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民主的质量测量与比较.doc
13页幵放时代 2014,05,129-141+7-8东亚民主的质量:测量与比较李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导出/参考文献关注分享收藏打印摘要:本文是对东亚第三波民主化以来的七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质量进行的一项测量 研宄在测量维度的选择上,借用了莱文和莫琳娜对拉美国家民主质量测量的最 新方法,并针对东亚民主化的特征和数据的可操作性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最 终使用选举质量、政治参与、责任性、回应性和文武关系作为测量的主要维度,并 给出了我们对于东亚民主质量的测量结果关键词:东亚;民主质量;测量;比较研宄;基金: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的初始状 态、政治过程与转型制度缋效:对全球转型国家经验和教训的考察”(项R编 号:2011SHKXZD011)Quality of Democracies in East Asia:Measurement and Comparative StudyLi Hui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Affairs, Fudan University;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in seven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East Asia since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We borrow Levine and Molina’s latest method in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of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nd make some adjustments to make it more applicable to East Asian democracies. We end up with a system of measurement indicators covering the following five dimen-sions:election qualit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ccountability, responsiveness, and the civil- military relationship. In the final section, we provide the results of our measurement of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in East Asia.Keyword:East Asia; quality of democracy; measure; comparative study;木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自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来,东亚地区的民主政体目前 的实际情况如何?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东亚七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质量的测量来 回答这一问题。
民主制度在全世界的扩散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所关心 的问题也逐渐由为什么民主转型会发生,转变到这些转型之后的政体实际民主 状况如何上来对于前者的解释已经有很多,包括W内因素:经济增长(普沃斯 基[Adam Przeworski])、集体抗争(蒂利[Charles Tilly]);国际因素:制度扩 散、传染、示范效应、国际组织推进但是对这些转型之后的政体,其民主的实 际状况如何的研宂却较少,对于民主质量的研宂主要致力于回答这一问题一、东亚的第三波民主化素描东亚民主化的历史其实非常长,最早开始民主化的国家可以追溯到1932年的泰 国,最近的国家可以追溯到2002年的东帝汶在图1中,我们将本文的测量对 象在Polity IV数裾库中的得分变化情况用曲线表现出来,虽然非常粗略,但可 以较为直观地看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化进程而本文在选择测量对象吋主要 参考以下三个标准:一是在Polity IV数据库中得分超过4分的国家或地区(排 除了新加坡);二是在时间上属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国家或地区(蒙古国、中 国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以及虽然在第三波民主化之前冇民主化 的举动和迹象,但并没有完成民主化进程的国家(马来西亚和泰国);三是在规 模上,总人口数超过200万的国家或地区(排除了东帝汶)。
图1: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变化趋势图 下载原图继亨廷顿提出“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概念之后,(3)东亚地区的民主化进程 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较早关注东亚地区第三波民主化的研究包括拉里•戴 蒙德(Larry Diamond)主编的《东亚第三波民主政体的巩固》和《东亚的民主》而戴蒙德最近乂在《民主》杂志上抛出观点,认为一轮新的“民主化浪潮” (new coming wave)即将在东亚发生理由在于,东亚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状况在过去 的20年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连新加坡这样的高人均GDP与威权政体并 存的国家,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戴蒙德断言,亚洲的威权政体正受到前所未 有的挑战虽然Polity IV的数据比较粗糙,但是在分析历史趋势上还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从图1对于东亚八个第三波民主化以来的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得分趋势图中,我 们可以大致了解东亚民主化进程的一些基本情况从图中很容易发现,韩国、中 国台湾、蒙古国、印度尼西亚、马來西亚、菲律宾和东帝汶都有一个明确的从威 权向民主的飞跃,其中韩国、中国台湾、蒙古国和菲律宾的时间非常接近,都在 1986年到1990年间对韩国来说,研宄民主化的学者都非常重视1980年的光 州(Kwangju)事件。
这一事件中超过200名平民被军队杀害,这一事件导致全 斗焕吋期的威权政体合法性降到冰点,1981年戒严令终止,1986年修改宪法, 对总统实行全民直接投票选举台湾和菲律宾的民主化起点也都是1986年 1986年10月8日,台湾宣布结束实施了 37年的戒严令,开放了党禁、书禁和 报禁,以及随后1988年蒋经国的逝世和台湾第一任本土领导人李登辉的上台,开始加速台湾的民主化进程菲律宾的民主化始于费迪南德•的倒台 1972年上台之后宣布军管法,1983年的对手災尼尼奥•阿基诺的 遇刺身亡引发了对的强烈反对,1986年被称为“人民力量” (people power)的大规模民众抗争以及军队放弃对的支持,导致政权倒台, 贝尼尼奥•阿基诺的遗孀克拉松•阿基诺当选总统从曲线上来看,台湾地区的 民主进程较为渐进和曲折,而菲律宾的民主历程则较为迅速和简单蒙古国的民 主化起点稍微晚一些,但1986年对蒙古人来说依然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戈尔 巴乔夫发表海盛威演讲,缓和在蒙古国问题上与的紧张局势,随后苏联军 队从蒙A国撤离,给蒙A国的民主化让出了空间1990年,蒙占人民革命党 (Mongolian People&Revolutionary Party, MPRP)退位,政党选举合法化,宣 告正式迈入民主化进程。
印度尼丙亚在时间上比较晚,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引 发了执政32年之久的苏哈托政权倒台,印度尼西亚才正式迈入民主化进程而 东帝汶则更晚,虽然规模非常小,但可以说是东亚最近一个民主化的国家东帝 汉的民主化是一个典型的国际丁•预和推进民主化(democracy promotion)的案 例,其从独立到对整个民主程序的安装,都是在联合国的干预和帮助下完成的泰国和马来丙亚的情况则比较特殊,与前述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虽然经历长 时间的努力和挣扎,但按照民主的程序性条件来看,依然处于比较低水平的民 主化阶段许多学者认为,泰国的民主化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推翻绝 对君主制,之后泰国的民主化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 1947年、1977年和 1991年三次军事政变,军队、民众和政党的力量和互交织,使得泰国的政局长 期不稳,政府更替频繁,从1985年到1995年十年间曾经历八届政府,而最近的 一次军事政变则发生在2006年相比泰国来说,马来西亚的政局要稳定得多, 其国家最高元首依然是从九位传统苏丹国的苏丹中轮流选出的国王,但1993年 剥夺丫苏丹们的法律豁免权,实际的行政权归内阁所有虽然马來西亚的选举经 常受到批评和质疑,但是从投票权的普遍程度和选举程序来看,马来四亚的选 举基木上被认为是自由的。
二、民主的质量:理论及其测量(一) 现有的民主测量数据及方法实际上,由于定量方法在比较政治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民主进行测量的努力 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表1中笔者罗列了目前在比较政治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公 开数据平台,这些数据库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测量民主其中,自由之家对于民主质量的测量,从理论上来说更类似于对自由和人权的 测量,因为其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木条款,设计了针对政治权利 (pol i tical rights)和公民自由(civil liberty)两部分的问题,而对这些问 题作答的主要是来自各国的区域研宄学者和专家因此自由之家的民主指数从问 题设计到测量的客观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过度的自由化倾向和对专家 主观评价的依赖遭到许多学者质疑:自由之家到底测量的是“自由”、“人权”, 还是民主?另外一个经常被用在大样木跨国比较研宄的民主测量数据是Polity TV这一数据的最人优势是在吋间跨度上可以充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它对全世 界167个政体从1800年至2012年的民主程度进行打分,分数从-10至U+10之间, 分数越高代表民主程度越高它使用五个指标来测量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政治 参与的竞争性、政治参与的规范性、行政雇用的竞争性、行政雇用的公开性以及 对最高行政长官的约朿。
而对于这五个指标的具体赋值方法,是从制度安排的角 度将其分类,如对最高行政长官的更替上,采取选举办法的就为+4分,采取继 承方式或者派系方式的就为+1分等Polity IV的数据由于照顾到纵向时间跨度,过于关注民主的程序(制度安排) 而不是质量(实际运作状况),因此,近年来民主的测量方法依然不断被批评 和改进,盖瑞(John Gerring)等人设计了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测量体系,其中包括主权、政党力量、自由选举等多达33个指标,不过0前使用这一体系 测量的结果还没有发布英格尔哈特(Ingelhart)等人使用了一个更为简便的 纠正自由之家民主指数偏误的方法,就是用自由之家的数据乘以世界治理指数 的“法治”程度,换句话说,就是用法治程度来为民主加权,最后得出他们所 谓的“有效民主指数” (Effective Democracy Index, EDI)表1:民主测量数据库列表 下载原表从民主的程序到民主的质量然而,对于民主质量的测量不能等同于对民主木身的测量民主的质量作为民主 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民主的实质性,而大多数对民主的测量 侧重于其程序性要素自熊彼特之后,“程序”民主这一概念在政治科学中大行 其道,这一定义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比较容易用来标准化和操作化。
民主的程 序性定义,强调的是实现民主所要满足的基本“必要条件”,这些条件主要表 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 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较早的尝试可以 追溯到罗伯特•达尔的工作在《多头政体》一书中,达尔认为真正的民主应该 满足九个标准,结合后来的研究,其中已经棊本达成共识的程序性民主所包含 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自由、公正、公开的周期性选举;二是政府被选民 有效控制;三是充分的言论自由;四是公民拥有充分的可供选择的信息来源;五是 加入组织、集会和结社的自由;六是受法律保护的普选权,并在选举和政治参与 上没。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