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的性质实验报告(共19页).docx
19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苯的性质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4、性质实验1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烃、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的性质所在班级:专业班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成绩: 实验四烃、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的性质 【实验目的】 1、验证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的主要化学性质2、掌握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和酮的鉴别方法实验原理】 烃类中烷烃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在特殊条件下可发生卤代反应而烯烃和炔烃由于分子中具有不饱和双键(>c=c 芳烃由于在环状共扼体系中电子密度平均化的结果,它的化学性质比烯烃、炔烃稳定,难于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却易发生取代反应,构成了苯和其它芳香烃的特征反应 卤代烃分子中的c-x键比较活泼,—x可以被—oh、—nh2、—cn等取代,也可与硝酸银醇溶液作用,生成不溶性的卤化银沉淀烃基的结构和卤素的种类是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分子中卤素活泼性越大,反应进行越快各种卤代烃卤素的活泼顺序如下: R-I>R-br>R-cl Rch=chch2x,phch2x>3°R-x>2°R-x>1°R-x>ch3-x>Rch=chx,ph-x; 醇类的特征反应与羟基有关,羟基中的氢原子可被金属钠取代生成醇钠。
羟基还可被卤原子取代伯、仲、叔醇与卢卡斯(Lucas)试剂(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作用时,反应速度不尽相同,生成的产物氯代烷不溶于卢卡斯试剂中,故可以根据出现混浊的快慢来鉴别伯、仲、叔醇立即出现混浊放置分层为叔醇,经微热几分钟后出现混浊的为仲醇,无明显变化为伯醇此外,伯仲醇易被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而叔醇在室温下不易被氧化,故可用氧化反应区别叔醇 多元醇如丙三醇、乙二醇及1,2-二醇等邻二醇都能与新配制的氢氧化铜溶液作用,生成深蓝色产物,此反应可用于邻二醇的鉴别 酚的反应比较复杂,除具有酚羟基的特性外,还具有芳环上的取代反应由于两者的相互影响,使酚具有弱酸性(比碳酸还弱),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而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中苦味酸(2,4,6-三硝基酚)则具有中强的酸性苯酚与溴水反应可生成2,4,6-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可用于酚的鉴别此外,苯酚容易被氧化,可使高锰酸钾紫色退去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特征性的颜色反应,可用于酚类的鉴别 醚与浓的强无机酸作用可生成盐,故乙醚可溶于浓硫酸中当用水稀释时,盐又分解为原来的醚和酸用此可分离或除去混在卤代烷中的醚蒸馏或使用乙醚时,严禁明火 醛和酮分子中含有羰基(>c=o),所以它们都能与许多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其中与2,4―二硝基苯肼加成时生成黄色2,4―二硝基苯腙沉淀是鉴别羰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R nhnh2 R(R)h c o+ 2 no2 2nhn cno2 h(R) +h2o 受羰基影响,α-h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卤代、缩合反应 醛和甲基酮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以结晶形式析出如果将加成物与稀盐酸或稀碳酸钠溶液共热,则分解为原来的醛或甲基酮因此这一反应可采用来鉴别和纯化醛或甲基酮 R c (ch3)h o+nahso3 R c (ch3)h so3naoh 醛和酮结构上的区别,在反应中表现相互不同的特点醛羰基碳上连接一个氢原子而有还原性, 陕西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能被弱碱性氧化剂氧化,例如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而酮则不能醛能与品红醛试剂(schiff试剂)作用,形成一种紫红色的醌型染料酮则不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反应来区别醛和酮 在分子中具有ch3co—原子团的化合物,或其他易被次碘酸钠氧化成这种基团的化合物,如 均能发生碘仿反应,这是一个鉴别甲基酮(甲基醇)的简便方法实验试剂】 样品:精制石油醚、松节油、苯和甲苯;1-氯丁烷、1-溴丁烷、1-碘丁烷、氯苄、1-氯丁烷、氯苯、试剂:5%br2—ccl4溶液、Agno3乙醇溶液(0.1%)、0.1%Kmno4、1:5(v/v)h2so4、无水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卢卡斯试剂,甘油,乙二醇,苦味酸,碳酸氢钠溶液(5%),三氧化铁溶液(1%),乙醚,金属钠,酚酞溶液,高锰酸钾溶液(0.5%),浓硫酸(96~98%),异丙醇,稀 -1-1 盐酸(6mol·L),苯酚,氢氧化钠(10%,20%),碳酸钠(5%),饱和溴水,稀硫酸(3mol·L),重铬酸钾溶液(5%),硫酸亚铁铵(2%),硫氰化铵(1%),甲醛水溶液,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乙醛水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苯甲醛,2%氨水溶液,丙酮,2,4一二硝基苯肼试剂,乙醇,希夫(schiff)试剂,5%硝酸溶液。
仪器:试管、试管架、水浴等实验内容与步骤】 1、烃的性质 2、卤代烃的性质 2.1相同烃基,不同卤素活性的比较 陕西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 陕西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2酚的性质 2.3苯酚与三氯化铁作用 篇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实验报告 西安文理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20XX年4月23日化学类专业13级1班实验名称: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姓名:秦阳成绩:同组人:指导老师: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2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及其性质 实验步骤 1.羧酸的性质 (1)酸性的试验将甲酸、乙酸各5滴及草酸0.2g分别溶于2mL水中然后用洗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应的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上画线,比较各线条的颜色和深浅程度 现象:刚果红试纸变蓝,且颜色深浅顺序为:草酸>甲酸>乙酸 解释:酸性强弱:草酸>甲酸>乙酸 刚果红适用于作酸性物质的指示剂,变色范围ph为3~5 (强酸)蓝色~蓝黑色(弱酸)~(碱)红 刚果红与弱酸作用显蓝黑色与强酸作用显稳定的蓝色,遇碱则又变红 (2)成盐反应取0.2g苯甲酸晶体放入盛有1mL水的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数滴,振荡并观察现象。
接着再加数滴10%的盐酸,振荡并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现象:苯甲酸晶体由不溶到溶解再到析出 苯甲酸是白色结晶,微溶于水,易升华,能随水蒸气一起蒸出,其钠盐是温和的防腐剂 (3)加热分解作用将甲酸和冰醋酸各1mL及草酸1g分别放入3支带导管的小试管中,导管的末端分别伸入3支各自盛有1~2mL石灰水的试管中(导管要插入石灰水中!)加热试样,当有连续气泡发生时观察现象 现象:甲酸无现象,冰醋酸使石灰水变浑浊,草酸使石灰水产生絮状沉淀 解释:不同的羧酸失去羧基的难易并不相同,除甲酸外,乙酸的同系物直接加热都不容易脱去羧基(失去co2),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发生脱羧反应,一元羧酸的α-碳原子上有强拉电子基团时,使得羧酸变得不稳定,当加热到100~200℃时,容易发生脱羧反应 一般情况下二元羧酸可以发生羧基所具有的一切反应,但某些反应取决于两个羧基间的距离各种二元羧酸受热后,由于两个羧基的位置不同,有时发生失水反应,有时发生脱羧反应如,草酸和丙二酸受热后很容易脱羧 这是由于羧基是拉电子的基团,使羧基的脱羧反应容易进行 (4)氧化作用在3支试管中分别放置0.5mL甲酸、乙酸以及由0.2g草酸和1mL水所配成的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mL稀(1:5)硫酸和2~3mL0.5%的高锰酸钾溶液,加热至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速率。
☆因为甲酸分子中有醛基,故有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些反应常用于甲酸的定性鉴定 现象:甲酸未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酸、草酸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释:甲酸与浓硫酸等脱水剂共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这是实验室中制备一氧化碳的方法 草酸很容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定量分析中常用草酸来滴定高锰酸钾 草酸可以与许多金属生成络离子,例如,草酸钾和草酸铁生成如下的络离子 这种络合物是溶于水的,因此草酸可用来除去铁锈或蓝墨水的痕迹 (5)成酯反应在一干燥的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和1mL冰醋酸,再加入0.2mL浓硫酸,振荡均匀后浸在60~70℃的热水浴中约10min然后将试管浸入冷水中冷却,最后向试管内再加入5mL水这时试管中有酯层析出并浮于液面上,注意所生成的酯的气味 解释: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称为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酯化反应进行得很慢,需要酸催化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 2.酰氯和酸酐的性质 (1)水解作用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加入数滴乙酰氯,观察现象反应结束后在溶液中滴加数滴2%的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2)醇解作用在一干燥的小试管中放入1mL无水乙醇,慢慢滴加1mL乙酰氯,同时用冷水冷却试管并不断振荡。
反应结束后先加入1mL水,然后小心地用20%的碳酸钠溶液中和反应液使之呈中性,即有一酯层浮于液面上如果没有酯层浮起,可在溶液中加入粉状的氯化钠至使溶液饱和为止,观察现象并闻其气味 (3)氨解作用在一干燥的小试管中放入新蒸馏过的淡黄色苯胺5滴,然后慢慢滴加乙酰氯8滴,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5mL水并用玻璃棒搅匀,观察现象 用乙酸酐代替乙酰氯重复做上述三个实验,注意反应较乙酰氯难进行,需要在热水浴加热的情况下,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上述反应 现象及解释:酰卤中以酰氯最重要,应用也最广泛甲酰氯很不稳定,在一190℃时才能稳定存在因为在制备它时总得到一氧化碳和氯化氢,所以有时用一氧化碳和氯化氢代替甲酰氯进行反应例如: 其他酰氯为无色液体或低熔点固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低级酰氯遇水激烈水解乙酰氯曝露在空气中水解放出氯化氢酰氯的沸点较相应的羧酸低,这是因为酰氯分子中没有羟基,不能形成氢键的缘故 低级酸酐为无色液体,具有不愉快的气味;高级酸酐为固体,没有气味,其沸点常较相应的酸高酰卤和酸酐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主要是由于酰基上碳原子的正电性加强,有利于水、氨、醇等亲核试剂进攻以酰氯为例,其反应历程如下: 水解 醇解 氨解 酰卤和酸酐与水、醇、氨反应,结果在这些化合物分子中引入酰基,故酰卤和酸酐是很好的酰基化试剂。
作为酰基化试剂,酸酐比相应的酰卤要缓和一些 3.酰胺的水解作用 (1)碱性水解取0.1g乙酰胺和1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放人一小试管中,混合均匀并用小火加热至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所产生的气体的性质 (2)酸性水解取0.1g乙(:苯的性质实验报告)酰胺和2mL10%的硫酸一起放入一小试管中,混合均匀,沸水浴加热沸腾2min,注意有醋酸味产生放冷并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反应液呈碱性,再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产生气体的性质 原理:酰胺与酯一样在酸碱催化下水解,生成羧酸 由于π键电子沿o-c-n键离域,羰基的亲电性明显地减弱,所以酰胺的羰基被亲核试剂进攻较酯要难氨基是一个较难离去的基团,水本身是个惰性试剂,许多酰胺能在水溶液中结晶出来,因此,水解需 -要酸、碱催化和比较长时间的加热回流碱提供了强有力的亲核试剂oh;而酸使羰基离子化从而帮助水 的进攻和氨基的离去酰胺的水解条件比其他羧酸衍生物的要求高,有空间位阻的酰胺比较难水解 4.油脂的性质 (1)油脂的不饱和性取0.2g熟猪油和数滴近于无色的植物油分别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并分别加入1~2mL四氯化碳,振荡使溶。
然后分别滴加3%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随加随振荡,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原理: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碳碳双键也可以和碘发生加成反应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单位g)称为碘值(又称碘价)碘值是油脂性质的重要常数,碘值大,表示油脂的不饱和程度高,干结成膜也较快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