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杳报告.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4060277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3.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杳报告一、村村庄概况XX村位于豫北平原,即华北平原南端,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 一年最高气温39度左右,最低气温零下10度左右XX村,隶属于**省##具亢村镇,位 于##具城东南方向21公里处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425户人家, 人口达2000人村交通状况:村外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XX村位于##县和原阳县交界地带, 东距XX市25公里,南距107国道4公里,北距京广铁路线亢村段5公里,省二级公路薄 口公路从村头穿过村委会基于村民交通需要,村内交通主干道也修起了长达两公里的水泥 路,积极响应政府“村村通公路"的号召事实上,村庄之间只实现了“半通覽同时,村子内 部的路面状况很不理想,村庄规划并未完成,除村主干道以外,路面常出现房屋堵塞等情况, 村庄内部以1111折狭窄的土路为主土地水力资源状况: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属两合土质,土壤肥沃,适 宜种植水稻村耕地面积达2000亩,其中90%以上为粮食作物耕地,极少部分的林地和经 济作物地村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农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农田灌溉用水在过去 主要为黄河水,现在因水资源枯竭,村民农田淋溉主要通过水泵抽取地下水。

      村基木农田水 利建设状况也比较旁,灌溉河道硬化,地下水也LI渐枯竭,浅层地下水存在严重的污染,因 此不利于村民的健康,近年村民患病情况多发,包括癌症等等村经济状况:土壤肥沃,旱涝保收,村民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水稻单产量高达1000斤 /亩,低达800斤/亩左右;小麦单产量高达800斤/亩左右,低达600斤/亩左右村人均耕 地1」亩左右,村民2006年人均实际收入达1600元左右村庄没有集体经济,村庄整体经 济水平相对较低但村民在劳动致富的号召下,纷纷谋求致富之路村庄目前已有小型养鸡 场、养猪场,并有小型的水泥板场(预制板厂)、煤球场、灰场,另外村庄还有自己的建筑 队部分村民同时大力发展种植业,如大棚蔬菜、葡萄等村庄也具有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 配套生活设施,如小型的商店,理发店、饭店、诊所,满足村民的口常生活所需与市场经济不相符合的是,村民还保留着物物交换的简单贸易方式,当然这与村庄特殊的 历史地理条件有关,作为传统的农业产地,粮食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村庄内部的农产品又相 对单调,村民口袋里也相对缺钱,因此无论在消费心理上,还是在消费的客观条件上,对于 木地区的一些产品,村民一般采用物物交换的方式。

      如,村民常常用小麦换西瓜,换土豆等 等当然卖西瓜的,卖土豆的也都是方圆儿|•里的农民,他们的种植结构缺小麦,于是物物 交换应运而生村电力供应情况:村年川电量达20力-度,村电力來源为XX火力发电厂,且所属镇拥有 一愜35kv的变电站,全年供电充足,网线布局也基木合理村民生活用电已完全解决,但 农电灌溉用电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村民灌溉用不上电,存在私拉电线的情况,缺乏配套的 变压设备,没有实现完全的农网改造社会事业情况:截至2006年村庄基本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包括村幼儿园、小 学、中学的教育体系在教学房舍上,已完全摆脱了危房的困扰,在教学设备上也有所完善, 只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其教学环境、教学条件还是相当的落示,突出表现在现代化教学设备、 体冇活动器具、基木的校园建设(学生课间活动的操场及学生在校饮水、入测、停车环境等) 等方面风土人情:随着各种文化文明入侵乡村,典型的乡土特色越来越淡了但是,村民仍保留 着“磕头拜年”的风俗,每逢春节大年初一,邻里乡亲就要开始串门式的磕头拜年按照规矩, 家族的长辈、邻里长辈定要接受磕头礼,小辈们也必须上门给长辈性磕头礼,不然视为不怫 事,就给白己的家长丢脸了。

      一、村庄现状面血观(一)政治1、 村级两委村级两委,包括村党委和村委2006年春进行了换屈选举,新上任的两套班子,包括以李 明苏为党支部书记的村党委,以孙振力为村委会主任的村委根据国家精简编制人员的政策, 村党委共四人,村委共四人,同时村内根据居民区划又设置了四个片长村委的口常T作包括:管理村级公共事务和和公益事业,具体推行国家的政策,如义务教 育的工作、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及配合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2、 国家政策落实A、 积极推行十-地承包制度,三T年不变该项政策于99年己全部落实,但三十年不变利弊如何呢?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苏感言:“国 家想稳定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对于农村,婚丧嫁娶是必然的,三+年不变,“减人不减地, 添人不添地”的状况让一些农民怨声载道,同时这也是村民Z间矛盾的焦点,哎,国家政策 隐藏着不稳定因素啊!虽然初衷是好的哎!''老支书两声长叹,感慨颇深啊当然老支书反 映的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了,只是一直没有解决而已B、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村里全面实行税费改革,一时村民也是欢欣鼓舞,不过好呆不长,后来的事实证明 村民的负担并没有减轻虚报粮食产量成为一种风气,不管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什么,村 里的明白人说“具里让报多少就是多少",村里管不着。

      C、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合作制度2003年起在全具推行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于是 家家户户纷纷参保,每人每年交10元医疗基木金,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再予以适当补贴 具体报销制度为:在指定的乡、村卫生院及卫生所花费用,30()元以下的可获得20%的报销; 301-2000元的,报销比例为30%; 2001-4000元的,报销比例为40%; 4001-6000元的,报 销比例为50%; 6000元以上的,报销比例为60%而农民在具级医院看病发生的费用,1500 元以下的,报销比例为20%; 1501-3000元的,报销比例为30%依照看病费用的增加,报 销比例也相应增加,但是每人每年的医疗费用报销金额最多不超过4000元D、 降低农业税税率2005年响应温家宝的号召,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省率先把农业税率从7%降为3% 农民称政府的政策好,但对于没有T业、有不利于发展第三产业的村民来说,负担依然不轻 尤其是家里孩了的读书问题成了一大难,教冇花费太高,尤其是高等教冇,村民不得不贷款 上学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家里绝对不能有人生病,生了小病还好,稍微大点的病,家里就 承受不了了。

      村民两大难“求学难",“看病难”,不是没地上学,不是没地看病,而是看不起, 没钱!腰包里是空的,虽然村民的生活条件还可以E、 完全取消农业税2006年衬省完全免征农业税,**7300 H的农民甚是开心!当然XX村村民也不例外,根 据实地调查资料显示,村民Z后,再也不用税费政策明白卡了,完全免税了只是,同时基 层财政面临问题,国家对编制内的村官实行财政发放根据实地访谈了解,村官工资制度如 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即村长)工资为200元/月,其他村干部工资为为160元/ 月而XX市最低保障工资为400元/月F、 教育部门“两免一补"的政策也是深入人心调查过程中,來到村中学校门口,校门上挂的横幅“两免一补政策好,公开公示耍做到" 村党支部书记说,这样总算可以在客观上保障九年义务教育了,家里穷的农村娃终于可以不 再为读书发愁了!(一) 民事纠纷近些年來,随着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推进、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村民Z间的纠纷大大减 少过去邻里Z间扯皮、打架闹事的现象也都不常见了如今还存在的纠纷人多是宅基地纠纷,也是村民Z问的主要矛盾宅基地纠纷复杂,乂关 系着村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备不相让,闹得是沸沸扬扬,村民一般也会选择打官司的方式解 决纠纷。

      另外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赡养老人的纠纷,养着老人没关系,但一旦生了大病,哪个儿女 都承受不起,所以就会有一些纠纷,这种事一般在村了里就可以解决了二) 村民白治村民H治制度己基本实现形式上的民主木着公开、公正、平等、H由的原则,2006年春 村委换届实行村民自由选举不过根据实地访谈得知,这种民主不过是形式上的民主,存在 大量的拉票情况,村民没啥大要求,只看着眼前小利益,往往会因候选人的一些小恩小惠而 作出投票无论如何,村民的素质正在不断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涉及一蹴而就的,是一 个过稈由形式民主而实质民主,由形式正义而实质正义,这是一个过稈,国家要做的能做 的也正是首先从制度设计上保障一种民主的可能性、正义的可能性,即这种显象层面的形式 正义形式民主是一种不折不扣地进步,我们不得不正视中国农村民主制度的缓慢进程关于村财务公开制度,访谈得知,村财务公开工作形式上做得很好,村里有一个专门的 公告栏,据说是写着村里的财物的收支情况,但村民反映很少关注这个没工夫管闲事, 还惹麻烦一村民坦言,“不过,倒是可以建立村财务专员审核制度,就像亢北村那样,村 里徳高望重的人作为村财务审核专员,享受一定的工资待遇,定期杳阅村财务记录,以保证 财务收支透明。

      ’‘二、经济1 >农产品与主导产业:村里以水稻和小麦作为主要的农产品,部分村民同时大力发展种植业,如大棚蔬菜、葡 萄等,同时部分村民还发展了i些其他经济产业,如小型的养兔场、养鸡场、养猪场,并有 小型的水泥板场(预制板厂)、煤球场、灰场,另外村庄还有自己的建筑队村庄也具有了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配套生活设施,如小型的商店,理发店、饭店、诊所村民纷纷谋求致富, 不过富者还是少数对于**这样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难以发展的省份来说,XX村 也不具有多少优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村,除了廉价的土地资源,村民再无其他,没有什 么资源,没有什么工厂,村民的活动区域也非常有限有的只是劳动力,但是对于那些村里 的私人小企业而言,规模较小,设备简单,并不能容纳很多的劳动力,二三十人足已,这还 算有点规模的!有的小企业,自家人就够用了2、乡村债务村财政极其紧张,XX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苏说,村里欠着一屁股的债务老帐没还,新帐 又记上头了,实在没办法,银行贷款一拖再拖,干部工资也是屡屡拖欠,完全依靠上级财政 拨款了哎,实在没有退路了根据实地访谈了解,XX村村官工资制度如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即村长)工 资为200元/月,其他村干部工资为为160元/月。

      而XX市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为400元/ 月,这大大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个戏谑如今基层政权口子难过的说法是:取消农业税后,基层靠吃两个人来维持运转: 一个是活人(指超生带來的社会抚养费),一个是死人(即目下正在进行的殡葬制度改革)一村民埋怨着说:“大队(生产队的遗留产物,即指村了)没钱了,就暗地里让镇计生办 过来罚些钱,才过了年关背地里做坏事,明着装好人,谁没事了过年的跑到村里、住在村 里、吃在村里的搞计划生育,定是大队告密要不,咋不到其他村去杳呢?唉,咱村好欺负 啊"无论村民所言是否确帶,但村财政窘迫的困境在此可窥见一斑基层财政危机已经不 是农村的个别现彖了,早已成了中国农村的普遍性问题,看来不能再拖了,一定得想办法!3、 村集体经济如今村里已经没有任何形式的集体经济了,白从中央大力推行私人承包制度,那些过去的 集体经济就开始逐渐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村办集体经济有:糖厂(当时村民还称洋 糖),血粉厂,翻砂厂,如今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听说村里赔了不少钱,没赚,还欠了一 批债务遗憾地是,由于返校匆忙,没来得及细细详问这些村办企业当时的具体经营状况, 还有建厂初衷,建厂历史考虑得不够周全,调杏得不够仔细,打算暑假冋去再好好的请教 一下村里的知情人。

      4、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产业化村里的专业合作组织己初具模型,村民们建立的行养鸡场、养猪场、煤球场、水泥板场、 灰场(烧的稻草灰)等规模也都算可以,只是产品的销售区域有限,辐射面积主要局限于 附近村庄聚居区,发展潜力不大,劳动力的容纳程度也非常有限,常常是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