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空鼓原因和治理措施.docx
3页地面空鼓原因和治理措施 1、现象 地面空鼓多发生于面层和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使用一段时光后,简单开裂严峻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 2、缘由分析 (1)垫层(或基层)表面清理不整洁,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特殊是室内粉刷的白灰砂浆沾污在楼板上,极不简单清理整洁,严峻影响垫层与面层的结合 (2)面层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浇水潮湿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 (3)垫层(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骤然增大,影响面层与垫层之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4)为了增加面层与垫层(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需涂刷水泥浆结合层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如刷浆过早,铺设面层时,所刷的水泥浆已风干硬结,不但没有粘结力,反而起了隔离层的作用;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或先浇水后撒干水泥面)的扫浆方法,因为干水泥面不易撒匀,浇水也有多有少,简单造成干灰层、积水坑,成为日后面层空鼓的潜在隐患 (5)炉渣垫层质量不好: 1)使用未经过筛和未用水焖透的炉渣拌制水泥炉渣垫层(或水泥石灰炉渣垫层)这种粉末过多的炉渣垫层,本身强度低,简单开裂,造成地面空鼓。
另外,炉渣内常含有锻烧过的煤石,变成石灰,若未经水焖透,遇水后消解而体积膨胀,造成地面空鼓; 2)使用的石灰熟化不透,未过筛,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颗粒拌合物铺设后,生石灰颗粒慢慢吸水熟化,体积膨胀,使水泥砂浆面层拱起,也将造成地面空鼓、裂缝等缺陷; 3)设置于炉渣垫层内的管道没实用细石混凝土固定牢,产生松动,致使面层开裂、空鼓 (6)门口处砖层过高或砖层潮湿不够,便面层砂浆过薄以及干燥过快,造成局部面层裂缝和空鼓 3、治理措施 (1)对于房间的边、角处,以及空鼓面积不大于0.1㎡且无裂缝者,一般可不作修补 (2)对人员活动频繁的部位,如房间的门口、中部等处,以及空鼓面积大于0.1㎡,或虽面积不大,但裂缝显著者,应予翻修 (3)局部翻修应将空鼓部分凿去,周围宜凿成方块或圆形,并向结合良益处扩展30~50mm,边缘应凿成斜坡形,底层表面应适当凿毛凿好后,将修补四周100mm范围内清理整洁修补前l~2d,用清水冲洗,使其充分潮湿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周围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一遍,然后用与面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补;如原有面层较厚,宜采用掺微膨胀剂的砂浆(掺量占水泥用量的10-13%)填补。
修补应分次举行,每次厚度不宜大于20mm.终凝后,应立刻用湿砂或湿草袋等掩盖养护,严防早期产生收缩裂缝 (4)大面积空鼓,应将囫囵面层凿去,并将底面凿毛,重新铺设新面层有关清理、冲洗、刷浆、铺设和养护等操作要求同上 查询更多建造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建设通app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