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doc
7页一、 判断题1.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 × )2.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 )3.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 )4.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5.一光滑轴与多孔配合,其配合性质不同时,应当选用基孔制配合 ( )6、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偏差称为基本偏差 ) 7.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 )8、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9.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小好 ( )10.国家标准规定,轴只是指圆柱形的外表面 ( )11.过度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度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 )12.图样标注 φ30 mm的孔,该孔为基孔制的孔 ( √ )03.13.公差值越小,说明零件的精度越高 ( )14.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 )15.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16.从工艺和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制 ( )17.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18.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 )19.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20.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 21.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22.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23.基本偏差 a~h 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 h配合最松×)2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二、 填空题1、配合分为以下三种 过度 、 过盈 、 过度 2、位置公差中定向的公差项目有 定向 、 定位 、 跳动 跳动公差项目有 圆跳动 、 全跳动 3. 表面粗糙度的两个高度特征参数中,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是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4. 尺寸 φ80JS8,已知 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 80.023 mm,最小极限尺寸是 79.077 mm。
5.极限偏差是 极限 尺寸减去 基本 尺寸所得的代数差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是 实际 尺寸,它应在 极限 尺寸范围内6.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过度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_过度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过盈__配合7配合公差等于_间隙或过盈的允许变动量(Tf=TD+Td)_,其数值应是_正_值8.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最小 Dmin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轴的__最大 dmax_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__________9. 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尺寸公差_决定大小,由_基本尺寸_决定位置10、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以_下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0_, (基轴制配合中,基轴以__上_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 0_) 11. 标准对标准公差规定了_20_级,最高级为_IT18_最低级为__IT01__12. 标准公差的数值只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13. 标准对孔和轴各设置了 28个基本偏差,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_上偏差_,与基孔构成间隙配合,j--zc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与基准孔构成过度或过盈配合。
三、 单项选择题1.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 max- 形位公差B.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 max+ 形位公差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实际尺寸+形位误差.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2.Φ 20f6、Φ20f7 和 Φ20f8 的相同偏差是 ( )A.下偏差 B.上偏差 C.实际偏差 D.公差3. 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__A、H8/u8 B、H6/g5 C、H8/js8 D、H9/a9 4.当被测要素是圆柱面时,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是 之间的区域t t2 t1 øtA B C D5.孔的体外作用尺寸 其实际尺寸,A、不大于 B、不小于 C、大于 D、等于6.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A、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微观性质的形状误差B、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宏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C、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波纹度误差D、经过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车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7.螺纹标注:M 20×2-6h/7h-L 中, “6h”表示 A、 中径和大径公差带 B、 中径公差带 C、 小径公差带 D、中径和小径公差带8.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A.对于轴的基本偏差,从 a~h 为上偏差 es,且为负值或零B.对于轴,从 j~z 孔基本偏差均为下偏差,且为正值C.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均无关D.与基准轴配合的孔,A~H 为间隙配合,P~ZC 为过盈配合9. 标准公差值与_____有关A、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B、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10. 对于实际的孔和轴,用最大实体尺寸限制其_____,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 预定的_____A、作用尺寸,最紧程度 B、实际尺寸,最紧程度C、实际尺寸,最松程度 D、作用尺寸,最松程度11. 对于实际的孔或轴,用_____限制其实际尺寸,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 的_____A、最小实体尺寸,最松程度 B、最小实体尺寸,最紧程度C、最大实体尺寸,最紧程度 D、最大实体尺寸,最松程序12. 基本偏差代号为P(p)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_____。
A、过渡或过盈配合 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 D、间隙配合13. 在光滑圆柱体配合中,基准制的选择_____A、不考虑使用要求 B、主要从使用要求上考虑C、就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选择14. 最大实体尺寸是_____的统称A、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B、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C、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D、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15.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_____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大实体尺寸C、最小极限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16.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的“终止尺寸”是_____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大实体尺寸C、最小极限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17. 从使用寿命看,机器使用寿命较长,孔、轴的尺寸为_____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大实体尺寸C、最小极限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18. 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___A、偏差值的大 B、公差值的大小C、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9.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___ A、公差值的大小 B、公差单位数的大小C、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D、基本偏差值的大小20. 配合精度高,表明_____。
A、X或Y值小 B、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C、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 D、轴、孔公差值之和小四.综合题1.设某配合的孔径为 φ15 mm,轴径为 φ15 mm,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027.039.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 、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2.已知表 3-1中的配合,试将查表和计算结果填入表中表 3-1公差带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极限盈隙 配合公差 配合类别φ80S7φ80h63.计算出表 3-2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表 3-2孔 轴基本尺寸 ES EI Th es Ei TsXmax 或 YminXmin或YmaxTfφ25 0 0.052 +0.074 0. 1044.指出中表 3-5三对配合的异同点表 3-5组别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相同点 不同点①φ20 021.φ20 03.2②φ20 .φ20±0.0065③φ20 021.φ20 013.5.改正图 2-6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 2-66.改正图 2-7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 2-77.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9上。
1)φ100h6 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 0.005mm2)φ100h6 轴线对 φ40P7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φ0.015mm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 0.005mm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 φ40P7 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1 mm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 0.02 mm图 2-98.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10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 0.01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 0.02 mm2)圆锥轴线对 φd 1和 φd 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 0.05 mm3)端面Ⅰ对 φd 1和 φd 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0.03 mm4)φd 1和 φd 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 0.008 mm和 0.006 mm图 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