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古代皇帝谈中药单方.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241165
  • 上传时间:2017-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从古代皇帝谈中药单方【关键词】 古代皇帝 中药单方笔者读书之余,对中医药学的理论与临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医药历来为中华民族所重视,不仅贫民百姓用之,且历代皇帝也与中医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将历史上的一些传说趣闻奉献给广大读者1 越王勾践与鱼腥草春秋时期,浙江绍兴属于越国的地界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屈服,百般讨好夫差,最终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以报亡国之仇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遇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贫困饥饿,无粮可食,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不畏艰难,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经过多次的品尝,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能食用的野菜,而且这种野菜生命力旺盛,像韭菜一样,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野菜渡过了难关而这种挽救越国民众的野菜,因为有鱼腥味,故被越王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2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其性味辛、微寒,入肺经,不仅可以充饥,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之功效 《本草纲目》载:“散热毒痈肿” 《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1]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鼻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流感、肺癌、化脓性关节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前列腺炎、血管瘤等,是清解热毒的常用药品2 唐太宗李世民与荜茇据 《唐太宗实录》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患腹泻不止,遂请各路名医治疗,百药无效眼见病情日趋严重,便下诏搜求方药时人张某回春有术,以牛奶煎煮荜茇,令唐太宗内服,治愈了他的腹泻痼疾唐太宗大喜,赐封张某为“五品官” 谁知丞相魏征很为难,不知如何办理不久唐太宗旧疾复发,仍按前法取效,便质问魏征:“献方人有功,为何不授职?”魏征说:“臣不知授他文官还是武官?”唐太宗一听,悻悻地说:“足可以授三品官了!”便一纸下令封张某为“三品文官” 谁曾料想,小小一味荜茇,竟然为加官进爵开了方便之门荜茇,为多年生草质藤本,药用果穗,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等3地性味辛、热,入脾、胃、大肠经,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常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脘腹疼痛,泄泻痢疾,也可用于头痛、鼻渊、牙痛 《本草拾遗》载:“温中下气,补腰脚,杀腥气,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本草便读》载:“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 [1] 。

      本案属气滞下痢,以荜茇温中行气为主,配牛乳同煎,牛乳甘润补虚,二药刚柔相济,止气痢而不犯燥,理气而不伤正,能够药到病除,同时简便易行,服用方便 《本草纲目》载荜茇:“为治头痛,鼻渊,牙痛要药” [1] 民间常用荜茇配胡椒研末,填塞龋齿孔中,治疗龋齿疼痛,且屡用屡验3 女皇武则天与冬虫夏草武则天晚年体弱多病,长期患咳嗽气喘,稍感风寒则病情加重,尤其在冬春季节不敢轻易走出寝宫宫中太医想方设法,什么贵重的药物都用过,仍然疗效甚微御膳房有一位康厨师跟随武则天多年,见她身体羸弱,不思饮食,希望能做出既可口又富营养的饭菜,使女皇增强体质,抗御疾病于是想到家乡老人常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考虑到鸡是发物,便将鸡改成鸭,药膳炖好,康厨师请女皇品尝,武则天见汤里有黑糊糊的似虫非虫的东西,认为康厨师要害她,将康厨师打进大牢同是康厨师的老乡李厨师,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天的病,才能为康厨师洗清冤屈李厨师很聪明地将冬虫夏草塞进鸭嘴中,这样武则天在品尝“虫草全鸭”时,4觉得鸭汤味鲜肉嫩,隔三差五吃一次,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面色红润,不再咳喘了,宫廷上下都为之高兴此时,李厨师道出真情,并从鸭嘴中取出了冬虫夏草……。

      武则天深思良久,最终承认自己错了,马上下令释放康厨师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入肾、肺经,有益肾助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之功 《本草从新》载:“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药性考》载:“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1] 本案之所以奏效,乃因武则天年事已高,肺肾均不足,冬虫夏草有滋补肺肾的作用,且能止咳平喘,做成药膳,岂有不效之说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冬虫夏草有镇咳祛痰、延缓衰老、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辐射等功能[1] 4 宋太祖赵匡胤与地龙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蛇缠腰” ,即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真是祸不单行,宋太祖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了宫廷里太医们绞尽脑汁,也没能治好他的病无奈中有位医官突然想起洛阳有个擅治皮肤病,外号“活洞宾”的药铺掌柜,便推荐他来宫中为赵匡胤治病 “活洞宾”仔细诊察宋太祖的病情,只见环腰布满了豆粒大的水泡,像一串串的珍珠 “活洞宾”打开随身带来的药罐,取出几条蚯蚓放在两个盘子里,拌上蜂蜜,不久,蚯蚓即溶成液体 “活洞宾”用棉花蘸上这些液体涂在赵匡胤的患处,赵匡胤立刻感到全5身清凉舒适他又捧上另一盘药品请赵服下赵匡胤惊问:“这是何药?既外用又内服”?“活洞宾”怕讲出实话使赵匡胤疑心不愿服用,便随机应变说:“皇上是天龙下凡,民间俗药怎能奏效?此药名曰‘地龙’ ,龙补龙自有神效” 。

      赵匡胤听了非常高兴,爽快地将药汁一饮而尽七天后,赵匡胤的疹消、喘止,疾病痊愈地龙,又名蚯蚓,性味咸、寒,入肝、脾、肺经,具有清热平肝,息风止痉,通络,平喘,利尿等功效常用于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痰鸣喘息,喉痹,关节疼痛,小便不利等 《本草拾遗》载:“疗温病大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 《本草纲目》又:“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1] 地龙的临床治疗效果好,应用广泛本案中外用地龙涂擦治疗“蛇缠腰” ,内服地龙解痉平喘,内调外治,双管齐下,不但治愈了“蛇缠腰” ,还同时治好了宋太祖的哮喘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龙对中枢有显著作用,能镇静、抗惊厥及解热,有舒张支气管和抗癌、抑菌、利尿等作用[2] 5 孝宗皇帝与嫩藕明朝皇帝孝宗特别喜欢吃螃蟹有一次,御膳房采购一批江南湖蟹,精心烹制后献给孝宗尝鲜孝宗贪其味美,不觉多食了些,饭6后就觉不适,夜间开始泄泻不止急忙召太医进行诊治,吃了几帖汤药,病情稍有好转,但三五日后,病情反复转为便中带血太医全力以赴,未见其效,终究束手无策孝宗不能入朝理政,文武百官都异常着急,纷纷献计献策。

      这时一位大臣推荐了一位民间郎中进宫为皇帝治病,郎中寻问诊察病情之后,让人采来湖中新鲜嫩藕,捣烂如泥,与酒共热,送孝宗服用孝宗的病竟然被池中荷藕治愈了从此, “新采嫩藕胜太医”的故事传遍京城内外藕,有生熟之分,药性殊异性味如《本草经疏》载:“生者甘,寒;熟者甘,温” [2] 入心、脾、胃经,生用能清热,生津、止渴、醒酒、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醉酒,吐血,咳血,热淋等病证熟用能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将生藕洗净蒸煮,其色由白变紫,成为熟藕这时它由凉性变为温性,失去了清热的性能,增加了滋补脾胃的作用因此,本案针对孝宗皇帝因食螃蟹大凉之物过度导致腹泻,食熟藕不可谓非妙方也藕节,大多数人以为废物而弃之其实不然藕节是著名的止血药,专治各种出血证 《本草纲目》载:“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2] 民间多用藕节 6~8 个,捣烂如泥状,加红糖煎服,治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效6 慈禧太后与菊花7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5 年)冬,慈禧太后患了“眼皮艰涩,胸膈时有不畅”之患御医张仲元、姚宝生为其切脉,得“左关弦数,右寸关洪大而滑”之候,诊断为肝经有火,肺胃蓄有饮热,气机不调随谨拟精调“菊花延龄膏”进行治疗。

      其配方和用法是:取鲜菊花瓣,用水熬透,去渣再熬取浓汁,兑入少量蜂蜜收膏,每日饮三、四钱,开水冲服,以代茶饮四天后,慈禧太后身体无恙,阅章视事如常后此方被命名为“老佛爷菊花延龄膏” 菊花,辛、甘、苦,微寒,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 《神农本草经》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 《本草纲目遗》:“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1] 李时珍还曾美言道: “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饮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秉平和,其得金水之精尤多,故能益金水二脏,补水所以制火,火降则热除” 本案对于肝火上炎,胸膈饱满,目赤肿痛的患者来说,菊花不失为一味上品参考文献】[1]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82006:114,195,195,335,335,300,83.[2]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术出版,1985:2112 ,2690,269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