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籍测量讲义.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8178672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9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籍测量讲义 一、地籍的概念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其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地籍的时空演变经历税收、产权和多用途三个阶段地籍的研究对象是指在地籍簿册的建立、变更和发展过程中,地籍诸要素的确定和变化规律,即对土地产权、界址、数量、质量和用途的确定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在这些要素中,土地产权是最重要的要素,因此,地籍是以土地产权的确定和调查作为学科的研究核心二、地籍调查的概念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权属调查指通过土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

      地籍测量是指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又分为:测定界址点位置、测绘地籍图、宗地面积量算、绘制宗地图地籍调查通常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时利用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地籍管理的日常性工作三、土地分类的概念土地分类是指在研究、分析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类型根据土地的特性及人们对土地利用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我国主要采用三种土地分类系统:土地自然分类系统、土地评价分类系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颁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8类,二级分46类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详见《土地利用现状及含义》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分为一、二级,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2、城镇土地分类体系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89年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全国城镇土地采用两级分类,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详见《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3、全国土地分类体系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确定了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在研究分析两个现行土地分类基础上,修改、归并成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基本框架如下:(1)采用三级分类体系一级类设三个,即《土地管理法》规定的使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二级类设15个3)三级地类设71个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详见《全国土地分类》四、地籍测量的程序基本要求: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3º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1、首级控制测量地籍平面首级控制等级依次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点),二、三、四等,一、二级GPS网(点),三、四等和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

      1)、各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b、四等以下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2)、选定各等级控制点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的高度(或距离)二等不宜小于1.5m,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便于观测为原则,一、二级导线不宜小于0.5m,GPS点按以上相应等级执行b、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高层建筑顶面上,便于造标埋石和观测c、各等级控制点应埋设永久性的标志,8″级以上控制点应埋设标石,并绘制点之记3)、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及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第二章的有关规定2、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导线:地籍测量图根导线分为一、二级,可视情况布设为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级别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测回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DJ1DJ6一级图根导线1.21201218±241/50000.22二级图根导线0.7701±401/30000.22(2)、图根三角形:可按前方交会、侧方交会或单三角形加密,其平均边长不宜超过85m(电磁波测距时可适当放宽),传距角一般不应小于30°(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0°),其水平角观测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表2仪器类型测回数测角中误差半测回归零差方位角闭合差三角形闭合差DJ6124″±40±60″(3)、极坐标:对不便布设以上控制的隐蔽地区或面积较小的单宗地(≤2500m2)可适当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布设图根控制极坐标的边长不宜超过定向边长的3倍且不宜超过200m,并应对其成果或图件进行充分的检查极坐标观测时,水平角采用左右角或两测回测定,并应往返测边4)、城市测量具有多样性,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应充分利用与其相关的既有控制成果,保证城市测量成果的统一性,避免重复测量地形图测绘所布设的三级测距导线、一次图根导线、定线拨地测量的拨地导线均可进行地籍要素的测量,上述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级 别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测回差(m)测距中误差(mm)方位角闭合差(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1DJ6三级导线1.51201218±15±241/6000拨地导线1.21001218±15±301/5000一次图根导线0.9801±15±401/4000拨地导线起闭点精度不低于二级导线或Ⅱ小△的精度,三级导线不能作为拨地导线的起算点5)、图根控制点密度在能满足测绘地籍图和施测界址点坐标精度的前提下,应着重考虑测区内已有界址点的总数,但控制点密度必须满足表4的要求。

      表4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根点数/km264164(二)、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1、解析法:界址点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点坐标1)、权属界址点的施测一般在三级导线、一级图根导线和拨地导线的点位上设站施测,对于困难地区也可在二级图根导线和一次图根导线点上设站施测2)、外业作业方法可采用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方向交会法等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归零差不应大于1′;测距长度不应超过200m3)、施测仪器为全站仪、经纬仪+测距仪或GPS技术2、图解法对于无法用解析法施测的界址点根据勘丈实量元素采用距离交会或截距法等几何关系图解确定界址点位,从图上直接量取界址点坐标量取时,要独立量取两次,两次量取坐标的点位较差不得大于图上0.2mm,取中数作为界址点的坐标采用图解法量取坐标时,应量至图上0.1mm;采用CAD图解界址点,精确到0.01m注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获得坐标,只要数值一经确定,经土地登记确权发证后,该坐标就成为确定土地权利人用地界址线的唯一依据3、界址点测定精度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类别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允许误差(cm)适 用 范 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10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与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15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三)、地籍图的测绘1、地籍图是对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要素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

      通过标识符使地籍图与地籍数据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1)、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2)、比例尺城区为1:500,郊区和非建城区为1:1000或1:20003)、图幅大小为50cm×50cm,图幅编号采用西南角坐标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2、地籍图测绘方法地籍图的测绘方法主要有平板仪测绘法、测记法、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法、航测法、编绘法对于已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按地籍测量要求编绘地籍图,不失为快速、经济、有效的方法,如地形图已数字化,则直接在计算机上编绘地籍图3、地籍图的基本内容(1)、地籍要素a、行政境界:不同等级的行政境界相重合时只表示高级行政境界,境界线右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b、地籍区(街区)与地籍子区(街道、街坊)界:c、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当界址线与行政境界、地籍区(街区)界或地籍子区(街道、街坊)界重合时,应结合线状地物符号突出表示界址线,行政界线可移位表示d、地籍号注记:地籍号由地籍区(街区)号、地籍子区(街道、街坊)号、宗地号组成,分别注记在所属范围的适中位置,当被图幅分割时应分别进行注记e、宗地座落:由行政区名、街道名(或地名)及门牌号组成,门牌号除在街道首尾及拐弯处注记外,其余可跳号注记。

      f、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按二级分类注记g、权属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应注记全称且与公章名称一致h、土地等级:对已完成土地定级估价的城镇,在地籍图上绘出土地分级界线,并相应注记2)、地形要素a、作为界标物的地物如围墙、道路、房屋边线及各类垣栅等应表示b、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房屋以外墙勒脚以上外围轮廓为准,正确表示占地状况,并注记房屋层数与建筑结构装饰性或加固性的柱、垛、墙等不表示临时性或已破坏的房屋不表示墙体凸凹小于图上0.2mm不表示落地阳台、有柱走廊及雨蓬、与房屋相连的大面积台阶和室外楼梯等应表示c、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设施、广场、空地等绘出其用地范围界线,内置相应符号d、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站台、桥梁、大的涵洞和隧道的出入口应表示,铁路路轨密集时可适当取舍e、城镇街巷应表示f、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择要表示,图上占地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应绘出用地范围线,内置相应符号或注记公园内一般的碑、亭、塔等可不表示g、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不表示,但占地高压铁塔应表示h、地下管线、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但大面积的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及与他项权利有关的地下建筑应表示i、河流、湖泊、滩涂、水库、沟渠及主要水工设施如堤、坝等应表示。

      j、平坦地区不表示地貌,但反映地貌特征的斜坡、陡坎可适当表示;对于山地或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适当注记高程点或等高线及植被3)、数学要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