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杨刘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杨刘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A.神经细胞 B.精原细胞 C.淋巴细胞 D.精细胞参考答案:D2.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参考答案:B3. 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一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在形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A.m个、18m B.(m-4)个、18(m-4)C.(m-3)个、18(m-3)+4 D.(m-2)个、18(m-2)+4参考答案:D4. 表现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色盲的男孩,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和 B和 C.和 D.和 参考答案:A5. 如果一个ATP脱去两个磷酸,该物质就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称为( ) A.嘌呤脱氧核苷酸 B.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嘧啶核糖核苷酸 D.嘧啶脱氧核苷酸 参考答案:B6.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参考答案:C7. 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脱水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 145和144 B. 145和145 C. 145和146 D. 146和145参考答案:D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水解需水数,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则氨基酸个数为145+1=146个,肽键的数目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145.故选:D.8.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下列关于盐酸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B.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调节染色液的pHD.促进核蛋白的水解,使DNA和蛋白质分离参考答案:C9. 在生物体内,能把营养物质运送给各个细胞,并把废物运送到有关结构排出体外的物质是 A.具有运载功能的蛋白质 B.无机离子C.与有机物结合的水 D.自由状态的水参考答案:D10. 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出现姐妹染色单体 B.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体数目不变 D. DNA数目加倍参考答案:B11.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白细胞吞噬病菌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C. 分泌蛋白运输出细胞外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D. 护肽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参考答案:B【分析】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吐和胞吞,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
详解】A、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C、分泌蛋白运输出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该过程消耗能量,C错误; D、护肽品中的甘油是小分子,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12. 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正、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是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C. 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D. 正常情况下雌鸡Z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遗传自亲代的雌鸡参考答案:A判断基因的位置的方法:显隐性未知时,可以通过正反交后代的表现型来判断,若后代雌雄的表现型一致,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雌雄表现型不一致,则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正、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正确;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也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由于母本可以产生Xb的配子,故可以产生XbY的个体,C错误;正常情况下雌鸡(ZW)Z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遗传自亲代的雄鸡(ZZ),D错误点睛】易混点:男孩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雌鸡的W一定来自于母本,Z一定来自于父本。
13. 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蓖麻籽种仁 B.洋葱根尖 C.菠菜幼叶 D.蝗虫的精巣参考答案:D14.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经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A. 合理密植,及时灌溉、施肥、治虫B. 适时给作物松土,夜间适当通风降温C.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D. 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参考答案:B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及时灌溉,施肥、治虫增加产量,属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利用,A错误;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属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利用,B正确;光照时间越长,增加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属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利用,C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属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利用,D错误。
15. 下列杂交组合中,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子代的是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参考答案:D16.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其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参考答案:D【考点】脂质的组成元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1、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2、ATP元素组成:ATP 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解答】解:A、脂肪中只含C、H、O三种元素,不含有N元素,A错误;B、ATP中的“T”代表“三个”而不是代表胸腺嘧啶,B错误;C、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而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结构的主要成分,因此核糖体中无磷脂,C错误;D、DNA分子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正确.故选:D.17. 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 B.近亲结婚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较其他人多C.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D.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参考答案:D18.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A.用进废退学说 B.自然选择学说 C.过度繁殖学说 D.生存斗争学说参考答案:B略19.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仁光合色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甲×√×××√乙×××××√丙√××√√√丁√√√√×√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①水稻 ②蓝藻 ③变形虫 ④大肠杆菌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参考答案:D20. 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A.5% B.7% C.19% D.38%参考答案:B21. 右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参考答案:B22.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都存在 B. 二者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C. 二者都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参考答案: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DNA,所以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C错误;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23.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①0.3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②0.5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③1molL﹣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④1molL﹣1醋酸溶液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高于原生质层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变浅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参考答案:AD【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阅读题干和题表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表,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