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倘有英灵九天吼.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8823063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9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倘有英灵九天吼【“纪事”之作让纪念会情景宛现眼前】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此后每逢忌日,多有纪念活动在笔者的印象中,论影响,1946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因着国共和谈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在即而为世人瞩目;论规模,1956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因着举国主办,当为空前之盛,堪与其媲美的,是1961年的鲁迅八十诞辰与1981年的鲁迅百年诞辰纪念然而,使笔者真正感兴趣的,却是1945年10月在重庆举行的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起因是读柳亚子题为《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忌辰,纪事有作》的一首七古,前有小序:十月十九日下午三时许,举行纪念大会于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集者许季茀、叶圣陶、郭沫假设、曹靖华、冯雪峰、舒舍予、茅盾、胡风、徐迟、赵丹、周恩来、冯焕章、邵力子等五百余人,余与瘦石赴之山颓木坏周年九,嵇生忍忆黄垆酒中华民国圣人殂,那比寻常折才秀忆昔相逢海上时,天魁谬让吴天柳论德论齿咸我先,怀惭我岂迅翁耦两楹梦奠事堪悲,百身莫赎歼良又此日招魂孰主盟,子将白发平生友叶适陈辞天水军,郭隗慕义燕台右及门弟子曹与冯,何事无言述周叟举世滔滔尽阿Q,绘声绘影舒郎茂茅盾沉潜席避人,胡风慷慨气冲斗。

      现实理想要两兼,岂同驽马贪羁豆朗诵欢呼千掌雷,赵丹肥胖徐迟瘦醇醪公瑾寓深心,折冲樽俎由来久冯生诙谐邵生默,真怜病齿成牛后老夫敢哭复敢笑,誓共青年斗身手吴语何妨朗诵诗,土音忍割乡情厚却愁顽钝百无成,此意悠悠莫终负记取明年九二五,生辰还祝迅翁寿纪念今朝盛英京,万头攒孔遮墙牖归途却与尹生语,倘有英灵九天吼诗句描摹纪念会上诸公的情状】先看小序参加者名单的排列,既非《新华日报》以“发起和参加者”的政治地位和影响为序,亦非以纪念会发言和朗诵者的先后依次,而是出于诗人谋篇布局的需要[纪念会组织者的安排是:主持人许寿裳〔季茀〕,发言与朗诵者依次为:冯玉祥〔焕章〕、柳亚子、郭沫假设、赵丹、叶圣陶、徐迟、胡风、周恩来、老舍]诗人的构思,不但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还受制于步韵的标准〔当年9月作《自题〈辽东夜猎图〉》首用九字韵,《诗翁行,哭李少石,十月九日作》、10月11日所作《誓墓行》及本篇连续用此韵〕,足见其才气纵横,驱遣自如,在严格的限制中表达高度的自由此诗前十句为铺垫忆昔相逢海上时,天魁谬让吴天柳《鲁迅日记》中有与柳亚子交往的记载1933年1月,柳通过郁达夫转致思念鲁迅的七绝:“逐臭趋炎苦未休,能标叛帜即千秋。

      稽山一老终堪念,牛酪何人为汝谋柳最引以为荣的是鲁迅以《自嘲》书为条幅相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久已脍炙人口两楹梦奠事堪悲,百身莫赎歼良又可能事涉先于鲁迅四个月前逝世的高尔基鲁迅殁后,柳多有吊怀篇什,这篇《纪事有作》实为别开生面以下诗句以比照、借代、夸张等各种手法,描摹纪念会诸公的情状——“此日招魂孰主盟,子将白发平生友白发平生友”即许寿裳,为鲁迅30余年的至交,纪念会的主持人据现场记者所写的报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话的音调,显得苍凉而沉郁”,开场白不过是寥寥数语:“鲁迅先生的精神,永远不死,他的伟大非三言两语所能尽……”“郭隗慕义燕台右”,这一句说的是郭沫假设几年前柳与郭唱和,有“求真慕义吾何敢”,“郭隗肯慕燕台骏”之句,用的是燕昭王千金求骨,为郭隗筑黄金台的著名典故诗人一再以“慕义”称道郭沫假设,那么,这位与鲁迅未曾晤面却因文字之争而生龃龉的学者,在纪念会上说了些什么呢?郭沫假设说:“主席刚刚说我由苏联回来,我就想说说苏联对于作家的重视,怎样纪念他们的大作家,来作为我们怎样纪念鲁迅先生的参考和典范苏联的大作家,大抵都有以他命名的博物馆,例如托尔斯泰博物馆,马雅可夫斯基博物馆等。

      所以,我建议:应该设立鲁迅博物馆陈列他一切的著作、原稿以及生活历史等等地点上海、北平、广州馆长应由许景宋〔广平〕先生担任我在苏联,看过不少的普希金像,托尔斯泰像,艺术家以能铸造这些文豪的遗像为荣耀我建议:应该多多塑造鲁像北平、上海、广州、杭州、厦门,以及其它的任何地方都应建立鲁迅像自然以铜像为最好莫斯科有高尔基路,普希金广场,马雅可夫斯基广场,所以,我又建议:把西湖改名为‘鲁迅湖’,把北平的西山改名为‘鲁迅山’为了使鲁迅的精神,由分子推广到群众中去,我提出以上的建议,具体地、切实地来纪念鲁迅先生这并非浪漫主义诗人的一时感兴,此后还写成专文来陈述这些主张及门弟子曹与冯,何事无言述周叟这两句说的是曹靖华和冯雪峰论到与鲁迅的关系,冯雪峰岂仅“及门弟子”,更是代表中共与之互通声气的最重要的人物,甚至为重病中的鲁迅起草《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等重要文章因此,要论对鲁迅晚年精神境界的了解,他无疑最有资格在这个纪念会上发言柳亚子的发问有着遗憾,也带着困惑冯雪峰既未受到邀请,也未主动要求,这其中的缘由,或许是身为中共要员的纪律所限吧这令笔者联想到此前为郭沫假设五十华诞暨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所举行的庆祝活动,乃是周恩来主持的中共南方局,在国统区文化界实施的一次极为成功的统战活动。

      这次举行鲁迅逝世九周年的纪念会,在长长的发起者名单中,除了周恩来这位天才的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共产党人仅冯雪峰一人,其与鲁迅之关系又世人尽知组织者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安排,是柳亚子不易理解的举世滔滔尽阿Q,绘声绘影舒郎茂这两句写的自然是老舍〔舒舍予〕,所朗诵的是《阿Q正传》第七章绘声绘影”是对这位剧作家朗诵风采的称道,但还当关注的是,他在朗诵前有一番寓沉痛于幽默的道白:“阿Q参加了革命,他说革命也好,到大户人家去拿点东西今天,抗战胜利了,有人说胜利也好,到上海、南京发点胜利财,拿几只板鸭来吃阿Q式的胜利是惨胜,比惨败还难堪的拿阿Q的精神来建国,国必如阿Q一样是会死的阿Q在陈旧势力压在他身上时,莫名其妙地画了一个圆圈就死了,如今虽说收复了东北、台湾,假设像阿Q一样,也会只画了一个圆圈就会死的!”听众中响起了会心的哄笑和热烈的掌声茅盾沉潜席避人”,作为纪念会的发起者,茅盾虽然与会,不但未发言,居然未与其他发起者同坐一席,而是“沉潜”于会场五百余众的人丛之中同样做派的还有巴金〔柳诗未道及〕,在《新华日报》的报道里那么名列其中胡风慷慨气冲斗”,适与上句构成绝好的对仗,形成鲜明的比照〔虽同为左翼文化阵营中的健将,茅盾与胡风龃龉颇深〕。

      柳亚子以“现实理想要两兼,岂同驽马贪羁豆”概括和赞扬这位鲁迅大弟子的发言胡风的发言并非毛遂自荐,而是出于纪念会组织者的要求〔这正与冯雪峰的“无言”成为对照〕其实胡风并不长于演说,而是偏于理论的阐发,又喜用欧化的冗长句式,这于群众集会的实际效果,显然难以产生现场照应胡风的发言较长〔似乎与周恩来的发言构成了纪念会的主题〕,让诗人感奋的“现实理想要两兼”的一段话是:中国是一个几千年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的侵略相结合的国家,压在我们身上的是沉重的负担,我们要完成我们的使命,就有必须本着鲁迅先生的光明的目标和远景,向现实作流血流汗的斗争的必要鲁迅先生不仅是极坚韧、极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也是有极宽阔的胸怀与眼光的极坚强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现实主义者,必须有理想!“朗诵欢呼千掌雷,赵丹肥胖徐迟瘦说赵丹“肥胖”大概是诗人的错觉,或者是为了与“徐迟瘦”形成戏剧性的比照——世人实在未曾看到过赵丹“肥胖”的剧照和生活照这位主演过《马路天使》和《十字街头》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颇具人望〔主持人甫一点名,台下即响起热烈的呼叫〕,他的带有舞台腔的朗诵,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时政性杂文的挖苦魅力,使会场的气氛为之活泼和轻松。

      徐迟朗诵的《淡淡的血痕中》,是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名篇,意味隽永,但不易理解,朗诵者虽不乏诗人的激情,却因“音调太消沉,在这群众的场面中,没有发生巨大的反响”有趣的是,徐迟在其长篇回忆录《我的文学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中忆及柳亚子的这篇七古,并述及纪念会:“在这个会上,我朗诵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全文这还是胡风选定之后,要我朗诵的那时年轻,记忆力可真强呢这篇小说的全文,我手里还不拿书本,居然都背了下来当年我的朗诵是独具一格,反正是胆大妄为,但至少热情可嘉这一次的朗诵反响也还很过得去臧云远和高兰都说过,好似我并不是在朗诵文章,而是真正的发了疯似的并不是在朗诵鲁迅先生的作品,而是很像有这么一个疯子在说着满口的疯话的味道那也许就是我渗透到了原作之中去了,朗诵得颇为逼真的意思了笔者读到此处是颇为惊异的,一位并非演员出身的诗人,却能背诵几千来字的小说,须得具有过目不忘的禀赋当年《新华日报》的报道自然真实可靠,也难怪,这是徐迟40年之后的回忆,只是由几百字的散文诗而错记为几千字的心理小说,出入委实大了点而关于“徐迟瘦”,回忆录倒是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细节:“我那时确实很瘦很瘦,以至夏衍同志曾说我,‘瘦得活像一只螳螂!’大家听了也都笑着说,‘真像,真像!’于是我屡次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时用‘唐螂’作过笔名。

      醇醪公瑾寓深心,折冲樽俎由来久周瑜字公瑾,古语有“与周公瑾交,假设饮醇醪,不觉自醉”之美誉此句说的是周恩来的压轴讲话,然而以“折冲樽俎”来赞誉却是落了俗套周恩来的讲话,其实就是纪念会的主题——我也读过鲁迅先生许多著作,受过他精神的感召刚刚胡风先生说鲁迅先生是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战士,是不错的他的许多话,至今还活着,做我们的指针现在抗战结束,怎样和平建设一个新中国,是全中国、全世界共同注意关心的事,所以国共谈判,不只是国共的问题,而是全中国人民的问题胡風先生的意思是说,中国文化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鲁迅先生的路尚未平坦地建筑起来但我们必须说:中国文化的开展是不平衡的,一方面要披荆斩棘,一方面就要开辟道路过去我们的新文化是批判的居多,建设的较少敌后解放区,虽说有了新的方向,成就也不大,这项工作要大家动手来建设鲁迅先生,一生与革命息息相关,他不是孤独的我热烈地期待着文化界共同起来为新文化的建设而努力……周恩来的讲话,在会场中激起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冯生诙谐邵生默,真怜病齿成牛后说的是冯玉祥和邵力子以发起者的身份看,冯与邵均系国府要员,又都是同情乃至支持中共的开明人士显然是出于统战的考虑,组织者安排冯为纪念会第一发言人。

      冯的发言不乏诙谐:“我平生爱讲故事,我要讲一个鲁迅先生在文章里写着的故事给大家听故事是这样的:一家人生了一个孩子,来客纷纷道贺第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发财的,主人听了大为快乐,迎入上座,端茶端蛋招待第二个客人说,这孩子头平额阔,天庭饱满,将来一定会做大官的,主人听了更加欢喜,端出双份的茶和蛋来招待可是第三个客人一进来,看一看孩子,却说:唉!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死的,主人不但不大快乐,而且把这客人赶出去了鲁迅先生在文章结尾说:本来发财做官都是靠不住的,但人偏爱听,人会死倒是最真的,却有人偏不爱听现在的世界也还是一样,靠得住的话,偏有人不爱听……”在掌声和笑声中,冯玉祥结束了讲话据报道,主持人在冯玉祥之后邀邵力子发言,邵因牙痛而辞谢真怜病齿成牛后”真是一语双关的巧妙写照〔化用折齿孺子的典故,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亦源于此〕邵力子1906年参加同盟会,1919年入国民党,1920年入陈独秀主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中共成立后的第一批党员,故称得上是国共两党的元老级人物1926年他脱离中共,是国民党中知名的“亲共分子”一直以来,邵力子对左翼文化人士持友好和蔼意,重庆谈判时,国共签订《双十协定》,在稍后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郭沫假设表示了对邵力子的好感:“重庆的电影戏剧检查尚未废除,假设邵力子、陈布雷来审查,将受益无穷。

      冯玉祥与邵力子被邀为纪念会的发起者,确实是中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