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辐射科普.doc
9页同步辐射科普.同步辐射及其应用一、同步辐射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带正电荷,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并且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值相等, 因此原子是呈中性的 原子中的电子以很快的速度绕原子核旋转, 如同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 原子的尺寸是很小的, 只有一亿分之一厘米; 原子核的尺寸更小, 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 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中原子的激发会产生光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X光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伽傌光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由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发出的光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光谱,因此可以根据物体发射的光谱来分析它的化学组分运动着的电子具有加速度时, 它会放出电磁辐射, 或者说它会发光 因为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当电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时,因为有向心加速度,所以也会发光电子在同步加速器中绕着磁场作圆周运动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叫同步加速器辐射,简称同步辐射,或叫同步光其实电子在电子感应加速器, 或电子回旋加速器中作圆周运动时也会发出这种电磁辐射 但是因为这种辐射是 1947 年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台 70MeV 的电子同步加速器上首先发现的,所以大家都叫它同步辐射,而不叫它感应辐射,或回旋辐射。
现代的同步辐射光源是一台电子储存环 电子储存环也是一种同步加速器, 因此它也能发出同步辐射, 而且是一种更稳定、 性能更好的同步辐射 接近光速的电子在储存环中作回旋运动,同时不断的发出同步光电子储存环并不能直接把电子从很低的速度加速到接近光速,而需要一台、 有时需要两台较低能量的加速器把电子的速度提高到接近光速,然后注入到储存环中譬如我们合肥光源(HLS )就有一台 200MeV 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把电子从 80keV(速度为 0.5 倍的光速,光速为每秒 30 万公里)加速到 200MeV(速度达到 0.999997倍的光速),再注入到储存环中,然后电子再在储存环中从200MeV 加速到 800MeV (速度达到 0.9999998 倍的光速) 加速器其实是加能器,速度越高的电子能量也越高粒子的速度可以无限地接近光速, 但永远不会等于光速当电子的能量很低时 (几十 keV 到 1MeV ),速度随能量的变化很明显;但电子的能量很高时(几百 MeV 以上),电子在加速过程中,能量增长很快而速度变化不大因此人们常常喜欢用能量代替速度来表示电子加速的情况电子在储存环中运行时,能量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速度保持不变)。
我们的合肥光源,电子在储存环中每回旋一圈要辐射16.3keV 的能量,因此在储存环中有一个高频加速腔给它每圈补充 16.3keV 的能量, 使它的能量始终维持不变在加速器和高能物理领域中,粒子的能量常用电子伏作单位来表示,1 电子伏为电子经过1 伏特的电位差所获得的能量,用符号eV表示, keV ( 103 电子伏)表示千电子伏, MeV (106 电子伏)表示兆电子伏, GeV( 109电子伏)表示吉电子伏一台能量较高的加速器, 一般都是由几台加速器串联组成的如我们合肥光源, 是由电子直线加速器和电子储存环组成的有时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电子储存环之间还有一台增强器(增强器也是同步加速器) 在同步辐射加速器中,增强器的最高能量(通常说加速器的能量都是指它的最高能量) 和储存环的能量是相同的, 这样就可以做到满能量注入,以提高同步辐射光源的性能 此外在每两台加速器之间还有一段束流输运线,它的作用是把电子束从一台能量较低的加速器传输到一台能量较高的加速器中去如合肥光源, 从电子直线加速器1到电子储存环之间就有一条长88 米的束流输运线电子直线加速器主要由电子枪、加速管、微波功率系统、真空系统等组成。
电子枪是产生被加速电子的电子源;加速管是加速电子的地方, 沿着加速管的轴线方向有微波电场,电子在微波电场中得到加速,获得能量; 微波功率系统由速调管和调制器组成,它的作用是产生微波功率, 并通过波导饋送到加速管中建立起微波电场,供加速电子之用; 真空系统由真空泵及其电源组成, 它的功能是抽掉加速管中的气体,使加速管处在高真空状态, 以便电子在其中作加速运动不致丢失 因为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电子是走直线轨道的,所以人们称它为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被加速的电子是从一个电子枪中发射出来的电子枪是由阴极、 栅极和阳极构成的电子源 阴极用发射电子好、 并能耐高温的材料做成, 如钨、钼、硼化镧、 氧化钡、氧化鍶等 因为要使阴极发射电子, 需要把它加热到上千度甚至几千度, 使电子获得足够大的动能以克服逸出功从阴极表面释放出来;栅极是用来控制电子束的; 阳极的作用是把电子从阴极表面拉出来,并使电子加速到合适的初始速度,以便注入到直线加速器的加速管中我们合肥光源所用的电子枪中,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位差是80 千伏( kV )也就是说,电子从电子枪出来时已被加速到能量为80keV实际上电子枪也可看成是一台小小的加速器。
电子储存环是储存高速运行的电子束流的设备它主要由磁铁系统、 真空系统和高频系统等组成磁铁系统由电磁铁及其电源构成储存环的磁铁主要有二极磁铁(弯转磁铁)、四极磁铁 所有的二极磁铁、 四极磁铁都被安装在一个环形的轨道上二极磁铁的二极磁场用来弯转电子束, 使电子束走环形的闭合轨道;四极磁铁的四极磁场用来聚焦电子束,使电子束沿着设计的电子轨道运动所有的二极磁铁、 四极磁铁都有相应的电源供电,以产生相应的磁场 真空系统由真空室和抽气泵组成真空室是环形的管道,也被安装在设计的电子轨道上,插入磁铁的间隙中真空室是电子束运行的通道,如同运动场上的跑道一样,运动员只能在跑道上跑步, 电子也只能在束流轨道上运动为了使束流在真空室中运动不会因为与真空室中的气体碰撞而丢失,要把真空室中的气体抽掉,使真空室成为超高真空状态一般要求储存环真空室中的气压达到1 万亿分之一的大气压 真空室中的气体是靠沿真空室安装的超高真空泵抽掉的 高频系统由高频腔和高频发射机组成高频腔也是安装在束流轨道上的,它在沿电子轨道方向产生高频电场用来加速电子当电子束流储存时, 用来补充电子由于同步辐射而损失的能量 高频腔中的高频电场是由高频发射机馈送到高频腔中的高频功率建立起来的。
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人们认识世界是靠他们的观察、聆听、触摸、嗅闻、品尝,其中用眼睛的观察得到的信息最多人们借助光来观察世界, 首先是用波长为 400纳米 -800纳米( 1 纳米 =10 -9 米)的可见光来观察世界,最常用的就是太阳光了人的肉眼借助太阳光在远处能看到山峦、河流、房舍、车船;近处能看见桌椅、书画、文字,最细小也只能看到毛发 1609 年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能把视野延伸到广袤的宇宙空间;1590 年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把视觉深入到微生物世界无论是望远镜, 还是显微镜, 所使用的光都是可见光一个重要的原理是: 人们使用光来观察微小物体时,所用光的波长应当大致与被观察的对象的尺度相同可见光的最短波长为0.4 微米( 1 微米 =10-6 米),这就是说人们利用可见光,最小的也只能看见微米量级的物体生物细胞的尺度是 20-30 微米, 细胞里的细胞核的尺度是 5 微米,细胞器的尺度是1 微米因此人们用光学显微镜也只能看到细胞的结构如果要深入到分子、原子领域,可见光就无能为力了X 光的发现,使人们能够把视野扩展到微观世界,人们借助仪器利用X 光可以观察到分子的结构、生物遗传基因及其结构。
因为生物大分子的尺度是几十纳米,X 光的波长为纳米的量级甚至更短,所以用X 光可以研究生物分子2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光源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1879 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出现了电光源; 1895 年伦琴发现了伦琴射线( X 光),出现了 X 光光源; 1960 年梅曼制成了第一台激光器, 出现了激光光源 当人们仔细分析这些光源的波长时,就会发现它们的波长几乎都是不连续的, 并且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它们的发光几乎都是由于光源的原子状态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或者说由于原子的能级跃迁而产生的 这对我们用这些光源的光来观察和研究物质时就有许多局限性 自从 1947 年波洛克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台70MeV 的电子同步加速器上发现同步辐射后, 同步辐射光源出现了 这是一种历史上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新光源和以往的各种光源相比,同步辐射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同步辐射的波长分布是连续的因为它是高能的自由电子在加速器的磁场作用下发出的 它的光谱的形状是由加速器中的电子的能量和弯转半径决定的 同步辐射光子的特征能量 (特征能量是指光谱中光通量接近最大处的光子能量) 与电子能量的 3 次方成正比, 或者说同步辐射的特征波长与发射它的电子的能量的 3 次方成反比。
电子的能量越高, 同步辐射的特征波长越短 同步辐射的波谱不但连续,而且范围宽广,从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真空紫外线、X 射线,直到伽傌射线,波长跨越 9 个数量级 同步辐射光源的这种性能在现有的光源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步辐射光谱的连续性,使我们可以方便的取用所需要的波长的光束来研究我们需要观察的事物同步辐射的亮度很高一个光源的亮度定义为每秒钟从单位光源面积,向单位立体角发射的波长范围在光子波长的千分之一以内的光子数目同步辐射光源的亮度比最强的X 光管的特征线的亮度大一千倍以上,比最强的 X 光管的连续谱的亮度大一百万倍以上这种高强度的光源使我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时间大大缩短,本来要几个星期的实验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同步辐射的准直性很好因为同步辐射是电子在加速器中沿着环形轨道的切线方向, 在一个很小的角度范围内发射出来的电子的能量越高,发射的角度越小如我们的合肥光源,同步光在垂直方向的张角只有 1 毫弧度,它已经可以和激光的发射角相比较了, 能量更高的同步辐射光源的同步光的发射张角更小同步辐射是有时间结构的脉冲光在储存环中作回旋运动的电子束是一团一团的因此观察者看到的是有周期性的脉冲光束团的长度只有几个厘米,甚至只有几个毫米。
如合肥光源的束团长度为8 厘米左右,因此光脉冲的宽度只有0.3 纳秒( 1 纳秒 =10 -9 秒)合肥光源储存环周长为66 米,全环有均匀分布的 45 个束团,所以每两个光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是5 纳秒如果储存环里只有1 个束团,那么每两个光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20 纳秒利用同步辐射的脉冲时间结构可以为动态过程的研究提供极好的条件同步辐射是很好的偏振光在电子轨道平面内发出的同步光是百分之百的线偏振的,而在轨道平面两侧的同步光分别是左、 右旋椭圆偏振光 利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同步辐射圆偏振光激发,可以非常有效地研究一些具有结构不对称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或一些磁性材料的磁性而在X 射线荧光分析中,则可利用同步光的偏振性抑制散射光的影响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同步辐射是一种极为干净的光3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