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矿採掘计划编制方法.docx
11页地下矿採掘计划编制方法 一、採掘计划的编制原则 1、上级公司对矿山矿石量和质量的要求 积极採取措施,降低贫化率和损失率,贯彻“精料”方针,努力提高金属**率,增加矿量要从降低贫化率指标入手,搞好矿石质量中和配矿工作,使原矿品位相对稳定和提高,儘量缩小品位的波动範围 2、认真执行有关技术规定,按照合理的开採顺序安排採场生产 要认真贯彻“採剥并举,掘进先行”和“均给、精选、多收”的技术方针;从分利用矿产资源,贯彻难易、贫富、大小、厚薄兼採的技术政策;在开採顺序上要坚持由上而下,由远而近,由顶盘到底盘的原则 3、编制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当前生产和长远发展的关係,要坚持合理的採掘比例,确保小级矿量平衡 採掘之间坚持合理的比例关係,是矿山生产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安排年度生产计划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日常计划工作和组织持续均衡生产的重要问题 回採工作决定着矿山能否完成生产任务,而掘进则是为回採準备因此,必须使採矿和掘进保持适当的比例,坚决防止重採矿轻掘进的作法,以保证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 4、充分利用现有装置能力,使回採和掘进工作的产量与各採矿场的运输能力、通风能力以及压气装置的能力相适应。
为此,在布置工作面时既要防止工作面过于分散,又要避免工作面过分集中,导致运输能力和风量的不足,而使计划难于执行 二、採掘计划编制方法 进行总体布置,并做好试算平衡工作要确保计划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一般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採掘工作面的布置方案和确定; 第二、各个计划的总任务以及各环节生产能力的平衡(风、水、电,以及凿岩机能力和运输能力); 第三、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包括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凿岩机生产能力、採矿场生产能力和掘进速度等 三、具体编制及有关计算方法、步骤 1、以最终生产的需要的产品(精矿量或金属产品产量)为依据,首先要换算为原矿石产量指标,其换算公式为: q=(qzβ)【α(1-p)ε1ε2ε3】 (吨) 式中:q——一定质量的原矿石量(吨); qz——精矿或金属产品产量; β——精矿或金属产品中纯金属**含量(%); α——全矿平均地质品位(%); p——贫化率(%); ε1——考虑运输损失后的**係数; ε2——选矿实收率(%); ε3——冶炼厂实收率(%); 2、开採多矿体时每个矿体分担的计划产量。
几个矿体同时开採时对各矿体进行合理的产量分配也就是採矿工作面要在各矿体中合理进行布置所谓合理,就是要认真贯彻各项技术政策,要求各矿体开採下降速度一致;採出原矿石品位能符合矿山计划指标要求 其方法如下: ⑴、不同厚度,不同品位的各矿体产量分配 根据每个矿体的储量及品位这两个因素,分配各矿体应负担的计划产量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贫富兼採的原则 根据产量、储量及品位三者之间的关係,每个矿体应负担的计划产量如下式: q1=(g开拓α平均g计划)【gα’ i】 式中:q1——每个矿体应负担的计划产量(吨); g开拓——该矿体的开拓矿量(吨); α平均——全矿平均的採掘品位(%); g计划——计划开採分段或中段的矿石储量(吨); g———全矿个矿体的开拓矿量之和(吨); α’ i——该矿体的平均品位(%); 从式中可以看出,各矿体所负担的计划产量的大小,与各个矿体的储量成正比;与各个矿体採掘品位成反比即高于全矿平均採掘品位的矿体应少採一些,而低于全矿採掘品位的矿体应多采一些 3、採掘计划工作编制步骤 ⑴、确定计划期初位置: 以年计划为例,计划期初位置的预计,一般根据以下三种情况确定: a、前三季度已经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任务,则只要加上第四季度採矿计划推进量,即为计划年度开始的採掘位置; b、前三季度未完成计划任务,但差额较小,只要第四季度努力,有可能弥补,则按第四季度推进量,再加上前三季度的预计落后量。
c、前三季度未完成计划任务,而且差额很大,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弥补一部分,或不可弥补,则按第四季度计划推进量加上部分前三季度的落后量 上述情况,在计划图中表示出来 为了发现和扭转採掘接替中的不合理现象,对计划期初的採掘工作状况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计划期初採掘区域布置合理性:主要包括採场的合理集中程度;各矿体产量的比例;採掘区域和採场接替顺序是否合理;备采采场的数目及位置是否恰当;矿块的开採强度与生产能力是否相适应等等 第二、计划期初採掘工作具体安排的合理性:如採掘工作面的个数,採场之间在空间、时间上的超前关係,採掘比例关係是否合理等等 第三、其他方面:如迴圈进度、迴圈方式是否合理,贫化率,损失率是否达到标準,以及矿块回採情况等等 通过分析如果发现不合理现象,在制定新计划时及时给予扭转 ⑵、确定同时回採的採场数目 产量分配后,即可确定需要的同时开採採场数目,在空间範围可以按全矿计算,也可按每个矿体分别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n=(kq日)p 式中:n——同时进行回採所必须的採场数目(个); k——採矿场产量在总产量中所佔的比例(根据以往资料); q日——矿山平均日产量(吨); p———一个採场平均日产量(根据上年度所达到的平均水平)(吨); ⑶、编制採矿场产量计划 a、确定採矿场的回採顺序。
主要是执行矿山的技术政策,这是採掘计划编制好坏非关键问题 b、计算採场的储量 ①计算矿块的备採矿量(扣除巷道出矿量)公式为: q=hlbγ 式中:q——矿块的备採矿量(吨); h——矿块的高度或分段高度(米); l——矿块的长度(米); b——矿体厚度(米); γ——矿石容重(吨/米3) ②计算矿块採出矿石量 其公式为: d=q(1-ε)(1-ρ) 式中:d——矿块计划产量(吨); q——矿块备採矿量(吨); ε——损失率(%); ρ——贫化率(%) 一般矿山计算矿量过程,如邯邢矿山局北铭河铁矿计划矿石产量是根据对年度要求的计划量进行分解后,安排各矿体或矿块所需要分担的矿石计划量(即採出毛矿石量),据此计划量计算所需要採出的地质矿量,即: 採出地质矿石量=採出矿石量(1-贫化率); 核销地质矿石量=採出地质矿石量(1-损失率); ⑷、矿石质量平衡工作 其採出矿石品位=地质品位(1-贫化率); 以各矿体採出品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⑸、编制採矿场进度计划 这里主要是反映工作面推进到什么位置,实质上是用进度来表示产量计划,它也是编制採掘计划的基础工作 採场进度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a、採场平均日推进量: l=q日【(lbγ(1-ε))(1-ρ)】 式中q日——日产量(吨);其他与前同 b、计算一个矿块可供回採的天数: t=hl(天); c、一个採场季度、年度的总进度: r=日推进量回採天数(米); d、编制採矿工作面接续指示图表 一个採场採完之后由那个採场来接替,这是编制採掘计划很重要的一个技术问题所编制的图表是在产量计划和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确定各採场的投产与结束时间; ②同时工作的採场数目; ③备用採场数目及设定是否合理 合理确定回採工作面的接替方案,要与回採矿石质量计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接替方案既要有利于当前生产,又要有利于次年生产; 第二、接替採场的地质、技术条件应接近类似,以便适应工人的劳动习惯,充分发挥工人的技术特长; 第三、工作面準备工作要及时。
e、编制回採工作的矿石质量计划 以採掘中段或分段的地质品位,来调整全矿原矿的出矿品位,以保证入选矿石品位的稳定 目前没有固定的计算方法来平衡矿石的品位,一般情况是採用“试算”的方法调整计划时期各矿体、中段或分段、採场的出矿品位其基本原则是在品位高低,产量大小,推进速度快慢之间进行搭配平衡在试算时,必须充分注意到採掘计划编制原则的要求 4、编制掘进工作计划 掘进工作计划是根据回採工作计划编制的其任务是合理解决採掘关係 掘进工作是为回採工作準备新的工作地点準备不及时会延误回採工作的正常进行;準备过早,既要提前投资又要长期维护,也是有害无益的合理的採掘关係,不仅要从总体上符合“**矿量”有关规定的要求,而且要从空间、时间和数量等方面来合理地确定採掘比例关係 在空间方面,要求形成的“**矿量”分布合理即符合开採技术规定的开採顺序,保证中段或分段、採场按设计接替 在时间方面,原则上要求新阶段或分段、新採场能保证按时接替,并适当留有余地以防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产生影响拖延了掘进工作时间,或由于回採进度加快,造成採场不能及时接替 在採掘关係的数量方面,并能单纯的满足**矿量保有期指标,应进一步採用掘进进尺完成了来反映採掘关係,这样採掘关係随时都有所反映。
至少应作为採场推进进度与巷道掘进进度的比例相同 掘进工作计划按工程性质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地质勘探工作计划 地质勘探工作计划是为了探得新的矿体、增加地质储量和使c级地质储量升级所开掘的各种巷道计划主要包括勘探竖井和斜井;探矿天井;沿脉和穿脉坑道;及上述工程的附属工程(包括错车道、水泵和捲扬机峒室等) 第二、生产探矿工作计划 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明矿体边界、厚度、倾角、品位等和划分矿量级别,为採矿场设计提供正确资料所掘进各种坑道的计划主要包括:沿脉和穿脉勘探坑道;探矿天井;地井及上部的沿脉和穿脉坑道,及上述工程的附属工程 第三、基建开拓工作计划 为了开拓矿体,增加开拓矿量,构成完整的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所开掘的各种坑道的计划主要包括:主要和辅助竖井与斜井(明井和盲井);从竖井或斜井通往矿体的石门;开拓矿体或平行矿脉的沿脉和穿脉干线运输坑道;主要溜矿井、井底车场及绕道;井下绞车房、火药库、变电室、贮矿仓、翻车峒室,机修车间等主要峒室工程 第四、採矿準备工作计划 在完成开拓工程的基础上,在矿体範围内,为採矿作準备所开掘的各种巷道的计划。
其掘进目的是使矿山获得一定量的採準矿量主要包括: 为回採矿石在採场底部所开掘的沿脉和穿脉运输坑道;採矿场天井;为开採平行矿脉作準备工作的穿脉运输坑道(干线运输坑道除外) 第五、切割工作计划 完成採矿準备后,为了回採工作在採场内切割巷道和放矿的坑道所作的计划主要包括:放矿漏斗;拉底坑道和拉底层;天井通往採场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