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
88页1总则2规划编制和规定2.2规划重要内容城网规划一般应包括如下重要内容;2.2.1 分析城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现实状况明确如下问题:(1)供电能力与否满足既有负荷需要,及其也许适应负荷增长程度;(2)供电可靠性;(3)正常运行时各枢纽点电压水平及重要线路电压损失;(4)各级电压电网电能损失;(5)供电设备更新必要性和也许性2.2.2 负荷预测2.2.3 确定规划各期目及电网构造原则和供电设施原则化包括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原则2.2.4 进行有功、无功电力平衡,提出对城网供电电源点(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所)建设规定2.2.5 分期对城网构造进行整体规划2.2.6 确定变电所地理位置、线路途径确定分期建设工程项目2.2.7 确定调度、通信、自动化等规模和规定2.2.8 估算各规划期需要投资,重要设备规范和数量2.2.9 估算各规划期末将获得经济效益和扩大供电能力后来获得社会经济效益2.2.10 绘制各规划期末城网规划地理位置结线图(包括现实状况结线图)2.2.11 编制规划阐明书2.3经济分析2.3.1经济分析包括经济计算和财务计算经济计算一般用于论证方案和选择参数财务计算一般用于阐明建设方案财务现实也许性。
对参与比较各个方案都必须进行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2.3.2 在经济分析中.一切费用(包括投资和运行费用)和效益都应考虑时间原因,即都应按照贴现措施,将不一样步期发生费用和效益折算为现值贴现率暂定为10%,城网供电设施综合经济使用年限可定为20~25年2.3.3经济分析中各个比较方案一般设定相似可比条件,即:(1)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建设工期方面能同等程度地满足同一地区城网发展需要;(2)工程技本、设备供应、都市建设等方面都是现实可行;(3)价格上采用同一时间价格指标;(4)环境保护方面都能满足国家规定规定2.3.4 参与比较各方案由于可比条件相似,经济计算一般可以选用年费用最小方案在计算各方案费用时.应计算也许发生各项费用,包括:建设和改造各项费用(土地征用、建筑物拆迁、环境保护、设备、设施、施工等)运行费用(运行维护、电能损失等)2.3.5 方案比较还可以用优化供电可靠性原则进行,即不先设定可靠性指标,将不一样可靠性而引起少供电损失费用引入计算,以获得供电部门和全社会最大经济效益各地区可逐渐发明条件通过经典调查和分析确定2.4 规划年限、各阶段规定和编制流程2.4.1城网规划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都市总体规划年限一致,一般规定为近期(五年)、中期(十年)、远期(二十年)三个阶段。
近期规划应着重处理目前城网存在重要问题,逐渐满足负荷需要,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根据近期规划编制年度计划,提出逐年改造和新建项目中期规划应与近期规划相衔接,着重将城网构造及设施有环节地过渡到规划网络,并对大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前期工作远期规划重要考虑城网长远发展目,研究确定电源布局和规划网络,使之满足远期预测负荷水平需要2.4.2 规划编制流程首先做好全区和分辨别块负荷预测,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近、中、远期规划目和原则化电网构造原则编制流程可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第一步建立远期电网初步布局,作为编制分期规划发展目;第二步根据预测负荷和既有电网构造,通过度析计算,编制近期分年规划和中期规划;第三步以近、中期规划最终阶段规模和远期预测负荷水平,通过度析计算,编制远期规划参见附录A规划编制流程示意图)详细编制措施分列如下:(1)确定远期电网初步布局根据远期分辨别块预测负荷,按远期规划所应到达目(供电可靠性等)和当地区已确定技术原则(包括电压等级,供电可靠性和结线方式等)和供电设施原则化,粗略确实定:a.待建高压变电所容量和位置;b.既有和待建变电所供电区域;c.高压线路途径;d.各变电所中压电网布置,包括出线回路数;e.所需电源容量和布局,结合电力系统规划,提出对发电厂和电源变电所规定。
2)编制近期规划从既有电网入手,将下一年预测负荷分派到既有变电所和线路,进行电力时尚、电压降、短路容量、环流、故障分析等各项验算检查电网适应度针对电网出现不适应问题,从远期电网初步布局中,选用初步确定项目,确定电网改善方案新电网布局确定后,重新进行各项计算,务使满足近期规划所到达目以及电网构造和设施原则化规定如达不到,应重新确定电网改善方案,重新计算,并据此提出年度改造项目,然后重新按上述环节编制下一年以至逐年尽期规划3)编制中期规划做好近期规划后,再在近期末年规划电网基础上.以中期预测负荷,分派到变电所和线路上,进行各项计算分析,检查电网适应度从远期电网初步布局中,选用初定项目,确定必要电网改善方案,做出中期规划4)编制远期规划以中期规划电网布局为基础,根据远期预测负荷,经各项计算后,编制远期规划由于远期规划内容是近、中期规划积累与发展,因受多种原因影响,必将对其原定初步布局有所调整和修改5)低压电网规划低压电网规划直接受到小块地区负荷变动影响,并且可以在短期内建成,一般只需制定近期或中期规划其环节如下:a. 假定每一配电变压器供电范围不变,然后按年负荷增长确定逐年所需变压器和线路容量。
b. 当所需变压器和线路容量或电压降超过规定最大值时,则采用增长变压器和馈入点,电网深入分段,必要时调大导线等措施来处理,并将到达规定负荷顾客改由中压供电2.4.3 规划修正负荷预测是规划重要根据,但其不确定原因诸多,为此必须按负荷实际变动和规划实行状况,对规划进行滚动修正为适应都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远期规划一般每五年修编一次有下列状况之一时,必须对城网规划目及电网构造和设施原则化进行修改,并对城网规划作对应全面修正1)都市整体规划或电力系统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后;(2)预测负荷有较大变动时;(3)电网技术有较大发展时2.5规划编制、审批和实行2.5.1城网规划由供电部门和都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编制,以供电部门为主,报网(省)电管局(电力局)审批2.5.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城网规划有关内容经当地都市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后,纳入都市规划,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2.5.3 城网规划应通过都市建设与改造统一规划来实行,城建部门应与供电部门亲密配合,统一安排供电设施用地,如:变(配)电所、线路走廊(包括电缆通道),以及在都市大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群中预留区域配电所和营业网点建筑用地2.5.4 城网建设中线路走廊、电缆通道、交配电所等用地,应充足考虑远期规划合理需要,但实际建设可按需要分期进行。
3负荷预测 3.1 一般规定3.1.1 负荷预测是城网规划设计基础预测工作应在常常调查分析基础上,搜集都市建设和各行各业发展信息,充足研究当地区用电量和负荷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进行测算,为使预测成果有一定精确性,可合适参照国内外同类型地区资料进行校核(注:本导则所用负荷一词一般指最大电力负荷)3.1.2 负荷预测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还应按年分列,中期和远期可只列期末数据由于影响负荷变化原因大多,预测数据可用高下两个幅值幅值相差不适宜过大)3.1.3 为使城网构造规划设计更为合理,应对用电性质、地理区域或功能分区、电压等级分层等方面分别进行负荷预测用电性质分类可按能源部制定电综4表记录分类措施进行,也可按都市实际状况,提成几种大类地理区域或功能分区可根据都市行政区、地理自然条件(如山、河流等)、一种或几种变电所范围划分,也可按都市规划土地用途功能或地区用电负荷性质等状况合适划分分区原则,重要是便于制定城网在不一样步期改造和发展规划分区面积不必相似,市中心区宜小些,一般可在5平方公里左右,市郊区可大些电压等级分层可根据城网所选用电压等级划分计算城网某个电压等级负荷时,应注意从总负荷中减去上一级电网线损功率和直配供电(发电厂直供)负荷。
3.1.4 负荷预测需搜集资料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1)都市总体规划中有关人口、用地、能源、产值、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各功能分区布局改造和发展规划(包括各类负荷所计划发展建筑面积和土地运用比率)等2)市计划、记录部门以及气象部门等提供有关历史数据和预测信息3)电力系统规划中电力、电量平衡,电源布局等有关资料4)全市及各分辨别块、分电压等级按用电性质分类历年用电量、高峰用电量和负荷、经典日负荷曲线及电网时尚图5)各级电压变电所、大顾客变电所及配电所(包括杆架变压器)负荷记录和经典负荷曲线、功率团数6)大顾客历年用电量、负荷、装接容量、协议电力需量、重要产品产量和用电单耗7)大顾客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用电发展规划,计划新增和待建大顾客名单、装接容量、协议电力需量,时间地点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重点项目及用电发展资料8)当电源及供电网能力局限性,导致供不出电时,应根据有关资料估算出潜在负荷状况由于负荷预测、归类分析工作量大,且需要常常更新数据,宜应用计算机进行3.2预测措施3.2.1 对现实状况和历史负荷、电量进行分析处理,作为预测根据原始数据对其中某些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个别数据,应尽量事先进行修正处理。
3.2.2 负荷预测工作,可从全面和局部两方面进行一是全都市地区总需要量进行全面宏观预测,二是对每分区需要量进行局部预测在详细预测时,还可将每分区中一般负荷和大顾客分别预测,一般负荷作为均布负荷,大顾客则作为个别集中点负荷各分区负荷综合后总负荷,应与宏观预测全区总负荷进行互相校核3.2.3 负荷预测工作一般先进行各目年电量预测,以年综合最大负荷运用小时或年平均日负荷率求得最大负荷预测值,也可按经典负荷曲线,得出其各时间断面负荷值3.2.4 负荷预测可采用如下几种常用措施进行,并互相校核:(1)单耗法:根据产品(或产值)用电单耗和产品数量(或产值)来推算电量,是预测有单耗指标工业和部分农业用电量一种直接有效措施目前我国都市中工业用电还占较大比重,单耗法还是负荷预测中一种重要措施,较合用于近、中期规划2)弹性系数法:城网电力弹性系数应根据地区工业构造、用电性质,并对历史资料及各类用电比重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后谨慎确定3)外推法:运用历年时间系列数据加以延伸,推测各目年用电量详细计算时,一般是以用电性质各个分类电量作为应变量,与此分类电量有关原因(如人口、工农业产值、人均收入、居住面积等)作为自变量,用回归分析建立教学预测模型,反复计算进行预测。
4)综合用电水平法:根据单位消耗电量来推算各分类顾客用电量都市生活用电可按每户或每人平均用电量来推算,工业和非工业等分类顾客用电量可按每单位设备装接容量平均用电量推算,目前和历史综合用电水平可通过资料分析和经典调查获得,未来各目年人口、户数、设备装接容量预测值,可通过都市规划部门和顾客资料信息或用外推法测算,各目年综合用电水平还可参照国内外同类型都市数据或用外推法测算综合用电水平法合用于分区负荷中一般负荷和点负荷预测,但预测期以近、中期较为合适5)负荷密度法:负荷密度是每平方公里平均负荷数值一般并不直接预测整个都市负荷密度,而是按都市区域或功能分区.首先计算现实状况和历史分区负荷密度,然后根据地区发展规划对各分区负荷发展特点,推算出各分区各目年负荷密度预测值至于分区中少数集中用电大顾客,在预测时可另作点负荷单独计算由于都市社会经济和电力负荷常有随同某种原因而不持续(跳跃式)发展特点,因此应用负荷密度法是一种比较直观措施3.3 电力平衡3.3.1 根据预测负荷水平和分布状况,应与电力系统规划中对城网安排电源容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