大家读读看  (个生试读词语,师相机指导)  师:请大家齐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二、过渡  师: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剪纸,拿出来互相欣赏一下彼此的作品学生互相欣赏彼此作品)  师:从制作剪纸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中国剪纸艺术怎么样?  生1:很神奇特  生2:中国艺人充满了智慧  师: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它造型独特,活泼幽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剪纸的图片,大家想不想看?   生:想  师:请大家一边认真看一边仔细想,剪纸都表现了生活中的有哪些内容?  出示:幻灯片剪纸图  师:你能看出剪纸都有哪些题材或内容吗?  生1:人物、器物、动物、植物  生2:戏曲文化、民间风俗  生3:这些剪纸有的寓意吉祥,有的展示了文化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师:那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即将向我们展示的是谁的剪纸?  生:“姥姥的剪纸”!  (师手指向课题)三、欣赏剪纸  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作者的姥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灵巧的双手却能剪出一幅幅令人拍案叫绝的剪纸即便在作者长大后远离家乡,他的心里和梦中也总是惦记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生齐读,师板书“我”)  出示:重点字“无论…无论…只要…就…有声有色…”  (生再齐读  师:姥姥的剪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用横线找出来,然后再反复朗读体会这些剪纸的特点  出示学习要求: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用横线找出来,然后再反复朗读体会这些剪纸的特点,在相应的句子旁注上朗读感悟情况1.学生体会,师行间指点,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2.小组交流感悟  师:下面我们重点来理解这几个句子  出示:(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生1:朗读句子  生2: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  生3: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的行家,她“无所不能”。

        师:让我们一起大声的夸姥姥强大的本领!  (生齐读)  出示:(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   生1:朗读句子  师:姥姥剪的母鸡真能下蛋,公鸡真能打鸣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  师:对,这里是用了夸张的手法幻灯片出示夸张)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生2: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生3: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  师: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生齐读)  出示:(3)“嗬……无可挑剔”  生1:朗读句子  生2: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  生3:由此可见,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师:这里面有个感叹词——“嗬”,后面还有个感叹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能读出作者心中的感受吗?  生4:赞叹、佩服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不错,读出了作者的赞叹之情看来,感叹词和标点也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出示:(4)“我抢过来一看……温顺的老牛背上  生1:朗读句子  师:其实这小兔子就是——我,老牛就是——姥姥,姥姥的剪纸确实形神兼备,还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着姥姥——“俯首甘为孺子牛”,读出这种任劳任怨的姥姥  (生齐读)  出示:(5)“姥姥又剪出……啃食青草”  生1:朗读句子。

        生2:这一大一小,一老一少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3:表达了姥姥情感:希望自己的小孙子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共同享受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  师:读出姥姥美好的希望  (生齐读)  出示:(6)“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生1:朗读句子  生2:同样是兔子,一样是老牛,但姿态不一  生3:的确是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生齐读)  出示:(7)“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生1:朗读句子  生2:这是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好画卷  生3:它寄托了姥姥对我的思念和牵挂  生4:它表现了姥姥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多长见识,将来生活得更加幸福  师:读出美好的感觉  (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刚才学习的语句中,同样写姥姥的剪纸,但是作者的描写角度不同,从而能起到互相映衬的作用  幻灯片出示:(1)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师:别人口中的赞赏是侧面描写,直接描写剪纸的样子是正面描写  (生对比着再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重温这些姥姥用心剪出来的的剪纸然后,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出示几幅姥姥的剪纸,一起欣赏  师:姥姥的剪纸真是——?  生1:栩栩如生  生2:活灵活现  (师板书)四、认识姥姥  师: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这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  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子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生齐读)  生1: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大家,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是靠熟能生巧练就出来的  生2:“剪纸”是姥姥的生活、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内容,好像吃差点、穿缺点、用少点都无关紧要,唯有剪纸不可无  (幻灯片红点)  师:你看,这句中把姥姥的手和剪刀分别比喻成——(眼睛和延长的手指),多么生动!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姥姥总是在“剪”,可见姥姥对剪纸艺术的热爱、痴迷程度  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  师: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同桌交流或前后交流,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熟能生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电脑打字,越打速度越快  生2:游戏和背书,多练习就会熟悉  师:正所谓------  出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生齐读)  师:欣赏完姥姥精美的剪纸,也了解了姥姥为什么能练就一身本领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我们再来了解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  师: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性格特点和她的内在品格?   1.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出示:(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生齐读)  师:你具体是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出来的呢?  生1:两个“普普通通”,写出了姥姥剪纸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并没有什么特别,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然而,在姥姥的手里,“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让人惊奇万分,令人赞叹不已,这表现了姥姥的技艺精湛  生2:“翻来折去”,这几乎是人人都会的动作,但姥姥“翻来折去”就出现了奇迹:“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这写出了姥姥见多识广,剪纸前是胸有成竹,剪纸时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生3:“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都表现了姥姥的技艺娴熟,令人叹为观止,心悦诚服翻来折去”写出了姥姥的手巧  出示:“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生齐读)  生1:这句话概括地表现了姥姥的特点:“慈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生2:这句话和“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出示:“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 (生齐读)  生1:“撩起围裙擦擦手”,说出了姥姥的活儿较多,家务很杂,时间紧张,从不闲着  生2:姥姥动作快捷,做事风风火火  生3:姥姥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毫不犹豫  生4:“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写出了姥姥性格直率,快人快语也写出了姥姥态度认真,了解来人的需要,毫不马虎,决不含糊;还写出了姥姥技艺非凡,似乎来人所需的剪纸就在“仓库”时放着,伸手就可以获取一样  生5:写出了姥姥想他人所想,好像生怕耽搁了别人的时间,耽误了人家的事儿似的  出示:“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生齐读)  生1:“乐颠颠”,既写出了“有求”者的满意快乐,又写出了姥姥的确做到了“想他人所想”。

        生2:“她接着干活……”一是写出了姥姥没有因为无私地帮助了别人居功自傲、自我陶醉;二是表现了姥姥的勤劳能干,任劳任怨,是一头名副其实的“老牛”  出示:“‘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生齐读)  生1:表现了“我”的“调皮”因为“我”“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表现了姥姥的慈爱我”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可见“我”用的力是多大,但姥姥毫无责怪之言,只是非常小心地“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可见姥姥对“我”的疼爱程度很深  生2:“熟能生巧”,提示了姥姥“成功”的秘诀,其实也是在启示“我”走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  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  (生齐读)  师:这句话看似平淡,但有一个字用得很传神你能找到吗?  生:拴  (师板书)  师:对,拴字用得好好在哪?  生1:这个动词不仅表示了姥姥不让我出门,而且写出了姥姥的剪纸对我的强烈吸引——姥姥剪纸得魅力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拴住了我  生2:“刷刷几下”这个词语,写出了姥姥动作很迅捷,技艺之娴熟也用事实说明了姥姥“熟能生巧”还表现了姥姥对“我”的关爱之深切,“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用剪纸吸引“我”。

        师:由刚才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姥姥是个——  生1:心灵手巧  生2:勤劳善良  (师板书)五、体味祖孙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