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技术详解.docx
4页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滴灌技术详解 滴灌是迄今为止苗圃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但因其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近年来,随着滴灌带的广泛应用,“昂贵技术”不再昂贵,完全可以在苗圃上应用现对苗圃滴灌如何布置与施工的技术作一简要介绍,可参照实施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开展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形式 主要特点 1)水的利用率到达95%,比喷灌拥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2)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 3)灌水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灌溉,需要的工作电压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不会造成水的浪费 滴灌的优点 1)节水 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使得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2)节肥 滴灌可方便结合施肥,即将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后面会详解),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作用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同时,因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可节省化肥施用量 3)省工 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施肥,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4)控制温度和湿度 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上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有明显效果 由于流孔较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可控制根区内土壤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作物生长温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温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5)保持土壤构造 水分缓慢均匀渗入土壤,对土壤构造起到保护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6)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由于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较之传统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滴管技术符合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要求,这也是其能存在并被大力推广的本质原因 滴灌的缺点 1)易引起堵塞 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滴灌应用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作,甚至报废。
引起堵塞的原因可以是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因此,滴灌时水质要求较严,一般都要经过过滤,必要时还要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 2)可能引起盐分积累 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开展滴灌或利用咸水滴灌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若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这时应继续开展滴灌 在没有充分冲洗条件下的地方或者秋季无法充足降雨的地方,则不要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开展滴灌或利用咸水滴灌 3)可能限制根系的发展 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上作物根系有向水性,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另外,在干旱地区,应用滴灌时,应正确布置灌水器 滴灌系统的组成 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组成下列图为滴灌系统示意图) 1)首部枢纽 包括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和测量仪表作用是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 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等)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 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水滴的方式进入土壤。
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浅埋保护 注:滴水器是滴灌系统的核心,因此种类繁多,按滴水器和毛管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三种:管间式滴头、管上式滴头、管接式滴头 注意事项 1)滴灌的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安装过滤器; 2)滴灌不能调节田间小气候,不适宜结冻期灌溉,不能利用滴灌系统追施粪肥; 3)滴灌投资较高,要考虑苗圃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 4)滴灌系统易与光伏提水系统相结合,完成一个节水灌溉系统,可以节水节电节能光伏提水系统可以在无市电的偏远地区供电,为进入滴灌系统的前期做好准备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