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从水厂出口到终端用户完整计量体系——降低漏损率工作的探讨.pdf
3页水流量仪表的维护管理 第四届水行业流量仪表选型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建立从水厂出口到终端用户完整计量体系——降低漏损率工作的探讨长春水务集团 宋雪峰降低漏损率是每个供水企业永恒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特别是北方城市,漏损率一直很高,极大地影响了供水企业效益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水从水厂出口送到市区管网,再到千家万户,产生漏损的原因基本可以概括为管网漏失、未计量水、计量器具误差三个方面另外,数据记录和统计时间差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率”图1如图1.理论上如果不考虑计量仪表误差,下面等式基本成立:QQ·+QQl+Q2+Q3……Q.)+Q_+Q来式中:Q为终端用户用水量QI——管网漏失水量Q来——未计量水量但前提条件是数据统计的时间要基本同步另外关键的问题是Q_和Q来都是不知道的国家规定管网漏损率不应超过12%,但实际情况是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漏损率都超过了12%,尤其是北方城市,基本都在30%左右,有的城市漏损率甚至于接近40%!随着电磁流量计在供水行业的普及,水厂出口的计量仪表精度已经很高,可以达到或着高于5‰,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漏损率来自等式的·222.第四届水行业流量仪表选型与应用技术研讨会 水流●j仪表的维护爸,理右方。
管网漏失(Q_)包括爆管明漏和没有查出的暗漏,是无法准确量化的未计量水(Q柬)包括用户私接管道窃水和管理不到位漏收水量也是不能量化的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损失率到底是来自于Q_和Q朱还是上百万户的Q很多城市为了缩小查找问题的范围,实施了分区计量,将一个城市划分成几块或十几块区域用计量仪表分开但效果大多数不很理想主要原因一是虽然分区了但每个区域面积还是很大;二是每个区域内还是存在损失率到底是来自于Q一和Q未还是十几万户的Q一Q.这个关键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把漏损率降下来,须要建立从水厂出口到终端用户的完整计量体系具体措施和想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如下:一、提高水厂出口计量仪表的精度等级经过前三届流量仪表会议,大家已经达成共识:电磁流量计是水计量最适合的产品,精度高、运行稳定、维护量小二、对于树枝状管网可在合适位置安装电磁流量计枝状管网如图中二水厂的“D”管线供水区域,可在Fl和F2等处安装电磁流量计,用来作为小区域用户的总表,和所带终端用户分表总和比对,从而知道小的区域内管网漏失和终端用户计量仪表管理情况三、对环状供水管网推行细化的区域计量分区计量是降低漏损率的第一步一个省会级城市终端用户上百万户.供水区域是整个城市,面积太大。
分成若干区域后,用计量仪表进行区域封闭然后在小的区域内部做文章四、下大力度进行终端用户的计量管理等式右边能够量化的就是Q终端用户的计量管理既是销售收入的关键,也是降低漏损率首先要做的Q,——Q都准确后,不可量化的Q一和Q来就可以量化了Q来”通过稽查管理可以降到最低关键是怎么把“Q一”降下来南方的城市供水管网埋深浅,有的在地表以上,把终端用户的计量管理工作做好以后,甚至可以不用分区计量,漏损率就能够降得很低北方的城市把终端用户的计量管理做扎实后,就要在分区计量基础上降低每个区域内的“Q_”五、利用实时动态计量仪表数据链降低区域内管网漏失量水从水厂出来一直到终端用户计量仪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建立一个完善的计量仪表实时动态数据链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水到底流到了哪里随着C,PRS遥测系统在供水行业的大量应用,使得建立从水厂出口到区域计量再到终端用户的实时动态计量仪表数据链成为可能长春水务集团2005年末建立了以C,PI坞为传输方式的管网压力、流量、二次供水加压站、大用户电磁流量计遥测系统目前已有500余家大用户、400余座二次供水泵站利用该系统实时遥测今年计划以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建立分区计量仪表到终端用户的实时数据链。
数据链建成后,“Q_”不仅能够量化,大概位置和发生时间也可以确定,从而为暗漏查找指明工作方向!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利用计量体系降低漏损率尤其是北方城市漏损率的探讨,欢迎供水行业同行们指正·223·建立从水厂出口到终端用户完整计量体系——降低漏损率工作的探讨作者: 宋雪峰作者单位: 长春水务集团本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