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共8303字).doc
15页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共8303字)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转变财富增长的新方式文化产业所具有经济、社会等多重功能,使人类财富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贡献直接体现在产值贡献、就业提升等多重经济指标上文化产业发展所直接推动的文化传播及其受众影响度等又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实现物质财富和虚拟财富有效增长的关键文化产业的上述特征符合世界多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进的价值取向,正日益上升为许多国家进行发展战略顶层设计时不可或缺的内容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一)美国领跑世界文化产业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对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走向有较大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文化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文化产业就率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将其价值观推向全世界美国出版的图书占全球35%的市场份额;美国的CD和录音带收入约占全球录音产业收入的一半;全球55%的家庭录像收入和55%的电影票房收入来自美国影像产品,全球基础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收入的75%及付费电视收入的85%来自美国电视节目。
这些图书、CD、影像及电视节目使美国价值观念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多个角落进入21世纪,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创汇达720亿美元并持续增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文化企业约占1/4;文化产业年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从业人口1700万,占就业总人口的20%美国的文化产业由此成为典型的新兴支柱产业[1]文化内容的创造性生产是美国文化产业的主体功能,代表内容生产与创意的核心版权产业日益占据美国文化产业的首要地位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主要以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及其输出为主有研究表明,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化创意产品在其内容创意、产品制作、产品生产与复制、产品营销和传播四个环节上创造出不均等的附加价值,其比例一般为45%、10%、5%、40%这四个环节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即原创性的知识是价值增值的源泉,而交易传播是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美国的文化产业日益重视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向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转移,同时将经济附加值较低的中间环节或产业部门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版权产业报告2011》表明,2010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上升到9318亿美元,占版权产业比重的57.3%,占美国经济总量的6.36%。
核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美国通过实施“自由市场”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重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府不设文化部门,也没有文化产业政策,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美国文化企业实行自由企业制度,联邦政府不干预电影、电视、广播、动漫等营利性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由各州及地方政府采取退税、减免税和贴息贷款等方式为盈利性及非盈利性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美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最早通过了《版权法》(1790)、《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0)、《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1982)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此后,针对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又颁布了《反电子盗版法》(1997)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8),旨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大环境二)英国文化产业因“创意”而成为“发展先驱”自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就强调运用“创意”发展文化产业,并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理念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建筑、设计、软件和电脑服务、影视与广播、表演艺术、音乐、出版等13个文化产业2010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超过2775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10%,是世界上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占GDP比重最大的国家。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速在5%以上,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英国文化产业每年的出口额超过80亿英镑其中,英国出版业每年外销产值超过10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出口及再出口国英国有13.2万家广告公司,是世界上发展最完善的整合媒体中心;英国的设计业极具竞争力,年产值超过50亿英镑,尖端创新设计涉及所有相关领域;英国的音乐产品在全球占比已达15%,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英国视频游戏的销售额在全球占比16%2010年下半年,英国创意人群总数接近230万据英国政府预测,2017年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将再增加15万人[5]现阶段,“创意产业之都”及“欧洲创意中心”曼彻斯特正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伦敦作为全球三大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及国际设计之都,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伦敦集中了英国70%的影视活动、90%的音乐商业活动,占有全国85%以上的时尚设计份额,时尚设计产业年产值达81亿英镑,2/3以上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设在伦敦[6]2010年伦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65.8万人,占英国创意产业总就业人数的28.6%伦敦SOHO传媒产业聚集区、伦敦西区文化艺术聚集区、伦敦东部霍克斯顿区等创意产业园区,均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伦敦的产业功能配置日益优化和升级。
与伦敦不同,曼彻斯特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通过自身的文化创意优势,打破了经济衰落的局面,并成为创意产业城市的“世界范本”创意产业之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霍金斯认为,英国文化产业的成功除得益于文化积累外,关键在于开发创意和政策引领与支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关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诸多政策,2008年的《超越创意产业:英国创意经济发展报告》及2009年的《数字英国》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数字时代,将英国打造成为全球创意产业中心未来几年,英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如《创意产业融资地图》、《融资一点通》等多项融资政策仍将继续释放巨大能量英国将为所有孩子提供接受创意教育的机会,向学生传授从事创意产业的工作技能,并为青年人创造在创意部门工作的机会英国还将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为业界培养创意英才,从根本上保持文化产业的“世界先驱”地位三)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增速较快,南南贸易日益重要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发展经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出口增速远高于发达国家。
以我国为例,2004~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2%;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630亿元,占GDP的2.43%;2009年出版的图书由2003年的19万种增至30.2万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到3.3∶1,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由2003年的56亿美元增至104亿美元,电视剧和电影年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伴随上海文广、北京歌华有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等“双百亿”企业的涌现,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印度,电影业发展尤为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年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年均营业额12亿美元21世纪以来,印度电影业年增长率达15%,占国内市场份额95%,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发展中国家以创意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增加2002~2008年,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年均增速为15%(超过发达国家的10%),占世界创意商品出口的比重由37%增加到43%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增长贡献较大的三个领域分别是:新媒体(出口所占比重由34%增加到52%)、艺术品(出口所占比重由52.6%增加至65%)和设计类(出口所占比重由46%上升到50.6%)。
中国、印度、土耳其、泰国是创意商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创意商品出口占世界20%,是世界创意商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南南贸易将成为未来世界文化产业贸易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特别是创意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是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间的创意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2002~2008年,南南创意商品贸易翻了三倍,由180亿美元增加到6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2%(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年均增速仅为11.8%),占南方国家创意商品出口的比重由23.7%增加到34.1%同期,南南服务贸易也由78亿美元增至210亿美元由此可见,未来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文化产业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一)创意产业特别是内容产业引领文化产业升级改造创意产业特别是内容产业,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文化产业的创新要求和科技要求,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领航世界文化产业升级改造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速,就业增长率高依照英国政府给出的定义,创意产业主要指那些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提供就业并创造财富的行业。
据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2011年12月的统计,1996~2010年间英国创意产业的增速是国民经济增速的2倍,提供就业岗位150万个,相关企业有10万余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13%)此外,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低谷期,日本通过发展动漫、游戏、服饰设计、流行音乐、料理等,再生了超级文化力日本动漫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其强大的发展动力来自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多重创新于一体的产业综合创新体系日本很注重在产品创新环节上下功夫,针对核心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产品及延伸文化产品分别强调开发内容创意、发散创意及关联创意等不同内容,从而使创意思维嵌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数字型“内容产业”是带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升级改造的“生力军”根据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2001年的界定,“内容产业”是由那些开发、制造、包装和销售图像、语音、文本、数据或多媒体内容的企业组成,表现为以各种纸张、缩微胶卷、光存储器或磁存储器为载体的模拟或数字形式,具体包括印刷出版、电子出版及视听产业等近年来,数字型“内容产业”异军突起2002~2009年,全球以新媒体数字技术为发展要素的电影、视频、音频、网络游戏、数据库等数字型“内容产业”规模年均增长33%。
其中,数字影音动漫、移动数字内容和互联网数字内容三项占总规模的85%以上[8]当前,美、日的数字型“内容产业”走在世界前列数字音乐已成为美国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2010年数字音乐专辑销售额在全美专辑销售额中占比26.5%,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音乐市场①2002~2011年,日本“内容产业”的数字化率由27.3%上升到63.5%,文化产业结构的数字化升级趋势明显,形成了数字动漫、数字影音、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展示等跨行业产业二)南北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日趋明显文化产业在全球迅速扩张,南北非均衡发展之势日趋明显,南北“文化鸿沟”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美、欧、日占比分别为43%、34%和10%,其他国家占比13%(其中,中国占比不足4%)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而中国刚超3%[10]《全球竞争力报告(2011-2012)》分析指出,发达国家在文化企业价值链宽度方面优势明显以价值链宽度指数衡量,日本、瑞士、德国的得分分别为6.30、6.10、6.10中国排在第13位,得分4.00此外,美国的传媒业和电影业、英国的软件业、法德的出版业等,均执国际业界之牛耳,彰显出各自在创意核心产品的研究与设计、生产与传播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而创意衍生品授权制造、动漫产业加工制作等价值链上附加值较低的中间环节则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发展中国家在印刷品、出版物、视觉艺术、表演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