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与并称.doc
21页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与并称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与并称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与并称1、 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扩大了诗歌题材,初步脱了南朝柔弱绮丽的文风,给诗坛带来清新健康的气息,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闻一多先生称他们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 2 、王孟--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的并称他们均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而且好用五言描写自然景物他们的诗歌都不注重词藻的华美,而是以极自然生动的文笔,表现一种高远而清幽的意境立意新颖,诗歌的形象富于个性特征,艺术风格较为相近 3 、诗仙——诗仙指的李白李白那追求理想、反抗权贵、要求自由的精神,高傲豪迈的性格,恣肆纵放、雄奇飘逸的诗风,以及他诗歌的“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不仅深深地吸引和影响着当时众多的诗人,而且也给后代的诗人和词人以强烈的鼓舞和启迪。
很多诗人都是从李白那里汲取丰富的养料而取得杰出成就,他的许多优秀诗篇一千多年来一直照耀着我国文坛,哺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同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而得以广泛流传,故称之为“诗仙”. 4 、诗圣——诗圣指的是杜甫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沈郁顿挫的风格以诗歌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反映战乱以后的现实,既对现实矛盾、人民痛苦作了深刻的揭露,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诗歌史上占据着划时代的地位后世称之为“诗圣” “三吏”、“三别”--杜甫所作组诗名共包括六首诗:《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总称“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总称“三别”这组诗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诗人由洛阳至华州沿途所见安史之乱中的社会情景,深刻揭露了战乱给 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揭露了封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利害冲突,表现了作者忧时丧乱 的深切感情这组诗在形式上均采用乐府诗体,以对话或独白的方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饱满的形象,在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5、韩柳——韩柳是指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散文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擅长于论说文,韩文的风格雄壮奔放,波澜曲折柳宗元的寓言小品,讽刺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一针见血,有相当高的艺术性;他的杂文提示社会矛盾,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是唐代古文家柳宗元贬永州司马时所写的八篇游记的总称作者用清新秀美的文笔记写了永州的自然山水,并寄寓了自己政治上遭受逼害的激愤之情柳宗元继郦道元之后,使山水游记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永州八记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追求深险怪僻,刻意推敲 6 、花间词人——五代后蜀赵崇祚辑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夐、孙光宪、魏承斑、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和李珣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十卷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这十八家除温庭筠、皇松和孙光宪以外,都是西蜀的文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上一致,后世因此称之为花间词人7 、三苏——三苏是指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散文家苏轼的散文自由之至,自然之至,而又极富变化无论论说文、记叙文、杂文、散文赋,均多佳作他的词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苏洵的成就主要在政论文;苏辙也以政论文见长 8 、苏门四学士——北宋后期的作家几乎无不受到苏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在诗歌方面影响很大,他的诗论颇引人注目秦观是元佑时期主要词作家,词不仅情辞得兼,而且又合乎音律晁补之诗歌创作以古乐见长,辞格俊逸张耒的诗受白居易和张籍的影响颇深,诗风平易浅近9、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因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刊行《江西宗派诗集》而得名,为宋代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他们后来又被称为这个诗派的“三宗”这个诗派最主要的特征是在语言技巧方面“以故为新”,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去摹古、变古,追求奇险硬涩的风格 10 、江湖派--南宋后期出现的一个诗派,因南宋书商陈起曾刻印诗集《江湖集》而得名集中多收录在野诗人的作品,其中有议论朝政、讥讽当权者的诗篇,因而造成江湖诗祸。
江湖派作家大都浪迹江湖,但个人作品的思想、风格及艺术成就并不相同其中戴复古和刘克庄的成就最高,影响也较大11 、大晟词人--宋徽宗时创立大晟,制作新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又增慢、引、犯等新的曲调作者多依其体格填词,也称大晟词又称周邦彦、万俟咏、晁端礼等在大晟府供职的词人为大晟词人大晟词人的词作“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人间词话》),开南宋姜夔、吴文英的先河 12 、格律词派--格律词派是南宋词两大流派之一这个词派以姜夔为代表,其余重要的词人还有吴文英、史达祖等南宋后期词坛学苏辛者流于粗豪,学柳秦者流于鄙俗姜夔有意在艺术上矫正这些弊病,作词讲究章法、章律、追求完美蕴蓄的意趣后继者更注重音韵格律的严整和辞藻的雕琢,故讲求音律与辞句的精美便成了格律词派的共同特点 13 、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陆游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诗今存九千二百多首四十二以前的诗百余首,晚年在山阴写的诗七千多首他的作品除悲愤激昂的爱国诗篇外,还有大量闲适诗杨万里著有《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等九个诗集,共存诗四千二百多首范大成著有《石湖集》,出使金国写下七十二首绝和一卷日记《揽辔录》。
尤袤的诗集已散失,现有辑本《梁溪遗稿》14、苏辛——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辛弃疾虽然与苏轼并称“苏辛”,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但两人的词风仍有很大的不同辛弃疾一方面继承苏轼,高唱大江东去,一方面又以词体的当行本色出之,加以履行,豪放而谐音律苏轼的词风是“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辛弃疾的词风,则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调 15、诚斋体—— 杨万里自号诚斋野客,一开始学江西诗派,后转向学习唐代诗人,最后又转而师法自然终于创辟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被称为“诚斋体” 16、放翁体——“放翁”是陆游的晚号,陆游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出自江西诗派而又不局限于江西诗派,诗歌以其高度的爱国思想和独具一格的诗风,称之为“放翁体”,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17.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18、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19、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20、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21、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22、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3、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24、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25、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26、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27、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28、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29、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30、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31、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32、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33、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34、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35、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子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36、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7、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38、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39、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40、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41、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42、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43、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44、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45、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46、南社: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48..田园诗派——东晋诗人 陶渊明 ,唐代诗人 王维 、 孟浩然 49、边塞诗派——唐代诗人高适、岑参、李颀 50、江西诗派——宋代黄庭坚、杨万里 51、豪放派——宋代词人 苏轼 、辛弃疾、陆游、 岳飞 52、婉约派——宋代词人 柳永 、 秦观 、 李清照 、 欧阳修 、晏殊、张先、贺铸、周邦彦 53、雅正派——宋代词人 姜夔 、史达祖、吴文英 54、闲逸派——宋代词人僧仲殊、朱敦儒、黄裳、周紫芝 55、明代十才子——( 明代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邻、陈沂、 郑善夫、康海、王九思56、唐宋派——明代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 57、阳湖派——清桐城派的一个支流,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 58、同光体——近代诗歌流派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期,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郑孝胥等"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曾把这一时期以来不专宗盛唐的诗人和作品称为"同光体",后遂为这一诗派的名称。
诗论主张唐宋兼学,重点在宋,作品模仿江西诗派,曲折隐晦,生涩艰奥,多写个人身世、山水咏物;清亡以后,大都表现复辟思想,是同南社以及五四新诗对立的主要诗歌流派59、南社--清朝末年受同盟会影响而成立的著名进步文学团体由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苏州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以提倡民族气节为口号,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活动中心在上海早期参加者多为同盟会会员,如黄兴、宋教仁等,大多属于新起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其后社员达千余人,政治面貌也就日趋复杂辛亥革命后,成员已分化,或参加反袁世凯斗争,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或投靠北洋军阀,反对新民主主义革命1923年终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南社作为文学团体,反对当时盛行"同光体"诗风的形式主义、拟古主义,主张用文学鼓吹革命,激发民气,为"转旋世界,发扬国光"服务作品多颂扬民族英烈、游侠壮士柳亚子是其代表,还有陈去病、高旭、苏曼殊等由于成员复杂,有的诗文有伤感、颓废情调社员所作诗文词,曾辑为《南社丛刻》共22集出版60、湘乡派:近代古文流派以曾国藩为代表人物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因以名之湘乡派继承并发展了清代桐城派古文,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
于桐城派标榜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又加"经济"一条,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