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改教案模板11.doc
6页铜梁县旧县镇小学“乐学·会学”课堂教学模式——数学“五步”教学案年级: 一年级 备课教师:李春平教学课题乐学会学教学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加、连减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 100 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教学重点掌握 100 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 100 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五步教学过程点亮快乐创境激趣:一、复习引入 黑板上出示:3+8+6=10+5+2=15-6-3=20-5-5=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 20 以内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 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连减 备注寻找快乐自主探索,寻求学习方法:出示例 1 师:仔细观察这幅 ,说一说从这幅 能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 后回答: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批入队,第一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 13 人,第二 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 18 人,第三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 16 人。
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一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入队? 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8+16师板书:13+18+16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师:再比较一下 13+18+16 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 3+8+6 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8+6 是 20 以内的连加, 13+18+16 是 100 以内的连加 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 10 都要向前一 位进 1 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 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备注分享快乐反馈评价: 主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①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3+8+6=1730+17=47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8=3131+16=47 ③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8+16=3434+13=47 学生汇报后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 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 第二种写法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 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师小 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备注体验快乐变式训练: 出示例 2 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 ,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0-18-13 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 20 以内的,50-18-13 是 100 以内的连减,并且需退位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 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的两种竖式计算: 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 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备注延伸快乐拓展创新: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连减的算式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备注教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